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3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144篇
基础医学   38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622篇
内科学   743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4083篇
预防医学   2022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1627篇
  36篇
中国医学   1066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93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810篇
  2013年   825篇
  2012年   1030篇
  2011年   1002篇
  2010年   916篇
  2009年   833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反映慢性肾脏病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可增加慢性肾脏病风险,但对eGFR直接影响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FPG)受损患者血糖水平对eGFR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收集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包括既往史、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压、尿酸、血脂、FPG、尿常规、血肌酐),经相应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纳入28 601例受试者。根据FPG水平将受试者分为FPG升高组(5.6 mmol/L≤FPG<7.0mmol/L)、FPG正常组(3.9 mmol/L≤FPG<5.6 mmol/L),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为明确FPG对e GFR影响,采用个案匹配控制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多因素(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尿酸、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匹配,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匹配后两组一般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FPG与eGFR在FPG升高组、FPG正常组及匹配后FPG升高组、FPG正常组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获得FPG正常组患者...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究凝血功能指标在子痫前期中的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子痫前期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疾病程度又分为子痫前期组(n=81)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75),并选取同时期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妊娠期女性1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INR、PT、APTT、FIB水平略低,TT、D-D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痫前期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组的INR、PT、APTT、FIB水平略低,TT、D-D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R、PT、APTT、FIB水平与病情程度成负相关(P<0.05),TT、D-D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凝血功能部分指标随病情发展产生变化,表明凝血功能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联系。  相似文献   
103.
张乐  马维维  王军  张倩 《海南医学》2023,(3):404-408
目的 掌握汉中市3~12岁儿童身高特征及身材矮小发病情况。方法 选取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抽取汉中市3~12周岁儿童总计13 723名,收集所有儿童的年龄、身高、性别、地区分布等资料,并与2005年中国9市儿童体格调研数据制定的儿童身高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汉中市3~12岁儿童身高特征:3~6岁城市和郊区男女儿童身高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7~12岁城市男生身高和女生身高均高于郊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男、女生身高曲线对比,9岁以后女生身高逐渐高于男生;郊区男、女生身高曲线对比,9~10岁身高曲线重合,10岁以后女生高于男生。(2)与200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调研数据制定的儿童身高标准进行对照,汉中市6~12岁儿童身材矮小发病率为7.64%,男女童患病率分别为7.00%、7.69%;城市男女童患病率分别为5.71%、6.23%;郊区男女童患病率分别为8.84%、8.57%。结论 汉中市3~12岁儿童平均身高总体均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平均年生长速度城市男童5.97 cm、女童6.26 cm,郊...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PAP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PE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入院当天至分娩后1 d接受临床观察,评估患者妊娠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将发生妊娠不良事件的患者纳入妊娠结局不良组,未发生妊娠不良事件患者纳入妊娠结局良好组。于入院次日,收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8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PAPP-A、VEGF水平;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水平。入院次日清晨,收集患者24 h尿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分娩方式、入院时孕周、分娩时孕周、孕次、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疾病类型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E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APP-A、VEGF水平对PE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效能,以曲线下面积(AUC)表示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118例PE患者中,86例(72.88%)患者妊娠结局良好(妊娠结局良好组);32例(27.12%)患者发生妊娠不良事件(妊娠结局不良组),其中孕妇不良事件22例,胎儿不良事件10例。2组患者的年龄、孕前BMI、分娩方式、分娩时孕周、孕次、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结局不良组患者全血Hb、PLT及血清PAPP-A、VEFG水平显著低于妊娠结局良好组,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P<0.05);2组患者的全血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APP-A、VEGF与PE患者妊娠结局不良有关(P<0.05),全血Hb、PLT、24 h尿蛋白与PE患者妊娠结局无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APP-A、VEGF预测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截断值分别为 2 718.780 mU·L-1、29.495 ng·L-1;血清PAPP-A联合VEGF预测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敏感度显著高于PAPP-A单独检测(P<0.05);血清PAPP-A与VEGF预测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PP-A、VEGF、PAPP-A联合VEGF预测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APP-A、VEGF水平与PE患者妊娠结局不良有关,血清PAPP-A、VEGF水平可作为预测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联合孕早期血脂、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PE孕妇为PE组,同期113例健康孕妇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孕妇早期血清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PAPP-A水平及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回归分析影响PE的因素,并构建NMLE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P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PE组孕妇早期血清TC、HDL、TG、LDL及PAPP-A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左、右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小于健康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APP-A、TC、HDL、TG、LDL水平及左右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指数均为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NMLE预测模型为Log=-567.23+1.961×TC+0.975×HDL+1.002×TG+0.864×LDL-1.051×左切迹指数-1.226×右切迹指数+0.904×PAPP-A;ROC分析显示,其预测P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特...  相似文献   
106.
病例:患者,女性,31岁,孕3产1。因“停经30^+4 w,头痛、头晕3天,发现血压升高1天”于2006年4月22日入院。2006年4月20日始偶有头晕头痛,未予重视,2天后来我院行常规产检时发现血压145/101mmHg,尿蛋白10g/L。当时无上腹痛,无阴道流血流液,拟“1.G3P1,G30^+4 w,LOA,单活胎;2.重度子痫前期;3.疤痕子宫”收入我科。既往体健,2001年人工流产1次,非近亲结婚,丈夫健康,无高血压家族史。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ALT、AST、LDH、Ca2+、BILI T、血脂、凝血项目检测与妊高征发生及进展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入住我院孕妇,进行上述项目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子痫前期组、妊娠高血压组BILI T比正常妊娠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2.子痫前期组的Ca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比正常妊娠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3.重度子痫前期FIB、ALT、AST、LDH、TG、CHO、LDL-C、比正常妊娠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4.轻度子痫前期组、妊娠高血压组的PT、APTT、HDL-C、UA、TG、CHO、ALT、AST、LDH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前三者低于正常妊娠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后者则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凝血酶时间(TT)在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20w后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可以协助早期诊断,为及早预防妊高症发生、发展,为母婴健康提供有用依据,同时指导孕妇在怀孕期间补充营养同时,注意补助钙、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有效预防妊高症发生及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女性经前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经前期RAU)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状况, 并探讨经前期RAU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女性经前期RAU患者外周血中IL-6、IL-8、TNF-α、sICAM-1的水平, 与正常对照组和无经前发作规律的女性RAU对照组相比。结果:经前期RAU患者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不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而且高于女性RAU对照组(P<0.01)。而sICAM-1无明显变化。女性RAU患者血清中TNF-α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经前期RAU患者体内存在IL-6、IL-8、TNF-α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 可能对RAU局部损害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先兆子痫患者HLA-DQA1、-DQB1、-DPA1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DQB1、DPA1基因多态性与先兆子痫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46例先兆子痫患者和105例正常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HLA-DQ-DPA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所有标本共检出11种HLADQA1基因表型、16种HLADQB1基因表型、6种HLADPA1基因表型。先兆子痫患者HLA-DQ-B10301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孕妇,差异有显著性(Pc=0.032,RR=2.43,AR=0.30),其余各基因表型频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HLADQB10301基因可能是一种先兆子痫发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测定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子痫前期中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及对照组血清oxLDL水平。结果(1)3组孕妇血清oxLDL比较,见子痫前期重度组升高(49.35±4.22)μg/d l,与对照组(31.71±3.51)μg/d 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子痫前期轻度组(39.12±2.37)μg/d l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oxLDL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51,P<0.01;r=0.47,P<0.05)。结论研究提示oxLDL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