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156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社区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珍莲  廖春玲 《广西医学》2006,28(11):1819-1820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据估计,全世界糖尿病病人超过1亿,我国也由1980年的0.6%上升到1995年的3.5%,今后还将以每年0.1%的速度增长[1].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三级预防保健,提高人群防病意识,保证病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2.
<正>"治未病"的概念,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中就已论及,主要思想是"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内容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趁此之时防范于未然。2000多年来治未病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发展,我们要正确理解中医治未病的"治"实际上是"防"的意思。治未病是预防疾病的理念,治未病不治已病只是强调防重  相似文献   
73.
王春芳  邹宝红 《中外医疗》2011,30(11):45+47-45,47
目的通过对中关村地区特殊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筛查出引起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的主要疾病,加强三级预防。方法对中关村地区180例特殊老年人进行身体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综合评估。结果影响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主要疾病为脑卒中及骨质疏松、骨关节疾病。结论加强对慢性病的三级预防从而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4.
梁贡南 《全科护理》2011,(14):1223-1224
[目的]观察三级预防康复护理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4例胆红素脑病患儿按时间段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三级预防康复护理。两组患儿于6个月、1岁、2岁时进行盖塞尔(Gesell)行为发育测试。[结果]观察组患儿在6个月、1岁、2岁时Gesell行为发育测试时发育商数(DQ)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预防康复护理对促进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的行为发育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5.
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对于育龄青年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期望。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这种期望,却成了奢望——前几年王菲生下兔唇女儿李嫣,一度引起了人们对于出生缺陷儿的关注。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都有将近120万个新生儿有出生缺陷、先天残疾,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出生缺陷的婴儿出  相似文献   
76.
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脑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让我们共同关注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77.
我国婴儿死亡三级预防相关妇幼卫生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健全完善婴儿死亡三级预防的妇幼卫生政策.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20年来妇幼卫生的相关政策.结果 我国妇幼卫生政策包括法律(2.72%)、行政法规(2.72%)、部门规章(8.16%)、其他规范性文件(75.51%)、技术规范(10.89%).其中与妇幼卫生直接相关的政策有66个(44.90%);与婴儿死亡相关的一级预防政策39个(26.53%)、二级预防政策10个(6.80%)、三级预防政策4个(2.72%).结论 我国初步形成了与婴儿死亡三级预防相关的妇幼卫生政策基本框架,对降低婴儿死亡率发挥了引领和导向作用.按照婴儿死亡三级预防构想,建议进一步健全妇幼卫生政策体系,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78.
刘淑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601-1602
目的:通过连续跟踪调查辖区内幼儿园146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变情况,了解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进一步探讨如何做好乳牙龋齿的三级预防保健工作。方法:对两个不同年龄组的群体连续跟踪3年,观察乳牙龋变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本辖区幼儿园2006年和2010年5岁年龄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89.04%和79.45%,龋均数分别为7.11只和5.6只。2010年稍有下降。乳牙患龋率及龋均数随年龄增长呈现明显递增趋势,但龋齿充填治疗率极低,仅4.5%。结论:积极做好乳牙龋齿的三级预防保健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9.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稍不注意便会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为了确保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控制结核病传播,本文对控制结核病传播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健全的三级感染预防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合理布局,加强各类人员的管理和感染预防宣传教育,可有效避免结核病在院内的感染和扩散.从而只有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及规范化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在循证护理干预在社区围生期抑郁症三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社区的分娩孕妇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社区孕妇围生期抑郁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