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10篇
  免费   3457篇
  国内免费   668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373篇
基础医学   434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2520篇
内科学   1316篇
皮肤病学   172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3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99篇
综合类   10426篇
预防医学   2342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3920篇
  64篇
中国医学   23938篇
肿瘤学   164篇
  2024年   582篇
  2023年   1875篇
  2022年   1551篇
  2021年   2042篇
  2020年   1811篇
  2019年   1850篇
  2018年   945篇
  2017年   1723篇
  2016年   1747篇
  2015年   1865篇
  2014年   2945篇
  2013年   2399篇
  2012年   2758篇
  2011年   2777篇
  2010年   2515篇
  2009年   2124篇
  2008年   2163篇
  2007年   1939篇
  2006年   1750篇
  2005年   1772篇
  2004年   1378篇
  2003年   1214篇
  2002年   1018篇
  2001年   931篇
  2000年   700篇
  1999年   509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333篇
  1995年   313篇
  1994年   247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以肾脏功能的损伤为主要表现,并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在延缓病情、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笔者提出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认为其不仅是本病的致病因素,更是重要的病理产物,是本病发生发展、迁延难愈的关键。在治疗上提出以“益肾元、解肾毒”为大法,并根据不同兼夹辨证施治,采用药对,长治缓图。以“肾毒”立论拟定的经验方苏茵解毒方,在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上均显示出明显的效果,并已制备成院内制剂临床使用,在疗效及经济效益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止带方合五味消毒饮结合高效单体银抗菌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宫颈糜烂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结合微波照射治疗,每7日为1个疗程。观察组给予止带方合五味消毒饮结合高效单体银抗菌凝胶治疗,每7日为1个疗程。两组同时连续用药3个疗程。比较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67%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7%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满意率78.00%相比,观察组满意率为94.00%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糜烂患者采用止带方合五味消毒饮结合高效单体银抗菌凝胶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3.
张胜威 《河南中医》2019,39(6):882-885
目的:观察益气提升方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Ⅲ度脱垂性内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Ⅲ度脱垂性内痔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TST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益气提升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 50%,对照组有效率92. 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及术后第7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第7天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IL-4、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益气提升方联合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能够提高Th1细胞因子水平,平衡体内Th1/Th2。  相似文献   
34.
结节性甲状腺肿简称"结甲",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导师李文东主任中医师主张从痰论治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体质以气郁质、阴虚质居多,气郁阴虚痰阻是基本病机,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活血滋阴化痰,自拟理气滋阴化痰方治疗此病,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现分析一例典型验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5.
[目的]基于中医"通肾络、益脾肾"治法,探讨通络益肾方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自噬和凋亡蛋白SIRT1、BNIP3、P62、Bax表达的调控影响。[方法]成熟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方法计算出大鼠所需中药灌胃浓度:高剂量浓度4.76 g/mL、中剂量浓度2.38 g/mL、低剂量浓度1.19 g/m L,灌胃10 d取含药血清备用。足细胞分6组,正常组5.6 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通络益肾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干预组30 mmol/L葡萄糖+10%高、中、低剂量大鼠血清、高渗组甘露醇24.5 mmol/L+10%正常大鼠血清。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各组足细胞凋亡状况及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自噬标志蛋白SIRT1、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P0.01或P0.05),高剂量组不能改善凋亡情况(P0.05);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结果也证实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高糖组相比,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自噬标志蛋白SIRT1表达升高,自噬标志蛋白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蛋白表达下降(P0.05或P0.01),高剂量组SIRT1、BNIP3、P62、Bax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中剂量、低剂量通络益肾方能够启动细胞自噬减少高糖刺激下体外培养足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6.
目的:回顾性分析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IMN患者141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西药组(西药标准疗法)、中西药结合组(芪地固肾方+西药标准疗法)和中药组(芪地固肾方)3组各47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72.34%、68.09%高于中药组,治疗12个月时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个月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5.76%、78.72%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18个月后较西药组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上更具优势。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复发率更低,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地固肾方能提高IMN缓解率,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复发率上更具优势,远期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干预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中医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1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健脾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清VCAM-1、s CD40L、TGF-β1水平、中医症状及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结果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症状有效率(89.09%,4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2%,40/5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74.54%,41/55)明显高于对照组(54.54%,3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胸闷、胸痛症状评分、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TF-V1≤-0.04mm·s几率(27.27%,15/55)显著低于对照组(47.27%,26/55)(P 0.05),ST段异常改变较对照组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VCAM-1、s CD40L、TGF-β1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益气健脾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影响降低血黏度,改善心电图异常水平,其治疗机制可能为益气健脾方通过干预血淸VCAM-1、s CD40L、TGF-β1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进行调节,从而对血管内皮起保护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  相似文献   
39.
陈文辉  周建蓉 《四川中医》2020,38(2):154-157
目的:观察自拟化瘀消癥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30例,按随机化设计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拟化瘀消癥方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末期血流速峰值(S)、舒张末器血流速峰值(D),性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SH、LH、E_2、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PI、RI均较治疗前上升,S、BFV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PI显著高于对照组,S、BF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化瘀消癥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性激素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从而改善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