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0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65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85篇
内科学   163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2291篇
预防医学   30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22篇
  5篇
中国医学   24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720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72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635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我院2001年9月至2005年4月收治产后出血52例,经积极处理后无1例孕产妇死亡,现总结诊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2.
本文选用江苏省如东县2986、1987年围产保健资料,对孕产妇产前检查方案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前检查次数与围产儿死亡率呈相关,L~4次组围产儿死亡率下降明显,5~9次趋于平稳,10次以后稍有下降。建议我国甲类农村地区除5%左右重度高危孕妇外的绝大多数孕产妇的产前检查次数以5次为宜。  相似文献   
63.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是各种分娩因素相互作用的实现过程,分娩过程的处理方法与母婴健康密切相关,提高产程管理质量亦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产程中应用产程图对发现产程异常,指导产程处理和识别难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我院采  相似文献   
64.
经调查河南省七县1988~04~1989~03孕产妇死亡率为136.1/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7/10万)。从七县中选择了死亡率偏高的三个县(147.9/10万)为样本.进行厂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保健措施的研究。自1990年4月1日~1992年3月31日。在三县采取了以下保健措施:①加强基层妇幼卫生建设,特别是中心乡卫生院的建设,②整顿和完善三级保健网;③建全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高危妊娠筛查,转化和转诊制度,④配备必要设备,建立联合小产院,实行定点接生。两年内孕产妇死亡率,由1989年的147.9/10万下降到67.7/10万,下降幅度为54.44%,最高达72.1%。此工作为实现2000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一半的规划目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5.
麻疹是麻疹病毒(Morbilli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染。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麻疹大流行。但近年来,在人口密集和未接种疫苗的地区仍发生小规模流行,并在孕产妇人群中时有发生。本收集了3例妊娠合并麻疹病毒感染的病例,旨在于讨论妊娠合并麻疹病毒感染对母儿的危害,以及探讨如何加强预防和治疗以降低麻疹病毒感染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提高产科休克的处置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休克是指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破坏机体内环境稳定,引起了微循环障碍,影响重要脏器组织血液灌注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产科休克是指与妊娠及分娩因素直接有关的休克,是产科领域中一种急性而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仍然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所有妇产科医务人员对产科休克的认识及临床处置水平是降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亦是我们妇产科医师当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7.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孕产妇在妊娠末期,产妇取仰卧位时,巨大的子宫压迫在下腔静脉,使远端血液瘀滞,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减少,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和休克现象,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否则可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产妇循环衰竭甚至心跳骤停而死亡等情况,故临床上应引起重视。现将我院55例并发此病的剖宫产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正常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通过孕产妇心理护理,减少不良因素对孕产妇和胎儿、新生儿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 238例正常孕产妇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1 238例,年龄22~35岁,平均28.5岁。初产妇796例,经产妇442例,824例孕产妇临产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变化,其中10%的孕产妇需要心理帮助。结论:给孕产妇以心理支持,并进行心理疏导,让家属配合共同解除孕产妇的心理负担,同时教育孕产妇自尊、自强,减少这些不良因素对孕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对我国7省内20个妇幼卫生项目县1990~1992年655例死亡孕产妇进行了111配对调查比较,并与同地区随机抽调1992年分娩的6777例存活产妇进行了成组比较。调查地区3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49.4/10万、117.7/10万、133.3/10万。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感染、妊高征。孕产妇年龄过大或过小、非初婚、家距医院远、孕期合并症、未消毒接生、非机动车转诊、手术产、胎盘滞留等为孕产妇死亡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孕产妇有独立经济收入、生活在核心家庭、学历大于6年、具有一定保健知识、参加围产保健保偿及住院分娩等对孕妇具有保护作用。进而提出了今后加强健康教育、推广保健保偿服务、鼓励住院分娩、改进接产质量等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70.
本文较为全面地回顾总结了顺德市1983~1992年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做法和体会。说明了孕产妇系统管理是提高孕产期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围产儿生存率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深化妇幼保健工作,贯彻计划生育国策,提高民族健康素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