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6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249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1412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1179篇
内科学   198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329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2198篇
预防医学   135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86篇
  5篇
中国医学   301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720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370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自我一方面通过元神来统率个体生命层次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人格模式来指挥个体的人与社会的交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自我,有机的联系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中医心理学是元神统率下的人格参照系统一参照系。参照系的建立是中西医心理学结合和现代中医心理学建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82.
健康人格是个体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心理基础。而目前许多高等医药院校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方面,普遍重视不够。本文从学校、教师、失学生自身三个角度,试探索出一套适合高等医药院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建立和发展的培养模式,以期为对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考查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与人格特征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量表》和《卡特尔16PF量表》对广州市2所中学和1所大学749名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进行测查。结果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与人格特征总体上相关并不显著,人格特征在网络依赖、上网频次、上网动机、上网内容以及网络行为高低分组维度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结论人格特质对网络交往行为的影响作用随年级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84.
高血压前是一个不为人们所重视的阶段,具有“高血压前状态”的人群,已有年轻化趋势,在此期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格变化。此期血压波动幅度不大,但却是控制血压继续升高的黄金时期,易被患者忽略,而失去了控制、治疗血压继续升高的最佳时期。本研究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50例高血压前患者进行了随机调查,探讨高血压前人格变化状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某医专学生的日常生活应激现状、人格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等测量工具对473名学生的生活应激和个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农村、家境属于温饱或困难水平的女生应激水平较高,其中农村贫困生在变化、挫折和压力的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城市的非贫困生;女生在压力、生理和情绪反应方面的生活应激水平明显高于男生;贫困生在生理、行为方面应激反应较非贫困生强烈,而认知反应则较非贫困生低(P<0.01);相关分析发现,生活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及人格特征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控制人格特征因素后,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呈下降趋势。结论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及女生生活应激水平较高,应注重引导、促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积极应对各种日常生活应激,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6.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老年大鼠下丘脑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观察了二仙汤(仙茅、淫羊藿、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及其温肾益精养血药(前四味药)和滋阴泻相火药(后二味药)两十拆方对20月龄雄性、雌性老年大鼠下丘脑弓状核、视上核和室旁核作用的形态学作用.结果表明。雄性老年大鼠弓状核细胞数增加。视上核细胞数减少.两核内神经分泌颗粒增加,雌性老年大鼠弓状核、视上核、室旁核细胞数与神经分泌颗粒减少。表明老年雄性大鼠下丘脑对血浆性激素含量下降作出代偿,并出现失代偿倾向,而老年雌性大鼠下丘脑已出现了失代偿。二仙汤及其拆方有不同程度地改善雌、雄老年大鼠下丘脑的代偿功能.其中以温肾药作用最为显.并能不同程度地延缓下丘脑的衰老。  相似文献   
87.
编辑先生 :“消除偏见 ,勇于关爱”是全社会对待精神病患者应有的态度 ,这就应该首先尊重他们的人格 ,但他们因为患病 ,人格结构常受到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破坏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护理上又需注意什么 ?请指导 ,谢谢 !精神科护士刘莉答读者来信刘莉同志 :由于疾病的原因 ,精神病患者的人格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如何尊重这些患者的人格 ,是精神医学护理面临的特殊职业道德问题。首先应了解精神病患者的人格状况。心理学认为 ,人格包括 4个方面 :全面整体的人 ,持久统一的自我 ,有特色的个人和社会化的客体。由于罹患精神疾病 ,患者全面整体…  相似文献   
88.
89.
活着就是爱     
特蕾莎修女有一段话:“人们往往为了私心,和为自己打算而失去信心。真正的信心是要我们付出爱心。有了信心,我们才能付出爱;爱心成就了信心,信与爱是分不开的。”这是她自己的写照,也是她作为一个伟大圣人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90.
王艳军 《校园心理》2005,3(11):32-37
@人,是岳博士提出的一个人格完善的新概念。初听之时,感觉很吸引人,很有悬念,但也有很多疑惑,后经仔细揣摩,终于悟透@人的真正含义。希望大家读过此文之后,同样能有所得,都来做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