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537篇
临床医学   32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549篇
综合类   777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2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改良Millard Ⅱ式唇裂修复术修复单侧唇裂的手术要点.方法 随机选取伴或不伴腭裂的单侧唇裂患者50例,采用改良Millard Ⅱ式进行手术修复.手术设计明确5点定于鼻小柱基底中点、X点定于5-2连线上,均在手术后上唇中线上,摒弃环鼻翼切口.利用干、湿唇黏膜肌瓣重建唇红.结果 50例单侧唇裂患者修复术后,手术瘢痕基本和健侧天然标志线相对称,双侧唇高视觉相等,鼻底线、唇红缘、干湿唇交界线协调对称,唇红丰满,外形满意.结论 Millard Ⅱ式单侧唇裂修复术适度改良后设计明确,修复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术后前牙反与非唇腭裂前牙反患者对前方牵引治疗反应的异同,以利于UCLP前牙反的治疗。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UCLP术后前牙反患者18例,年龄(9·6±1·2)岁;非唇腭裂前牙反患者18例,年龄(9·8±1·4)岁,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使用前方牵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头颅侧位片并测量,进行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t检验。结果前方牵引治疗后UCLP组SNA增加1·45°,A-TFH增加2·19mm,非唇腭裂组SNA增加1·42°,A-TFH增加2·12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LP组SNB减小2·18°,ANB增加3·64°,MP/SN增加2·78°,LL-EP增加0·88mm;非唇腭裂组SNB减小1·32°,ANB增加2·68°,MP/SN增加1·47°,LL-EP减小1·37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前方牵引治疗,生长发育高峰前期UCLP术后轻中度骨性前牙反患者与非唇腭裂前牙反患者的上下颌骨关系、软组织面型得到改善。两组上颌骨对治疗的反应相似。UCLP组较非唇腭裂组颌间关系改变大,下颌向后向下旋转多;UCLP组患者治疗后下唇变化不如非唇腭裂组明显。  相似文献   
993.
牙槽裂植骨术后的临床分级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提出牙槽裂植骨术术后效果的临床分级标准并分析影响植骨成功的因素。方法 :施行牙槽裂植骨术的唇腭裂 48例进行临床研究 ,探讨植骨区X线影象的临床分级与手术年龄、手术类型、裂隙类型、裂隙数量的关系。结果 :较合理的提出了牙槽裂植骨术术后效果的临床分级标准。 18岁以上年龄组、完全性唇腭裂组、双侧唇腭裂组患者植骨的临床成功率与对应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明显低于对应组。结论 :①牙槽裂植骨术是唇腭裂序列治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良好植骨床的形成和植骨区无张力缝合是保证牙槽裂植骨成功的关键 ;植骨时机是植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③牙槽裂植骨成功与手术年龄、手术类型、裂隙类型、裂隙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994.
根据福建沔22所医院自1986年10月至1992年12月6年间住院分娩的资料整理。在139882名新生儿中有唇腭裂患儿104例,其中单纯唇裂61例,单纯腭裂28例,唇裂伴腭裂115例,福建省唇腭裂发病率为1.46‰。作者进一步对六年度发病率及发地区的发病率进行了探讨,结果福建省六年的平均发病率为1.50‰,但发病率与年份变化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95.
Millard法Ⅱ式整复单侧唇裂的改进与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得理想的与健侧上唇一致的形态是单侧唇裂整复中努力追寻的标准,作者在应用Mil-lardⅡ式法整复单侧唇裂中,针对术后患侧唇高不足之弊进行了改进,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的改进和临床应用体会,并进行了有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6.
先天性唇腭裂的治疗,多年来我们采用国外学者提出的方法和技术,现我国亦有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回顾近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推荐了我国学者们的研究成就。并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997.
单侧唇例二例畸形的VLS分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VLS分类评价了108例单侧唇裂修复术后病人的二期畸形,其中34人(31.5%)是Tennison法修复,74人(68.5%)是Millard法修复。结果表明,Tennison法修复的病人中,23.5%(8人)两侧唇高相等,76.5%(26人)患侧唇高过长(长唇);在Millard法修复的病人中,28.4%(21人)两侧唇高相等,68.1%(51人)患侧唇高不足(短唇),3.5%(2人)患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对100例单侧唇裂术后伤口的糜烂情况进行了观察.并对Millard与Tennison两种术式进行了对比,发现前者术后伤口糜烂发生构成比较高(45.33%),尤以MillardⅡ式术后更为明显。Tennison术式术后伤口糜烂发生比例较Millard为低(8%)。通过对二种术式修复唇裂后伤口糜烂发生原因的探讨,笔者认为Tennison术式比Millard术式术后发生伤口糜烂为低。  相似文献   
999.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牙弓间宽度不调的矫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下颌间牙弓宽度不调的研究及对患者正畸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结该类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方法 对 4 8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进行临床检查 ,记录其上下牙弓间的宽度关系 ;根据患者错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1)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中出现上下颌牙弓宽度不调的比率为 6 0 .4 % ,双侧后牙反为 33.3% ,单侧后牙反为 16 .7%。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2 )宽度不调以双尖牙区为重 ,上尖牙区是扩弓治疗的重点。 (3)磨牙区牙弓宽度的不协调常较轻微 ,一些患者甚至上颌最后磨牙区略宽 ,对 5例患者 (占 10 4 % )进行了上颌磨牙的腭向移动。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中上颌多需扩弓 ,且扩弓潜力较大。对于严重拥挤的患者 ,拔牙决定应在扩弓后作出。扩弓治疗应在牙槽突植骨前进行 ,扩弓后需延长保持时间  相似文献   
1000.
单侧唇腭裂外鼻软骨的外科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单侧唇腭裂外鼻软骨的解剖异常与鼻畸形的关系,对6例单侧唇腭裂死婴的外鼻部进行解剖,发现患侧鼻翼软骨及鼻中隔软骨发生了组织错位,与鼻畸形的产生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健、患侧鼻翼软骨的大小差异无显著性。说明组织错位是单侧唇腭裂鼻畸形的病理解剖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