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6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257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91篇
内科学   38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2000篇
预防医学   221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1393篇
  9篇
中国医学   198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发现,血管生物活性物质中前列腺素代谢产物TxB_2、6-K-PGF_(1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手段,笔者观察了川芎嗪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浆TxB_2、6-K-PGF_(1a)含量的影响,为应用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提供依据,并探讨其作用机制。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0年2月~2003年2月的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62例,均经头颅CT确诊为非出血性脑梗塞,以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以 10-7mol/L AngⅡ刺激作为AngⅡ组 ,AngⅡ刺激前分别应用不同浓度川芎嗪预处理做为高、中、低剂量组,以正常的VSMC为对照组,测定VSMC增殖活度,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培养24h时VSMC PDGF-B的表达.结果 AngⅡ组VSMC增殖活度与 PDGF-B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AngⅡ组比较,川芎嗪中、高剂量组VSMC增殖活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PDGF-B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或P<0.01).结论 川芎嗪对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PDGF-B介导的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比较川芎嗪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在辅助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HI)中的作用,探讨两药在改善微循环及胎儿宫内缺氧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选取2001年6月~200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PHI患者,平均分为2组,在有效镇静、解痉、降压、低流量吸氧等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结果 川芎嗪组抑制纤溶、改善微循环的效果显著;复方丹参组主要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胆圊醇及血酯。结论 川芎嗪及复方丹参对PHI有肯定的治疗作用,由于两药的临床作用不同,需有针对性用药。  相似文献   
64.
我科于2003年1月-2003年12月的4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分别给予川芎嗪和降纤酶及常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全部患者共80例,均为住院病人,均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  相似文献   
65.
川芎嗪注射液对腹膜透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天然 《河北中医》2007,29(7):638-639
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将川芎嗪注射液加至腹膜透析液中,观察其对CAPD效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03—2006-04本院肾内科20例慢性肾衰竭进行CAPD的患者,男女各10例,腹膜平衡试验均  相似文献   
66.
中药注射剂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辨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新元 《河南中医》2003,23(3):63-64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近年来中药活血化瘀类的注射剂在该症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我们在临床中体会到 ,即便是注射剂也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使用。现将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辨证应用中药注射剂的体会报道如下。1 脉络宁注射液脉络宁针组方主要为四妙勇安汤 ,功能凉血活血 ,化瘀通络。临床适用于瘀热内盛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症见口干口苦喜饮 ,消谷善饥 ,面红赤 ,肢体麻木刺痛 ,灼热痛或感觉异常 ,舌质暗红 ,苔黄腻或厚燥 ,脉弦滑或细数等。临床多见于 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者 ,并往往伴随…  相似文献   
67.
68.
通过动物痛行为反应(缩足反射)确定局部和鞘内应用川芎嗪(TMP)对ATP等P2X受体激动剂所致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行为反应的影响。P2X3受体拮抗剂TNP-ATP(0.3μmol/L)明显抑制P2X受体激动剂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反应。大鼠足底局部应用TMP(0.1-10mmol/L)剂量依赖性地对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鞘内应用TMP(50mmol/L)对ATP(1μmol/L)或α,β-meATP(0.6μmol/L)引起的伤害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TMP可通过阻断P2X3受体介导的伤害性兴奋传入抑制P2X受体激动剂引起的大鼠足底急性伤害性反应。  相似文献   
69.
心律失常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心房颤动等。高原地区《实用内科学》第 10版第14章高原病中的定义 :海拔在 30 0 0m以上的地区 ,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气压低 ,氧分压也相应降低 ,易导致人体缺氧〔1〕。因地区特点 ,久居高原地区且患有肺心病者更易出现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治疗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可自行消失 ,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而高原地区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上选药较棘手。笔者应用川芎嗪注射药治疗肺心病所致心律失常 4…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