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5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90篇
预防医学   2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3篇
  9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成年女性HPV疫苗接种意愿及行为问卷,并验证其信效度。方法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专家函询的基础上以保护动机理论为理论构架,初步编制了HPV疫苗接种意愿与行为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武汉市某社区300名成年女性开展调查以检验问卷信效度。结果问卷共包含32个条目,划分为严重性、易感性、内部奖励、外部奖励、反应效能、反应代价和自我效能等7个维度。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2,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52、0.625、0.968、0.944、0.920、0.896、0.970;内容效度指数为0.963,累积方差解释率达78.425%。结论成年女性HPV疫苗接种意愿及行为调查问卷信效度较好,适用于评价我国成年女性的HPV疫苗接种意愿与接种行为。  相似文献   
102.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女性消费者占全国人口的48.7%,对消费活动影响较大的中青年妇女,即年龄在20~55岁的女性约占人口总数的21%。女性消费者群体数量庞大,是大多数购买行为的主体。文章试图通过对我国中药保健品市场女性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女性中药健品市场发展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3.
中医院校的学生多存在英语学习动机较弱问题,本研究从"动机缺失"着手,找出造成"动机缺少"和"动机减弱"的因素,提出了建议,促进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4.
无偿献血的积极动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偿献血的积极动机主要有责任感、做善事、服务社区、社区需要、假日血液短缺、帮助亲友、援助灾难受害者、帮助不知名的人、亲友需要、义务、个体压力、个人请求、个人接触、和其他献血者的接触、参观医院、报酬、感谢、大众传媒特别呼吁、广播电话宣传、新闻报道宣传、海报、流动采血车的便利程度、好奇和其他未知的原因。将这些动机概括起来可分为利他主义、人道主义、用血保证或血液预存、替偿、周围压力、金钱报酬、大众传媒、便利程度等,这些动因在献血者招募中,并不是完全独立发挥作用,不同动因之间可能在不同人群下主导作用不同。所有,献血宣传和呼吁并不应只集中于某一动因,应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相应的招募政策。  相似文献   
10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45-4446
目的观察自我效能干预联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自我效能联合IMB模型干预。对比两组康复锻炼依从率,比较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评分、SS-QOL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FMA评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联合IMB模型干预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可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发一种用于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运动功能的上肢进行被动运动康复治疗的持续被动运动机。方法:根据上肢生物运动力学特性,利用机械原理、机构与传动、电气控制的知识,完成持续被动运动机的结构设计、外形设计和电气控制设计。结果:完成了圆周转动型上肢持续被动运动机的设计。该持续被动运动机,在结构上把电机的转动通过变速、柔性传动变为摇臂的圆周转动运动,患者上肢在与摇臂相连托架的带动下,使上肢的手心位置随摇臂做圆周转动,从而带动整个上肢做持续被动运动。在电气控制上,可实现变速、定时的功能。该机转动半径200~300mm可调,转速30~100r/min可调。上肢的弯曲程度,通过人机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患者可以坐式、仰卧式进行被动运动。结论:持续被动运动机可使患者上臂整体同时进行持续被动运动。由于设计了托架,比较适合上肢完全失去运动功能的患者。前臂相对固定在托架上,保证了完全失去运动功能的上肢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证其生物运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究信息(I)-动机(M)-行为(B)(IMB)技巧模型在脑卒中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方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病人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病人住院期间,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使用基于IMB技巧模型的干预方法。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后测量健康知识问卷、自我效能、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三酰甘油(TG)。[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和观察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知识问卷得分、自我效能和营养指标包括BMI、Hb、Alb、TG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IMB技巧模型在脑卒中病人肠内营养中,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效能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PCI术后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模式,经过6个月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服药依从性和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Mori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CE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服药的依从性,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鼓励因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CHF)患者6min步行试验的影响,以指导心力衰竭患者的正确运动。方法:选择CHF患者46例(实验组),健康自愿者22例(对照组),进行6min步行试验,分别采用不鼓励和鼓励的方法,运动后测量步行的距离。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不鼓励和鼓励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346.15±66.83)和(389.24±71.53)m,(505.41±63.13)和(551.82±62.79)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心功能Ⅱ级患者较心功能Ⅲ级患者步行距离更远,不鼓励与鼓励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HF患者心功能与6min步行距离呈正相关。结论:鼓励因素可增加CHF患者6min步行距离,6min步行试验可评价心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对锻炼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理论进行简要概述与分析。资料来源:检索中国期刊网、EBSCO和UMI资料库1997-01/2006-10有关自我决定理论的文献,检索词(限制为标题)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port and exercise”,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仔细研读,从中选择有关自我决定理论在锻炼心理学中实证研究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类文章。资料提炼:在53篇文献中,删除7篇内容重复的文献;对46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其中30篇选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它把人类的动机看成是一个从外在调节到内在动机之间的动态的连续体,并依据自主的程度对动机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同时从满足人们基本心理需要的角度对促进外在动机内化的条件进行了探讨。结论:自我决定理论还有许多待以完善的地方,关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一些假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