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应用响应面优化虎杖苷转化为白藜芦醇的酶解工艺条件,提高活性成分白藜芦醇的含量,为虎杖药材的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白藜芦醇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考察酶用量、酶解温度、时间及p H对白藜芦醇提取量的影响。使用UV测定白藜芦醇含量,检测波长305 nm。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用量463μL,温度43℃,酶解p H 5.0,酶解时间153 min;白藜芦醇平均提取量16.46 mg·g~(-1),与模型预测值16.52 mg·g~(-1)偏差较小,是未经酶转化前样品中白藜芦醇含量的3.58倍,是酶水解工艺的1.66倍。结论: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选虎杖中虎杖苷转化为白藜芦醇的工艺可行性较好,为降低白藜芦醇的工业化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白藜芦醇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田京伟  杨建雄 《中草药》2001,32(10):918-920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苷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方法以NADH-PMS-NBT系统产生氧自由基O 2-;EDTANa2-Fe(Ⅱ)-H2O2系统和Fe2++Vit C系统产生羟自由基(·OH);H2O2诱导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来研究白藜芦醇苷的生物活性.结果白藜芦醇苷体外可清除O2-及·OH;抑制H2O2诱导的大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抑制·OH引起的小鼠肝微粒体过氧化脂质(LPO)和大鼠红细胞膜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结论白藜芦醇苷具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应用亲脂性阴离子荧光染料DiBAC4(3)标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粘附式细胞仪观察虎杖甙对腹腔巨噬细胞膜电位的影响。结果:10mg/L虎杖甙并不能引起细胞内荧光强度的明显改变,而50mg/L及100mg/L虎杖甙可使细胞内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结论:一定浓度的虎杖甙能引起腹腔巨噬细胞细胞荧光值升高即膜的部分去极化。  相似文献   
44.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优化参蒲盆炎颗粒喷雾干燥工艺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理念,采用设计空间法优化参蒲盆炎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方法首先将集粉率、水分含量及芍药苷、绿原酸、虎杖苷、丹酚酸B含量6个指标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CQA),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实验,通过加权标准偏回归系数筛选出进风温度、进样速率、药液密度为3个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CPP);再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CQA和CPP间的数学模型。结果方差分析显示模型P值均小于0.05,失拟值均大于0.05,可以较好地描述CQA和CPP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MonteCarlo仿真法计算获得基于概率的设计空间并验证。结论在工艺参数设计空间内操作能够保证参蒲盆炎颗粒喷雾干燥工艺品质稳定,有助于提高批次间质量均一性,为产业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5.
白藜芦醇苷体外对过氧化氢导致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观察中药虎杖的活性成分白藜芦醇苷对过氧化氢 (H2 O2 )所致肝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过氧化物歧化酶 ,用硫代巴比妥酸 (TBA)法测丙二醛 (MDA)含量 ,用改良Hafeman方法测还原谷胱甘肽含量 ,用 5 ,5’ 二巯基 2 ,2’ 二硝基苯甲酸 (DTNB)法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谷丙转氨酶 (ALT)、一氧化氮 (NO)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采用测试药盒测定。结果 白藜芦醇苷系列浓度 (0 0 5 ,0 1,0 5 ,1,2 ,4mmol·L-1)作用肝细胞后 ,能显著降低H2 O2 引起的NO和MDA水平升高 ,抑制NOS活性 ,升高SOD和GSH px活性 ,减少GSH消耗 ,明显减少了H2 O2 导致的肝细胞悬液中ALT浓度增高。结论 白藜芦醇苷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H2 O2 所致的小鼠肝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明确虎杖苷对芥子气所致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雄性ICR小鼠为实验对象,在生存率实验中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n=15):对照组,芥子气(剂量40 mg/kg)组,虎杖苷低、中、高剂量(每天100、200、400 mg/kg)组以及阳性对照药(200 mg/kg N-乙酰半胱氨酸)组。在生存率以外的实验中,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n=15):对照组,芥子气(剂量30 mg/kg)组,虎杖苷中剂量(每天200 mg/kg)组以及阳性对照药(200 mg/kg N-乙酰半胱氨酸)组。皮下注射芥子气溶液(剂量40 mg/kg)建立小鼠芥子气肺损伤模型。虎杖苷处理组与阳性对照药组灌胃给药。生存率实验初步评价虎杖苷对芥子气致肺损伤的作用效果,确定虎杖苷最佳给药剂量;通过肺组织切片评价虎杖苷对芥子气致肺损伤的改善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等氧化应激指标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考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P)氢醌氧化还原酶1(NQO1)等氧化应激关键蛋白以及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B p65(NF-?B p65)等炎症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步探索虎杖苷改善芥子气致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芥子气组相比,虎杖苷中、高剂量组小鼠的生存率升高,其中虎杖苷中剂量组效果更显著(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虎杖苷中剂量干预可以:升高染毒小鼠肺组织中SOD、GSH水平;降低染毒小鼠肺组织中MPO、MDA和过氧化氢的含量以及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P<0.05或P<0.01);提升芥子气暴露小鼠肺组织中SIRT1的表达,促进Nrf2的核转移,提升HO-1和NQO1的表达;降低肺组织中TLR4、NF-?B p65总蛋白及其磷酸化形式的蛋白表达,各种指标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或P<0.01)。结论 虎杖苷可能是通过调控SIRT1/Nrf2和TLR4/NF-?B通路,抑制芥子气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芥子气导致的小鼠肺损伤。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肝八味胶囊中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1.0ml/min。结果 丹酚酸B对照品在15.026~100.17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n=6),RSD=1.8%(n=6);芍药苷对照品在14.335~95.56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n=6),RSD=1.7%(n=6);虎杖苷对照品在8.235~54.9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n=6),RSD=1.8%(n=6);大黄素对照品在1.582 5~10.5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n=6),RSD=1.7%(n=6)。结论 此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适用于肝八味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8.
