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5篇
  免费   811篇
  国内免费   413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825篇
口腔科学   4519篇
临床医学   548篇
内科学   351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1238篇
特种医学   2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46篇
综合类   1499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701篇
  3篇
中国医学   1028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418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683篇
  2013年   620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991.
目的:评价老年人根管充填应用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根充法的充填质量和效率。方法:213名需要根管治疗的老年口腔患者,共计238颗患牙,按照根管充填方法的不同分为热牙胶组和冷侧压组,并对两组间根管充填恰填率、侧支根管充填情况、根充所用时间、术中疼痛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组根管恰填率高达89.92%,而冷侧压组仅为79.82%,热牙胶组优势明显;另外在侧支根管充填情况和根充所用时间的对比中,热牙胶组依然强于冷牙胶组(P〈0.05);两组术中疼痛并没有差别(胗0.05)。结论:改进的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法应用于老年口腔患者优点突出,易于接受,能有效提高老年人根管治疗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和对比老年人与青年人两个不同年龄组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术后急性炎症反应及远期疗效。方法:实验组343例589颗活髓患牙,对照组616例1249颗活髓患牙,均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观察和对比术后临床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术后2天内出现根管治疗术术后急发症的比例分别为,实验组为0级:48.7%,1级:45.7%,2级:5.3%,3级:0.34%;对照组为0级:46.8%,1级:48.8%,2级:4.4%,3级:未发生。通过术后2年的观察,其回访率达80%以上,实验组和对照组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94.4%和96.2%。结论:老年人与青年人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术后反应概率及远期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93.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在乳牙生理性根吸收时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家兔下颌第二乳磨牙生理性根吸收时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在乳牙根周围和恒牙胚周围以及两者之间结缔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取0、4、10、16和22d龄乳兔包含乳磨牙牙根及其周围组织在内的部分下颌骨,拍摄其X线片,制备石蜡切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和TRAP染色以及TRAP阳性细胞计数。结果家兔下颌第二乳磨牙牙根于出生后第4天开始吸收 至第10、16天时,根吸收约1/3和2/3 至第22天左右,第二乳磨牙脱落。第0天时,TRAP仅表达于恒牙胚的周围单核细胞。第4天时,乳牙根周围的TRAP阳性单核和多核细胞开始增多,并于第10天达到高峰且差异与第0和4天龄组有统计学意义,第16天时TRAP阳性细胞数开始下降。结论TRAP阳性细胞的位置和水平与乳牙生理性的根吸收进程密切相关,TRAP阳性细胞在恒牙胚周围细胞中出现的规律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上颌第二磨牙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第二磨牙的形态比较复杂且存在变异,临床的解剖位置又比较靠后,给牙髓和牙周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掌握上颌第二磨牙的形态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上颌第二磨牙的研究方法和进展,并结合临床对上颌第二磨牙的牙冠和牙根等外部形态以及髓腔和根管形态等内部结构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对髓腔解剖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充分掌握牙根和根管形态并了解可能存在的变异,才能更好地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龈下残根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可行性。方法    2007—2009年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门诊转诊至正畸科的严重牙体缺损病例12例(12颗牙),其龈下残根(牙根长度足够)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先行纤维桩树脂桩核修复,在树脂核上黏接正畸托槽,使托槽尽量靠近龈方,在残根近远中4~6颗牙(每侧2~3颗牙)上黏接托槽,将一段长度适中的镍钛弓丝结扎固定在托槽上,利用弓丝的弹性形变复位达到牵引残根的作用。按桩冠要求制备基牙,修整桩核,制备烤瓷冠,使修复后的烤瓷冠边缘与根面缺损区边缘完全密合,完成修复。 结果    修复2年后桩冠修复体仍然固位稳定,根冠边缘密合,无松动、叩痛,牙龈无明显增生、炎症,牙周组织健康。X线检查根尖周围组织正常,无根尖周阴影,根尖周牙周膜连续,无骨质吸收,无牙槽骨吸收,牙根无复发回缩。 结论    龈下残根经正畸牵引后行桩冠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SephadexLH-20柱层析以及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学分离手段对赤芍60%G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学手段(uv、1H—NMR、13C—NMR)鉴定了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苯甲酸,芍药成花激素酮。  相似文献   
997.
998.
Kim JH  Choi JY  Kim HJ  Oh K 《Headache》2008,48(1):161-163
Orthostatic headache is a key symptom of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however, not all orthostatic headaches are caused by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s leading to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We report here the unusual case of a 68-year-old man presenting with orthostatic headache in which compression of the C3 spinal nerve root by metastatic tumor invasion ma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 orthostatic headache.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连续波充填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连续波充填技术(CW组)和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技术(LC组)进行根管充填。术前、术后拍摄X线片。比较两组的根管充填时间、术中疼痛情况和根管充填效果。结果以牙为单位,CW组适充28例,超充1例,欠充1例;LC组中,适充27例,超充2例。欠充1例。CW组术中不适4例,LC组2例。以根管为单位,CW组根管充填时间平均每根管65.7s,LC组平均每根管203.8s(P〈0.05)。结论连续波充填技术临床操作简便有效,操作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检测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后脊髓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神经根移位术后脊髓可塑性形成的机制。方法 30只雄性C57BC/6小鼠,体重20 g,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又分为3个亚组:损伤即刻修复3个月组,损伤3个月、修复3个月组,损伤1个月、修复6个月组,每组5只。按照上述分组在制作全臂丛损伤模型后行健侧颈7移位术,于不同时间点取材应用BiostarM-140s基因芯片检测小鼠脊髓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损伤即刻修复3个月组,损伤3个月、修复3个月组,损伤1个月、修复6个月组脊髓组织分别有55,6和118个基因发生表达水平的改变。其中编码免疫球蛋白重链、chitinase 3的基因在损伤即刻修复3个月组和损伤1个月、修复6个月组均表达增加。编码血管紧张素、collagen、myosin的基因在损伤即刻修复3个月组表达减少,而在损伤1个月、修复6个月组表达增加。突触蛋白synaptotagmin和synaptobrevin在损伤3个月、修复3个月组基因表达改变不明显,而在损伤1个月、修复6个月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能引起脊髓组织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呈时间依赖性。免疫应答发生于术后各个阶段,而突触可塑性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术后6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