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依从即是对别人的请求作出肯定的反应,是个体本目标:对环境做出准确的认知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发展和形成有意义的社会关系、保持自我概念的一致性.而这3个目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依从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说:“事随人旺,业随人起;人尽其才,则百事兴。”由此可见人才的重要性。美容院发展的关键要素是美容师,美容院老板高明与无能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其是否会用人。  相似文献   
13.
孙桐 《家庭健康》2009,(8):22-22
一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其自身就是社会的缩影。就像一个独立的王国,它往往也是五脏俱全,需要不同的部门为其发展保驾护航。国家为了全体民众的健康,一般都设有卫生部,而企业也应该有一个专门负责企业全体员工健康的部门,这是一个有长远发展打算、不局限于眼前利益的优秀企业应该考虑的事情。而首席员工健康与安全官的设立对于进一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更好地保护广大员工的健康权,  相似文献   
14.
探讨团体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团体归属感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整群抽样调查435名大学生。结果:①团体归属感方面认同程度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主观幸福感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消极情感存在年级差异,以大三年级得分最高;②团体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团体归属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大学生团体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5.
广州一位心理学专家王医生说.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一些年轻人对生育的抗拒几乎已经到了一种恐惧的程度.再发展下去就是一种心理疾病了。她说她曾经治疗过好几个病例.主要是女性.颇有代表性。她认为这是由于现在生活工作压力大,人们缺少归属感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州市中学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对广州市的55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与年级的中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一学生的客观支持得分显著低于其他3个年级(F=7.607,P<0.01);②男生学校归属感总分显著低于女生(t=-3.270,P<0.01),初一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得分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级(F=29.746,P<0.01);③学校归属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58,0.184,0.304,0.293;P<0.01);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对学校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7.484,4.872;P<0.01,t=2.042,P<0.05)。结论应通过完善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学校归属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马德 《健康管理》2013,(7):115-115
一个人的幸福感,不是来自丰衣足食,而是来自内心丰盈。当然了,既丰衣足食,又内心丰盈,很适合一个庸俗的比方,左手江山,右手美人,这样,便觉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丰衣足食,获得的是人生的踏实感;内心丰盈,获得的是灵魂的归属感。前者,让人从容赶路,后者给人在路的前方点灯。人的痛苦,有时候不是看不到,而是看到的太多了。每天挣100块钱的,其实并不羡慕挣120的。问题是,当突然看到有人可以每天挣到上千块,便开始方寸大乱了。不平衡,才是一个人内心宕动和迷乱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说,无法安放的,永远不是身体,而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短肠综合征患者行家庭肠外营养的真实体验,为临床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目的抽样法选取12例短肠综合征行家庭肠外营养患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法分析资料。 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家庭肠外营养的积极体验(改善营养状况、获得家庭归属感、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增强);家庭肠外营养的消极体验(睡眠障碍、活动受到限制、伴随和/或潜在的并发症、负性心理情绪);家庭肠外营养患者的需求(对专业医护人员培训及指导的需求、对医疗资源及政策支持的需求)。 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的负性体验,通过有效干预方法解决患者在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保障家庭肠外营养支持顺利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9.
"大家好,我是张小盒。我擅长加班,不擅长追女孩,不擅长讨好老板……"这是时下最受青年白领欢迎的动漫人物张小盒的开场白。这个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