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9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496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2396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882篇
内科学   902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3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336篇
综合类   2636篇
预防医学   328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1006篇
  4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67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457篇
  1993年   396篇
  1992年   401篇
  1991年   452篇
  1990年   452篇
  1989年   460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81.
目的探讨白细胞的粘附在初发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肌肉注射甘油制作ATN动物模型,应用细胞间粘附分子-1单抗防治初发期大鼠ATN,观察其肾脏病理学及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变化。结果给药24 h后治疗组血肌酐值[(412.31±94.42)μmol/L]明显低于CD3对照组血肌酐[(990.21±171.25)μmol/L](P<0.05)。模型组与CD3对照组可见明显肾小管坏死,而治疗组仅2例出现较轻的坏死灶。结论白细胞的粘附在ATN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应用细胞间粘附分子-1单抗阻断白细胞的粘附能明显减轻肾脏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26例甲亢病人血浆中的PAIgG检测和7人同时测定血浆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抗体的结果分析,并参考文献,对甲亢与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表现可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与血浆中有关抗体、补体的质与量有关。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麻风病患者外周血相关免疫分子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以荧光标记的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对16例麻风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3/CD(16 56)(NK)和CD3/HLA-DR进行测定。结果16例患者发病初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3^ /CD4^ 、CD3^ /HLA-DR^-检测值和CD4/CD8比值均分别低于健康组相应参数的下限,CD3^ /CD(16 56)^ 和CD3^ /HLA-DR^ 检测值分别高于健康组相应参数的上限、NK的检测值在正常范围内。13例患者治疗病情稳定后2-4周,CD3^ /CD4^ 、CD3^ /HLA-DR^-的检测值和CD4/CD8比值均逐步增高,CD3^ /CD(16 56)^ 、CD3^ /CD8^ 和CD3^ /HLA-DR^ 稍有增高或变化不明显,NK的检测值稍有增高;3例患者病情波动时CD3^ /CD4^ 、CD3^ /HLA-DR^-检测值和CD4/CD8比值较稳定期明显下降,而活化T淋巴细胞CD3^ /CD(16 56)^ 、CD3^ /HLA-DR^ 和NK细胞的检测值较稳定期明显增高2倍以上。结论通过外周血相关免疫分子的动态观察,有助于检测病情变化,时及时治疗和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两株新的抗肝细胞肝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制备的细胞悬液和新建株的肝癌细胞为免疫原。籍多免疫除经致敢BALB/c小鼠,经20次融合,从近10,000个融合孔中,筛选出两株(HAB25,HAb27)肝癌单克隆抗体,在94例肝癌141例其他肝病组织,26种正常组织,129例各组织系统的肝外恶性肿瘤组织上做了交叉反应,除HAb27与毛细胆管有弱的反应外,两株抗体与肝癌细胞结合的阳性率高(83.15%,85.11%),仅与  相似文献   
86.
87.
在杏仁内侧核微量注射精氨酸加压素(AVP)和精氨酸加压素单克隆抗体(AVPMc-Ab),观察其对兔内毒素(ET)性发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杏仁内侧核微量注射AVP能明显抑制兔ET性发热效应,注射AVPMcAb则能明显提高兔ET性发热效应;而将AVP和AVPMCAb注射到杏仁外侧核则对兔ET性发热效应无明显影响。提示:杏仁内侧核也是AVP抗热作用的一个重要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为了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在肝细胞凋亡和坏死中的作用;方法,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抗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赖氏法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及肝组织病理,结果:模型组血浆TNF-α及AL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抗TNF-α单抗组血浆ALT活性及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未发现有肝细胞凋亡和坏死发生,结论:上述结果提示TN  相似文献   
90.
谢渭芬  曹蕙婷 《免疫学杂志》1994,10(1):56-58,62
制备出两株分泌抗PⅢP(Ⅲ型前胶原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竞争抑制ELISA试验表明:两株单抗与PCI(Ⅰ型前胶原)及CⅢ(Ⅲ型胶原)无交叉反应。Dot-ELISA示两株单抗钧针对PⅢP构象决定簇。应用所制备的单抗对人肝细胞癌组织及大鼠、小鼠成纤维母细胞进行免疫定位。结果显示两种成纤维母细胞呈明显膜阳性;肝癌细胞浆内呈粗颗粒状染色,提示肝癌细胞具有合成Ⅲ型前胶原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