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1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712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602篇
口腔科学   101篇
临床医学   1592篇
内科学   764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211篇
特种医学   4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306篇
综合类   3673篇
预防医学   839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1110篇
  30篇
中国医学   434篇
肿瘤学   590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424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690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929篇
  2010年   798篇
  2009年   833篇
  2008年   973篇
  2007年   814篇
  2006年   688篇
  2005年   765篇
  2004年   589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陈爽  姜威 《中国医药导报》2007,4(7S):129-129
为了提高医学图像融合的可靠性,本文在原小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此方法能够有效地保留原始图像的重要特征,有着较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构建pET15b-TAT-EGFP和pET15b-TAT-Apoptin,观察表达的融合蛋白TAT-EGFP在细胞内的定位及TAT-Apoptin的诱导Caski凋亡活性。方法: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15b后再连接EGFP和Apoptin基因,组成pET15b-TAT-EGFP(Apoptin)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1mMIPTG诱导TAT-EGFP(Apoptin)融合蛋白表达,His亲和层析柱纯化。培养的Caski细胞经过10%DMSO处理1h后,加入融合蛋白孵育1h,观察TAT-EGFP进入细胞的情况。同时用TUNEL检测TAT-Apoptin诱导Caski凋亡的情况。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高表达pET15b-TAT-EGFP(Apoptin)重组子,纯化了分子质量约为30KD的融合蛋白TAT-EGFP和17KD的TAT-Apoptin融合蛋白,并在体外培养的Caski细胞经10%DMSO处理后证实TAT-EGFP融合蛋白穿透生物膜的能力明显增强。结论:通过对TAT-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证实了DMSO能够增强TAT的蛋白转导作用,为肽类及生物大分子药物进入组织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在下颈椎损伤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颈椎后路手术中采用颈椎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共32例.根据情况复位,双侧椎板减压或单开门减压,部分病例未减压.选用3.5mm皮质螺钉,双皮质固定.结果 随访6~24 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3~5 个月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无螺钉松动及断钉现象,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颈椎侧块钢板固定术技术相对简单,固定节段短,力学强度好,知应证广,是颈椎后路手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单侧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4月~2005年8月,我们采用单侧减压、器械提拉复位、一侧椎间隙联合对侧椎板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9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手术除直接清除椎管前方致压物,还具有较多范围的减压作用,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理想.本院自2000年5月至2004年5月,用此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病人57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6.
CD40与T细胞表面对应的配体CD154(CD40L)相互作用后,可以进一步刺激抗原提呈细胞,上调其CD80/CD86的表达,促进T细胞的活化。可溶性CD40蛋白(soluble CD40,sCD40)由CD40信号肽和胞外功能区构成,能够与膜表面CD40竞争性结合CD40L的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峡部裂伴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 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整体切除减压复位椎管重建360度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伴腰椎骨脱症,分析其临床结果。结果46例患者42例获得随随访随访时间6月至7年,平均3.6年,所有患者均获得融合。2例早期AF螺钉断裂,取出内固定,复位末丢失。1例患者术后四天出现原有症状加重,对症治三周后症状消失。6例患者术后有腰部僵硬感,4例女性患者术后月经期有腰部酸痛感。结论 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整体切队减压复位椎管重建360度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伴腰椎滑脱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8.
突触融合蛋白1A属于突触前膜受体,参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的融合及神经递质释放,传递神经信息。近年研究表明,突触融合蛋白1A也存在于胰岛β细胞膜及微粒体膜上,参与钙依赖性的胰岛素分泌,影响含胰岛素的分泌颗粒胞吐;对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和患者研究显示突触融合蛋白1A与2型糖尿病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90%~95%CML患者具有费城染色体(Pniladelphia.Pn)。其分子基础是9号染色体上的o-abl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上形成新的基因嵌合体-bcr/abl融合基因,即t(9;22)(q34;q11)。  相似文献   
50.
后路环周融合治疗老年人重度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路环周腰椎融合在老年人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应用和效果。[方法]2001年11月~2004年5月,采用后路腰椎间融合(PLIF)联合后外侧融合(PLF)的环周融合术治疗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83例。随访18~42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采用JOA评分评估治疗效果,X线片和CT判定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12~14 d即可下地行走,3例出现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腰腿痛一过性加重。末次随访腰腿痛明显缓解,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3.6±3.8)分改善至(22.3±4.6)分。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后路环周融合术是治疗老年人重度腰椎管狭窄的安全、有效、合理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