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7篇
  免费   644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9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98篇
内科学   464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308篇
综合类   1645篇
预防医学   9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31篇
  6篇
中国医学   2271篇
肿瘤学   15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41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4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01.
Abstract The case of a 7-year-old girl with a 2 year history of easy bruising associated with thrombocytopenia is reported. On admission she presented with ecchymoses, abdominal distention and splenomegaly. Hemostasis investigation revealed a consumption coagulopathy. Several radiological studies failed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diffuse splenic and visceral hemangiomatosis, which was eventually estasblished by an explorative laparotomy. Platelet count and the other 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progressively returned to normal after splenectomy, although the remaining hemangiomas were extensive.  相似文献   
102.
健脾通络法治疗中晚期肝癌22例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中医药健脾通络法组成相对固定方药治疗22例中晚期肝癌(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18例),结果显示对改善主要症状肝痛(14/18,77.8%),腹胀(13/17,76.5%),精神差(11/15,73.3%),乏力(9/14,64.3%),厌油(6/8,75%)及增加食量(7/15,46.7%)效果较好,对稳定肿瘤病灶(12/18,66.7%)、减轻腹水及维护肝功能也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3.
丁兆琳  周红 《针刺研究》2005,30(2):109-112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法在针刺治疗中风风痰阻络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将中风风痰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健脾化痰合祛风通络法、对照组仅以祛风通络法针刺治疗,各30次后观察疗效及检测血脂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痰证辨证积分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减低;血脂分析,观察组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减低,高密度脂蛋白比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健脾化痰法能有效提高针刺治疗中风风痰阻络型的临床疗效,其机理可能与调节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4.
吴青  李庚和 《山西中医》2005,21(2):20-22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肌无力患者42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健脾补肾中药,对照组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59例,显效93例,有效116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为88.7%(95%CI=85.1%~92.3%);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29例,有效40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为72.6%(95%CI=64.7%~8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u=2.6438,P=0.0091)。结论:健脾补肾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优于甲基强的松龙或环磷酰胺,其收益为OR=0.34(95%CI=0.20~0.57),NNT=6(95%CI=4.20~11.76)。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海马CA1区L-ENK的变化以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用特制束缚架连续束缚7d与21d,每天3h的方法制作大鼠束缚应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中枢(海马CA1区、齿状回、大脑皮层)L-ENK的变化。结果:大鼠海马CA1区L-ENK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平均总面积、面密度和数密度等在造模7d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到造模21d时大鼠海马CA1区L-ENK有极显著性增强;7d与21d两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及金匮肾气丸组大鼠CA1区L-ENK免疫反应积分光密度与逍遥散组比较显著增强,而逍遥散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没有明显差异;可见逍遥散组对大鼠海马CA1区L-ENK的积分光密度有显著的影响。结论:逍遥散、四君子汤和金匮肾气丸对慢性束缚应激时海马CA1区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而以逍遥散作用为优。  相似文献   
106.
李小燕  陈贤均 《卫生研究》2004,33(4):494-496
目的 探讨机械剪切对小鼠脾、肝、肾 3种细胞DNA的损伤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机械剪切法是否适于 3种器官单细胞的分离。方法 以未经任何处理的小鼠为实验组 ,以 1 5 0mg kg环磷酰胺处理的小鼠为对照组 ,用机械剪切法分离 3种器官的单个细胞并制备单细胞悬液 ,然后用苔盼蓝排斥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 机械剪切法能快速分离出彗星实验所需的足量的脾、肝、肾 3种器官的单个细胞 ;试验组脾、肝、肾细胞的拖尾率分别为 3 2 0 %、6 2 1 %和 9 2 2 % ,DNA迁移距离分别为 2 7 30 μm、2 8 4 5 μm和 4 7 1 0 μm ,且不同类细胞之间的拖尾细胞率以及脾细胞与肾细胞、肝细胞与肾细胞之间的DNA迁移距离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试验组脾、肝、肾细胞的拖尾率和DNA迁移距离与阳性对照组的同类细胞比较都显著要低 (P <0 0 1 ,P <0 0 0 1 )。结论 机械剪切对小鼠脾、肝、肾 3种细胞DNA的损伤依次加重。机械剪切法对脾、肝细胞的分离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07.
周亨德教授运用治肝法治疗内科疾病,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正确地辨证论治,以疏肝扶脾、疏肝和胃、疏肝利胆和疏肝解郁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及抑郁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08.
脾虚湿滞所致黑苔的辨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苔,多见于久病、重病之后。习以苔质润燥辨寒热,苔黑而润者多为阳虚寒湿或挟痰饮所致,如见于伤寒少阴病或老年脾肾阳虚垂危之证;苔黑而燥者,则多由热邪重笃、耗竭阴液所致,常见于温病营血分危重之证。笔者临床遇诊一些黑苔患者,非属危重之证,由脾虚湿滞而生黑苔,仍属气分证,不可误作阳虚、阴竭诊治。兹择典型病案一例,报道如下。1病案患者刘某,女,2岁半,因黑苔9 d于1991年3月19日就诊。患儿于本月初罹患感冒,发热1周不退,最高体温40℃,至某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合并支气管肺炎,住院后经青霉素、白霉素、氨苄青霉素、病毒唑、病毒灵等联合…  相似文献   
109.
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肠道菌群的影响。用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22例,并对治疗前后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①需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虚证治疗后酵母菌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厌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虚证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明显上升(P<0.01);但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拟杆菌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可起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脾破裂保脾手术方式,以提高脾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脾破裂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自体脾移植术治疗脾破裂。结果 本组25例,全部治愈。术后经B超或CT检查证实脾脏或脾片成活。结论 创伤性脾破裂在确保伤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留脾脏,尤其是儿童。保脾手术治愈率高,术后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