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43篇
  免费   2423篇
  国内免费   1098篇
耳鼻咽喉   254篇
儿科学   561篇
妇产科学   520篇
基础医学   3406篇
口腔科学   810篇
临床医学   2925篇
内科学   3784篇
皮肤病学   319篇
神经病学   1327篇
特种医学   11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340篇
综合类   5005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990篇
眼科学   332篇
药学   5013篇
  22篇
中国医学   2125篇
肿瘤学   1565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931篇
  2020年   844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901篇
  2017年   954篇
  2016年   990篇
  2015年   892篇
  2014年   1645篇
  2013年   1972篇
  2012年   1544篇
  2011年   1772篇
  2010年   1354篇
  2009年   1194篇
  2008年   1265篇
  2007年   1315篇
  2006年   1280篇
  2005年   1119篇
  2004年   1044篇
  2003年   1020篇
  2002年   911篇
  2001年   718篇
  2000年   644篇
  1999年   526篇
  1998年   536篇
  1997年   487篇
  1996年   440篇
  1995年   460篇
  1994年   452篇
  1993年   387篇
  1992年   350篇
  1991年   323篇
  1990年   269篇
  1989年   250篇
  1988年   214篇
  1987年   216篇
  1986年   152篇
  1985年   439篇
  1984年   370篇
  1983年   292篇
  1982年   270篇
  1981年   235篇
  1980年   188篇
  1979年   127篇
  1978年   117篇
  1977年   92篇
  1976年   72篇
  1975年   59篇
  1973年   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棕榈油对成人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坚  王春荣 《营养学报》1997,19(2):186-190
报道了棕榈油(PA),花生油(PE)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在5.5~7.0mmol/L的受试者血脂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51名受试者(男31人,女20人,年龄30~66岁之间)分为两组,一组男15人,女11人,称PE组;另一组男16人女9人,称PA组,预备期3周,膳食以当地日常食用的花生油烹调,实验期6周。PA组受试者食用以棕榈油烹调的实验膳;PE组受试者仍食花生油烹调的膳食。脂肪约占膳食能量的30%,其中60%~65%来自实验油。实验结果表明:与起始值相比,6周末PA组受试者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显著下降,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比值显著下降,全血血小板聚集率未见显著变化。PE组受试者的血脂、血浆TXB2、6-keto-PGF1α及全血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均未出现显著变化。提示,棕榈油作为我国居民家庭烹调用油并不会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32.
家兔静注人血清白蛋白修饰的尿激酶(MUK)和天然尿激酶(NUK)40000IU后,MUK 的体内过程符合零级速率过程,NUK 则符合一级速率过程,血纤溶活性 MUK 持续100min,而 NUK 仅20~25min。在“功能性”去除肝肾的家兔,NUK 血浓度半衰期延长3~4倍,而 MUK 血浓度下降与正常家兔相似。MUK 及 NUK 在去除纤溶抑制物的优球蛋白成份中纤溶活性相似,但在血浆中 NUK 仅存24~35%的纤溶活性,MUK 则保留了64~85%的纤溶活性。提示肝肾的摄取、代谢和消除能力降低及对血浆纤溶抑制物抵抗力增强,是 MUK 血纤溶活性长时间维持高水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通过检测正常人、初治和治疗后完全缓解 ( CR)之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 s ICAM- 1 )水平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检测 2 5例正常人和 2 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 s ICAM- 1含量。结果 初治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 s ICAM- 1含量高于正常人 ( P <0 .0 1 )和 CR期恶性淋巴瘤患者 ( P <0 .0 5 ) ,而 CR期恶性淋巴瘤患者也高于正常人 ,但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结论 检测血清 s ICAM- 1的含量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病情观察及疗效判断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贫血病人 SF、STf R和 FEP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116例贫血病人血清中 SF、STf R和 FEP。结果 :如果以 SF<15μg/ L为界值 ,STf R和 FEP诊断 IDA的敏感度分别是 79%和 81% ,如果以 SF>2 0 0μg/ L为界值 ,STf R和 FEP诊断 IDA的特异性分别为 76 %和 5 9% ;SF<15μg/ L时 ,FEP和 STf R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r=0 .89,P<0 .0 0 1) ,FEP和 MCV及 STf R和 MCV之间均呈负相关 (r=- 0 .75 ,P<0 .0 0 1及 r=- 0 .72 ,P<0 .0 0 1)。结论 :对单纯 IDA病人 ,如果 SF<15 μg/ L,FEP和 STf R诊断 IDA是相当的  相似文献   
35.
一种有效去除脂血对血清多种生化指标测定干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去除脂血对血清生化项目测定干扰的方法。方法 :沉淀、离心沉淀去除血清中过量的乳糜微粒。结果 :该法简便去脂效果彻底 ,不影响测定结果。结论 :获得了一种满意的去脂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乙肝 )中的发病机制及sIL 2R与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12例肝活检病人按组织病理学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分期 ,同时检测了病人血清sIL 2R、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结果 :血清sIL 2R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增幅随着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加大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sIL 2R与血清白蛋白 (A)呈显著负相关 ,与血清脯氨酸肽酶 (PLD)、Ⅳ型胶原 (CⅣ )、层粘连蛋白 (LN)、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肝功指标中的TB、DB、G、ALT、AST、AKP、γ GT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慢乙肝病人血清sIL 2R水平与A呈显著负相关 ,与PLD、CⅣ、LN、HA、PⅢNP呈显著正相关 ;sIL 2R的血清水平能反映肝脏组织学病变的程度 ,可作为判断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7.
HCC的早期诊断是其治疗的关键,HCC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又为其诊断提供了有利的途径,并且操作简单,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目前常用的血清标志物为AFP、AFP变异体、AFP mRNA、AFU、GGT、DCP、AIF、GPC3等。这些标志物的联合使用有助于HCC的诊断及预后。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机制及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对19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脑梗死129例,脑出血65例)及60例正常对照者同时测定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血肌酐(SCr)浓度,对其中血Cys-c浓度增高但SCr浓度正常的48例急性脑血管病肾早期损害患者用甘露醇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血Cys-c浓度。结果在早期肾损害组,血Cys-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SCr浓度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8例急性脑血管病肾早期损害者经甘露醇治疗后,血Cys-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结论血清Cys-c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应注意监测肾功能。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兔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9只健康的新生大耳白兔随机分成4组:3个实验组(n=9)和1个空白对照组(n=12)。每个实验组分别为3个时间点处理组(24、48、72 h)。实验组采用1次灌服α-荼异硫氰酸盐(ANIT)200 mg/kg方法造成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按时分批取标本,检测其血清和胆汁中sICAM-1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胆汁中sICAM-1各时间点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其中48 h>72 h>24 h。结论sICAM-1在胆汁淤积中表达升高,与肝脏损伤程度和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