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15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6篇
中国医学   61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81.
禄颖 《药物与人》2004,(6):48-48
炎炎夏季,气温偏高,人们很容易外感风热之邪,出现头痛、发热,甚则咽喉肿痛等热毒炽盛之证,因此合理运用中药的寒凉之品,显得尤为必要。今在诸多清热药之中.将采收于夏季而又常常应用于夏日的中药采撷几味,简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2.
中药应用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夏 《药物与人》2004,(7):52-52
  相似文献   
83.
炎炎夏季,你会选择清凉的方式或食物给自己消暑,这时别忘记也给你的家电消消暑。  相似文献   
84.
《妇幼健康》2006,(7):24-24
夏季到了,衣服越来越轻薄,人的体味也会开始变强,这时应该特别注意自己身上的气息是否宜人。  相似文献   
85.
夏日的饮食调节与夏日的身体健康关系甚为密切,尤其老年体虚者。由于他们生理机能衰退、脾胃虚弱。一到夏季,消化功能明显下降,稍不注意,便易患多种疾病。因此,要注意老年人的夏季饮食调养。  相似文献   
86.
老年人因年老体虚,夏天易伤阴津,若能常饮以下保健瓜汤,对安全度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7.
水晶虾仁用料:鲜虾仁50粒,香菜叶30片,蒜仁10g,葱白15g,肉皮800g,干淀粉15g,蛋清2个,料酒5g,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制法:将大小相等的虾仁洗净,沥干水分,用蛋清、精盐、干淀粉拌匀,入沸水中焯熟,捞出晾凉,蒜仁剁成粒状;葱白切细丝。猪肉皮刮洗干净,入适量的清水锅中,放料袋(用大料、花椒、葱段、姜片等组成),料酒,沸后用小火煮至汤汁粘稠,离火,捞出料袋,肉皮(另作它用),加精盐、味精调味待用。取净羹匙10把,将每把内先放3片香菜叶,再放5粒虾仁,然后徐徐浇入肉皮汁,入冰箱疑固,取出、脱离羹匙,呈放射形装盘,中间点缀葱丝、香菜叶、淋蒜米…  相似文献   
88.
魏敏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0):602-602
笔者用黄连香薷饮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1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9.
暑病为夏季时令病,每当立夏到大暑之际,因气候闷热而潮湿,人常常遭受暑湿之患而发生中暑。中暑一般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情况。先兆中暑的表现有大量出汗、口渴、头昏眼花、心慌、乏力等;轻症中暑除有上述症状外,还伴有发烧(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弱等;重症中暑会因中暑未及时发现或未及时处理而引起,可出现高热、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应速送医院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90.
笔者自2002年~2004年,应用清暑解热方治疗夏季外感高热6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