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38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317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301篇
妇产科学   286篇
基础医学   1276篇
口腔科学   232篇
临床医学   1140篇
内科学   971篇
皮肤病学   262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5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452篇
综合类   2219篇
预防医学   366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891篇
  3篇
中国医学   509篇
肿瘤学   82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842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735篇
  2011年   980篇
  2010年   855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912篇
  2006年   820篇
  2005年   742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523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4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 探讨LH基因免疫对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RT-PCR法从雌性大鼠垂体细胞中RNA扩增大鼠的促黄体素基因(LH)cDNA片段约(461bp)并克隆至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T-LH,限制酶酶切,酶连接,构建PCDNA3.1(-)/HbsAg/LH,经脂质体转染纯化的重组质粒至COS细胞中,通过肌肉注射构建的PCDNA3.1(-)/HbsAg/LH与前列腺增生大鼠,2个月内给药两次。结果 体外培养COS细胞,发现HBsAg与LH连接物表达较好,肌肉注射前列腺增生模型鼠重组质粒后,模型鼠LH与T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PCDNA3.1(-)/HbsAg/LH可参与前列腺增生模型鼠生殖内分泌腺的调节。  相似文献   
62.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   总被引:134,自引:2,他引:132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行前列腺切除 (PKRP) 30 0例 ,前列腺 2 1~ 12 6 g ,平均 (49.7± 35 .8) g ;行浅表性膀胱肿瘤切除 (PKRBT) 37例 ,肿瘤分级G12 5例 ,G2 12例。术后随访 1~ 6个月。 结果 PKRP手术时间 13~ 98min ,平均 (48± 31)min ;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 7~ 91g ,平均 (31± 2 9)g。无 1例需输血 ,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 1、3、6个月 ,最大尿流率 (Qmax)由术前的 (5 .2± 3.9)ml/s分别上升至 (19.2±4 .1)、(2 1.8± 4 .6 )、(2 2 .3± 5 .7)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由术前的 2 4 .7下降至 5 .7、5 .4、5 .1;生活质量评分 (QOL)由术前的 5 .3分别下降至 1.7、1.8、1.2。 3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KRBT手术时间 5~ 39min ,平均 (2 4± 13)min。 17例侧壁肿瘤切除时 ,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 ,其中 1例发生膀胱穿孔。随访 1~ 6个月无复发。 结论 用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进行PKRP和PKRB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3.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前列腺增生(BPH)病理生理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和30例有膀胱出口梗阻的BPH患者膀胱和前列腺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BPH组前列腺组织中iNOS呈阳性染色,主要分布于前列腺的上皮细胞及上皮下组织中,间质平滑肌组织中均为阴性;对照组的膀胱壁、膀胱颈部和前列腺组织中均无iNOS阳性染色。结论:iNOS仅在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有特异性表达,提示它参与了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4.
前列腺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定性分析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激素治疗PCa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DAKO Envision二步法,分析30例BPH与32例PCa标本中AR、ER、PR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AR、ER、PR阳性数BPH组分别为22、10、6例;PCa组分别为18、14、2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随访30例PCa患者术后的生存期表明:AR表达阳性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41年,AR阴性者为4.28年,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和PCa患者在性激素受体表达上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Ca患者中AR表达阳性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AR阴性者,后者的预后较差,对AR阴性者行激素治疗效果不确定。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本组前列腺癌患者5例。年龄61 ̄83岁,平均70.4岁。临床分期T2bN0M0者2例,T3aN0M0者3例。Gleason评分6分者2例,7分者1例,8分者2例。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5 ̄17.5ng/ml。T3a期患者植入治疗前先行内分泌治疗。术前制定治疗计划,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I粒子永久植入操作。术后观察PSA水平变化,连续3次PSA升高即为生化复发,观察术后尿路和直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术后恢复顺利。术后随访18个月,PSA均明显下降,PSA为0.1ng/ml者3例,0.01ng/ml者1例,0.04ng/m1者1例。5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状,但6个月后逐渐好转。4例术后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术后3个月均好转。未发现尿失禁、直肠溃疡等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确切,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66.
①目的 提高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效果。②方法 采用Madigan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2例。③结果 42例均手术成功,25例尿道完整,17例损伤尿道缝合修复;术后出血少,恢复快;术后随访4-85个月,病人无尿道狭窄,尿失禁等并发症。④结论 Madigan手术为较理想的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7.
为了研究性激素及细胞外基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实验建立大鼠BPH模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纤维连续蛋白(FN),Ⅳ型胶原蛋白(COL IV)进行表达,发现睾丸素组的前列腺重量明显增加,FN及COL IV强阳性染色率显著高于去势组及对照组(P<0.01,0.05),而且前列腺的重量分别与FN,COL IV表达呈正相关(P<0.05)。提示在大鼠BPH模型中细胞外基质成分增加,增殖的细胞与大量积聚的细胞外基质共同作用导致BPH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The case of a 53-year-old man with hematospermia and massive postejaculation hematuria that caused urinary retention is described. This is the sixth case in the English and Japa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Cystourethroscopic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a solitary raised tumor was present just distal to the vermontanum, and that bleeding was from its apex. Histologic examination of an excisional biopsy sample showed features compatible with hemangioma.  相似文献   
69.
Gingival hyperplasia may be genetic, may be acquired as a consequence of exposure to drugs and other agents or may appear as part of a more widespread disorder. Five patients who acquired gingival hyperplasia due to amyloidaceous deposits staining only for fibrin are presented. This appears to be a new entity related to ligneous conjunctivitis.  相似文献   
70.
为探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药物治疗效果,将26例前列腺增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频繁发作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导致膀胱痉挛性疼痛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第1组15例接受维拉帕米膀胱灌注治疗,第2组11例作为对照,不用任何可能影响下尿中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