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1篇
  免费   862篇
  国内免费   755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791篇
基础医学   880篇
口腔科学   165篇
临床医学   1424篇
内科学   1278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347篇
特种医学   3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1086篇
综合类   4904篇
预防医学   2059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2094篇
  15篇
中国医学   1271篇
肿瘤学   1122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976篇
  2011年   1075篇
  2010年   971篇
  2009年   995篇
  2008年   1168篇
  2007年   995篇
  2006年   1018篇
  2005年   1100篇
  2004年   952篇
  2003年   888篇
  2002年   647篇
  2001年   589篇
  2000年   438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44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雌激素受体(E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雌激素的生理作用由ERα和ERβ两种亚型介导;两者在结构上有高度的同源性,但在编码基因、组织分布和表达明显不同,尤其是与配体结合后产生的生理学效应也不同。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ERα、ERβ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2.
张吉强  姚青  蔡文琴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394-1395,F003
目的:研究出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小鼠基底前脑内雌激素β受体(estrogen receptor β,ER—β)的表达,探讨雌激素替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机制。方法:选择出生0,3,7,14d,1,3,12,18个月的小鼠,每个时相点各5只。动物前脑经多聚甲醛-丙烯醛混合固定液固定、冷冻切片后于一抗(兔抗ER-β,sc-8974)内孵育过夜,再行常规的免疫组化并用硫酸镍铵增强DAB的显色。结果:小鼠基底前脑内ER—β免疫阳性物质位于细胞核。新生时在两性基底前脑ER—β免疫阳性细胞数目较少,生后第14天~3月龄时最多,老年(18月龄)时表达显著减少甚至消失,尤其在雌性更明显。ER—β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生后早期和老年时雄性表达强于同期雌性。结论:小鼠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基底前脑内ER-β蛋白的表达呈现弱-强-弱的变化模式,表明该受体可能参与了雌激素对基底前脑神经结构与功能的调节从而可能对AD的发病产牛影响,也可能是雌激素替代治疗AD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3.
子宫内膜息肉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索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原因及机制。方法子宫内膜息肉48例为观察组,正常子宫内膜36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行半定量分析,检测ER、PR的表达。结果增殖期的息肉组织中PR表达的评分结果为(2.89±2.16),低于增殖内膜的评分(4.04±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期的内膜息肉中ER表达的评分结果为(3.80±1.64),高于分泌期内膜中的评分(2.64±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殖期的子宫内膜息肉中PR的表达降低及分泌期的息肉中ER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IV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探讨无排卵性功血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对照组)和66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病例组)子宫内膜腺上皮和基质细胞ER、PR、IV型胶原、MMP-9及TIMP-1表达。结果病例组子宫内膜腺上皮和基质ER、PR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MMP-9水平明显增加(P<0.05),MMP-9/TIMP-1比值升高(P<0.01),IV型胶原含量明显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MMP-9水平与ER、PR均呈正相关(r=0.605,P<0.05;r=0.697,P<0.05)。结论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出血原因可能与雌激素作用下ER、PR表达失调有关,且MMP-9水平异常升高,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降解,临床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  相似文献   
75.
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在受体水平与孕激素相互竞争而发挥其抗孕激素作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有抗增殖作用,减少内膜的血管生成,使子宫血流下降,内膜螺旋动脉萎缩,内膜变薄。从受体水平,米非司酮降低正常的和异位的内膜ER和PR的表达。国内外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已有多年历史。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我们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20例,观察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以探讨这种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
雌激素对肌力与骨量间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力决定骨结构和骨量,使骨强度适应运动负荷,雌激素主要通过影响骨应变阈值来调整肌力与骨量之间的关系。此激素补充疗法可能有保护肌力的作用,但有争议。  相似文献   
77.
目前,应用雌激素如口服避孕药和绝经期后激素替代治疗(ERT)对哮喘的影响存在不一致的结果。为了对ERT和哮喘发作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多的客观资料,本研究比较了绝经期后哮喘妇女用与不用雌激素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乳脐散抑制家兔乳腺增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用雌二醇(E2)复制家兔乳腺增生模型,用中药乳脐散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剂量观察其对乳头形态、病理组织结构、体内E2水平、血液流变等指标的变化,提示该药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79.
ER、PR、PCNA、C-erb-B2在子宫腺肌症标本的表达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坚红  程忠平  胡莉萍  杨建明 《四川医学》2003,24(10):1039-1040
目的了解子宫腺肌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症患者45例和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平滑肌瘤患者38例的子宫切除的病理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ER、PR、PCNA、C-erb-B2的表达.结果 ER和PR在子宫腺肌症的异位内膜腺体和异位膜间质均有表达(P>0.05).PCNA和C-erb-B2的表达均为异位内膜腺体高于异位内膜间质(P<0.05).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平滑肌瘤的表达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ER、PR、PCNA、C-erb-B2在子宫腺肌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相似文献   
80.
喻陆  罗惠蓝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11):967-969,F003
目的 研究模拟飞行器离心机训练对原代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新的第二信使内源性一氧化碳(CO)及其合成酶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作用。方法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斑点杂交、放免法及生物化学等多项指标观察模拟飞行离心机训练对培养主动脉内皮细胞中新的第二信使CO及其合成酶HO-1的作用。结果 模拟飞行离心机训练能刺激培养主动脉内皮细胞HO-1的表达及CO含量的增高,也能刺激主动脉内皮细胞ET-1mRNA表达增高。但加入氯化高铁血红素后,HO-1mRNA的表达增高,产生更多的CO及cGMP,从而导致ET-1mRNA表达减低。结论 增强HO-1mRNA的表达及CO含量能降低由模拟飞行离心机训练诱导的作用最强的血管收缩肽ET-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