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79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56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206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369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757篇
预防医学   91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43篇
  1篇
中国医学   180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1157篇
  2008年   138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美园 《护理与康复》2009,8(2):140-141
地震灾区较多人发生应激障碍。对地震灾区四级人群进行筛查,符合急性应激障碍271人,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集体心理辅导、知识宣教、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呼吸放松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等,进行早期干预后,90%应激障碍者情绪稳定,95%闪回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回顾性总结汶川特大地震骨伤患者院内救治护理紧急预案的设立和实施,并为探索类似灾害紧急预案和决策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收集从地震发生后至2008年7月11日收治的227例灾区骨科患者情况.制订并肩动骨科抗震救灾应急预案,科学有效地实施应急管理;加强病房护理危机管理;启动预防传染性疾病预案,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避免和控制交叉感染,防止流行性传染病暴发;积极实施心理干预.结果 地震骨伤伤员转归显示,痊愈出院32例,治愈率为14.10%,好转出院44例,好转率为19.40%,转往他省治疗134例,占54.90%,在院继续治疗17例,仍住院率为7.5%,抢救成功率为100.00070,患者满意率98.50%,院内感染率0.结论 公立三级甲等医院先进的管理模式、突出的应急能力是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减少残死率,实现快速、高效救治伤员的前提.面对突发的地震灾害应早期认识早期投入,加强对以骨科为主的人员配置、病房设备和经费支持.护理上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同时,加快制定地震创伤救治指南.  相似文献   
63.
这次日本发生的地震,其官方公布的人员伤亡数据给我们的感觉是:这么大的地震及其随之而来的其他自然灾难,伤亡不算很大。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分析2001年北海道那次地震中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64.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造成大批伤员.军队医院具有良好的组织性和系统性,组织纪律严明,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指挥手段先进,为实施高效快速的医学救援提供了可靠基础[1].我院作为四川省指定的四家伤员收治医院之一,分别于16日0时30分和20时30分接收两批地震伤员和家属共72人,其中伤员53人.经过近2个月的专科救治和康复治疗,截止6月11日,所有伤员全部痊愈出院.在此次伤员救治中,医院充分借鉴"5·12"汶川地震伤员的救治经验,做到"院前快速分诊,集中安排手术,注重专科救治,全程康复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救治效果.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5.
四川汶川大地震,再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突发重大灾难过去之后,我们仍然在为事件中发生的生命奇迹、救援事迹、人间真情所感动;同时,我们也开始深刻反思,灾害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早有专家断言;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积极采取综合的防范应对措施,人类是可以将灾害造成损失降至最低的。正因为如此,以研究、实施灾难医学救助、最大限度地挽救人的生命安全为基本目的的灾难医学越来越爱到关注。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灾难医学要从紧急救援走向对灾难的综合预防,走向灾中、灾后中长期医学、社会、人文系统的防控与干预并重。总结四川大地震救援经验,了解国际上灾难医学以发展的进程,从而建立中国特色的灾难医学,应成为医学界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任。  相似文献   
66.
唐钧 《中国卫生》2008,(7):61-62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地震灾害造成的诸多问题中,“三孤”问题:即孤老、孤残、孤儿的赡养问题是最紧迫,也与社会保障制度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7.
我们的医生在抗击SARS期间,在救治汶川地震伤员期间,为什么能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将病人利益放在首位,而在平常工作中却有障碍昵?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很自然的。似乎在我们的医生群体(至少部分群体)中存在一种精神上的分裂:在抗击SARS和地震灾难期间,是一种精神;在平时工作是另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68.
蒋平 《家庭医生》2008,(14):31-31
“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每天在电视、报刊里,看到来自灾区的惨烈状况的报道,全家人的心都被紧紧揪住了。  相似文献   
69.
《中国药房》2008,19(18):1390-1390
2008年的6月14日是第5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号召世界各国的无偿献血者成为定期的无偿献血者。卫生部部长陈竺致信全国无偿献血者,代表卫生部对广大的无偿献血者、预约登记献血者和为地震灾区无偿献血服务的志愿工作者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和最亲切的问候!并真诚的邀请他们加入定期无偿献血者队伍,共同为推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70.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6):422-422
根据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卫生部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前方协调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强同志的指示精神,为在震后疫情预防和疾病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使灾区群众及抗震救灾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到中医药服务,促进地震伤员康复,减少灾后传染病的发生,有效治疗灾后常见病和多发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