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9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23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09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989篇
内科学   905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285篇
综合类   920篇
预防医学   565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43篇
  6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19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复殖目寄生虫在软体动物体内的发育对宿主繁殖功能有抑制作用。雷蚴能侵蚀宿主螺的性腺组织及神经内分泌系统;胞蚴对宿主螺有“阉割”作用,复殖目寄生虫与其中间宿主软体动物存在互相拮抗作用。雷蚴能积极地抑制其他寄生虫幼虫而表现出主动的拮抗作用,胞蚴只能引起由宿主螺内在防御机  相似文献   
42.
对255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给予干扰素α-2b 5 mIU/次,隔日1次,治疗48周。治疗过程中出现ALT/AST反跳65例,其中宿主诱导的ALT/AST反跳24例,病毒诱导的ALT/AST反跳25例,宿主诱导的ALT/AST反跳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病毒诱导的ALT/AST反跳患者;ALT/AST反跳与治疗前ALT/AS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治疗前HBV DNA≥105Copies/ml者ALT/AST反跳率高于<105Copies/ml者。提示宿主诱导的ALT/AST反跳可能预测将来有较高的HBeAg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命名为F蛋白结合蛋白1(FBP1)的未知基因,克隆其全长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得到FBP1,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FBP1的基因编码序列.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完全正确,成功克隆了FBP1的基因编码序.结论 FBP1通过与F蛋白结合,在病毒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对家猪是卫氏并殖吸虫(Faragonimus westermani)的终末宿主或转续宿主目前看法不一,近年来已经明确,卫氏并殖吸虫存在二倍体型和三倍体型两种不同类型。两型无论在适宜的或非适宜的多种动物宿主体内的发育及致病均有所不同。该虫对家猪的寄生适宜性及其致病特点是否与其染色体类型有关,对确定家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砀山县肾综合征出血热(EHF)的宿主动物,明确主要传染源种类,为预防和控制EHF的发生与流行,给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地理景观特点选择近几年疫情较重的黄楼、关帝庙为调查点,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种类调查,对捕获的鼠检测EHF抗原、抗体,同时对健康人群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EHF抗体。结果:室内外平均鼠密度为4.14%(63/1520),室内以小家鼠(占60.0%)、室外黑线姬鼠(占70.8%)为优势鼠种;鼠肺EHF带毒率为1.59%(1/63)、鼠血EHF抗体阳性率为7.94%(5/63),健康人群EHF抗体阳性率为3.7%(2/54)。结论:鼠类有1目2科6种鼠,另有食虫目鼠句鼠青科的臭鼠句鼠青;黑线姬鼠为砀山县EHF的主要宿主动物,健康人群血清学调查证实有隐性感染存在。  相似文献   
46.
小鼠Mx基因的人型基因为MxA(也有MxB,但MxA的功能近似于Mx),它普遍存在于广大的动物界(不仅是哺乳类,禽类鱼类亦均有之),系IFN诱导基因之一。当Ⅰ型IFN(α、β、ω)与细胞表面IFN受体结合时,便立即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其最终信号干扰素  相似文献   
47.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并发症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免疫抑制剂是有效防治GVHD的一类药物.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使得GVHD发生率下降,严重程度减轻.本文对几类主要的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为预防和治疗GVHD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对受者免疫重建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H-2b)为受鼠, BALB/c小鼠(H-2d)为供鼠,建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实验组),移植当天受者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移植后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以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仅行γ射线全身照射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的正常C57BL/6小鼠为对照。实验组存活小鼠在移植后第28天分别接受致敏供鼠淋巴细胞输注(n=8)、未致敏供鼠淋巴细胞输注(n=8),另有6只不输注供鼠淋巴细胞。移植后检测受者异基因嵌合率,观察GVHD的发生情况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行供受者间以及供受者与第三方小鼠(昆明鼠)间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实验组受鼠SRY基因均为阳性,嵌合率为(30.881±3.962)%。DLI后,接受未致敏DLI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GVHD,死亡3只(7.5%,3/8),而接受致敏DLI者无明显GVHD及死亡者。移植后45 d,接受致敏DLI者的CD8 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C57BL/6小鼠(P<0.05),而接受未致敏DLI者的CD8 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移植后60 d,接受DLI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接近正常(P>0.05);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持续低于正常对照(P<0.05)。实验组小鼠淋巴细胞对供者淋巴细胞刺激的反应性均下降(P<0.01),以接受致敏DLI者最明显,而对昆明鼠淋巴细胞刺激的反应性维持正常水平。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致敏供者的淋巴细胞能促进受者的免疫功能重建,并可减少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新疆塔城地区多房棘球蚴的鼠类宿主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1991年由新疆的塔城、裕民、额敏和托里等4个县市采集各类鼠类4科11属14种共9832只。剖检结果发现有0.014%(1/6980)小家鼠(Mus musculus)和0.09%(2/2211)赤颊黄鼠(Citellus erythrogenys)自然感染多房棘球蚴。二者发育的多房棘球蚴均系不育囊,囊内没有原头节。小家鼠和赤颊黄鼠均是本虫在我国的鼠类宿主新记录,而赤颊黄鼠又是本虫鼠类宿主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0.
泰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动态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动态监测报告山东省泰安市卫生防疫站(邮编:271000)毕延灵,李京生,陈勇,薛家芹,牟福生为摸清我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的分布和扩散规律,进而有效地控制本病,我们于1981~1993年进行了4次监测。现将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