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门诊注射室是门诊进行治疗的重要场所,注射和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门诊注射和输液的患者密度大,时间紧,工作量不稳定,难以做到计划安排,往往造成这里是差错多发的场所。随着医疗条件的普遍改善,群众的医疗卫生素养的提高,护理人员对质量标准的划分,  相似文献   
103.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近年来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本文在解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城乡差距并提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索我国医疗服务质量的问责关系变化,本文以文献分析和模型构建为基础,从“谁应负责、对谁负责、负责什么”三个维度对我国医疗服务质量中不同参与者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出现管理者质量感知差距和患者质量感知差距时,需要启动患者问责;出现质量标准差距和服务传递差距时,需要启动医疗机构内部问责;出现市场沟通差距时,需要启动社会问责。在整个问责体系当中,如何提升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患者问责起到关键的作用,是整个问责体系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索差距模型在社区卫生机构内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社区卫生机构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构建出测量社区卫生内部服务质量的差异模型量表,并以北京市某城区的440名社区医务人员和30名管理者为样本,结合个人访谈对该城区社区内部管理中存在的差距及其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该城区社区卫生机构主要在硬件设施、团队建设和工作安排等方面的管理存在缺陷,导致医务人员存在不满。产生管理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对医务人员期望认识不足、管理制度未按规定执行和缺乏沟通。结论:差距模型能够较好的应用于社区卫生机构内部管理研究,该方法不仅强调了管理的连贯性,也有助于实现权责分明。  相似文献   
106.
安徽省农村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安徽省农村居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概况。方法:分析2009年安徽省样本地区新农合补偿前后居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灾难性卫生支出差距以及灾难性卫生支出集中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新农合补偿以后,样本地区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均有所下降,而且灾难性卫生支出差距集中指数进一步向0靠近,提示平均差距在补偿后则进一步趋向平衡。结论:安徽省农村家庭现金卫生支出负担相对较重;灾难性卫生支出有从贫困家庭扩大到相对富裕家庭的趋势;新农合补偿降低了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但从整体上看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压力控制法在治疗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1~2013.1入住我院的52例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呼吸末正压递增法治疗的对照组及压力控制法治疗的观察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呼吸指标、血流动力学数值、治疗安全性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192.75±23.75)、肺静态顺应性(49.42±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率及平均中心静脉压略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略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压力控制法可以有效提高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管理对131I治疗隔离病房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131I治疗隔离病房收治的4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6—12月收治的2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前),将2019年1—6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后)。对照组采取131I治疗隔离病房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管理,采用SERVQUAL量表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ERVQUAL量表中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维度期望值与感知值差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护患纠纷和投诉,两组患者投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管理,有利于发现131I治疗隔离病房中护理服务不足,针对性的为隔离患者提供护理需求,消除患者对护理服务期待值与感知值的差距,对提升优质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旨在推进和完善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 方法 通过系统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法及优序图法确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指标。 结果 2020年9月—11月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78和0.262。最终确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6项(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响应性、移情性、易用性)、二级指标l8项和三级指标66项。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内容全面,可为我国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质量评价及服务指南的制订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0.
丁琦  黄建安 《浙江临床医学》2014,(12):1864-1865
目的:观察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30例ARDS患者,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LPVS),给予压力控制法(PCV)肺复张(RM)。压力上限为高位转折点(UIP),呼气末正压(PEEP)为低位转折点(LIP)+2cmH2O,维持时间60s,RM后维持原方案通气。观察不同时间段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患者在RM后TNF-α水平显著下降,IL-10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PCV法RM能导致促炎因子向抗炎因子的漂移,减轻ARDS患者全身和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