孙仙玲  秦建平  钱俊  吴云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5,46(18):2727-2732
目的建立十味盆安颗粒中9种成分(没食子酸、丹参素钠、绿原酸、芍药苷、虎杖苷、苯甲酸、丹酚酸B、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定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方法,为十味盆安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6 min,5%~14%乙腈;16~20 min,14%~17%乙腈,20~35 min,17%~19%乙腈;35~60 min,19%~35%乙腈;60~62 min,35%~75%乙腈;62~78 min,75%乙腈;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30 nm(定量测定与指纹图谱用)。结果没食子酸、丹参素钠、绿原酸、芍药苷、虎杖苷、苯甲酸、丹酚酸B、大黄素、大黄素甲醚9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9 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5%(RSD为1.39%)、99.89%(RSD为1.71%)、99.92%(RSD为0.67%)、99.28%(RSD为0.60%)、99.89%(RSD为0.80%)、99.72%(RSD为1.83%)、99.91%(RSD为0.79%)、100.06%(RSD为0.94%)、99.97%(RSD为1.36%);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5批十味盆安颗粒指纹图谱进行分析,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达0.976以上。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快速准确,可以作为评价十味盆安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9.
柳忠玉  赵树进 《中草药》2015,46(3):412-417
目的构建虎杖查耳酮合酶(Pc CHS1)基因的RNA干涉(RNAi)表达载体,获得Pc CHS1表达下调的转基因虎杖植株。方法根据Gen Bank中已知的Pc CHS1基因序列(EF090604),设计相应引物,克隆Pc CHS1基因核心保守序列。以Pc CHS1基因为靶基因,将长度574 bp保守序列片段通过正、反2个方向插入表达载体p YLRNAi中,构建RNAi表达载体p YLRNAi-Pc CHS1。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虎杖茎尖组织。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利用Northern blotting检测Pc CHS1基因表达水平,并应用HPLC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量。结果成功构建Pc CHS1基因RNA干涉表达载体,获得了5株转Pc CHS1基因干涉载体的阳性植株。转基因虎杖Pc CHS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并且转基因植株中白藜芦醇苷量均得到显著提高,其中最高量是对照植株的3.8倍(P0.05)。结论成功获得了干涉Pc CHS1基因表达下调的转化植株,抑制Pc CHS1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了转基因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量,为有效利用该基因提高虎杖白藜芦醇苷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苷(Poly)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Langendorff室技术制备离体大鼠心脏I-R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oly(25, 50和75μmol.L-1)组、格列本脲(Gli) +Poly组、5-羟基癸酸(5-HD) +Poly组和苍术苷(Atr) +Poly组。对照组心脏由K-H液灌流110 min;模型组由K-H液灌流20 min后,停灌30 min,复灌60min;Poly组在I-R处理前用含不同浓度Poly的K-H液灌流10 min;Gli +Poly和5-HD+Poly组在I-R前分别用含Gli (10μmol.L-1)和5-HD(100μmol.L-1)的K-H液灌流5 min,再加入Poly (50μmol.L-1)灌流10 min;Atr +Poly组用含Poly(50μmol.L-1)K-H液灌流10 min及停灌30 min后,先用含Atr(20μmol.L-1)的K-H液灌流15 min,然后改用K-H液灌流。分别记录各组停灌前、停灌30 min和复灌60 min内的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等容期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冠脉流量(CF)等心功能指标。心脏复灌60 min后,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透射电镜下检测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缺血前各组心功能参数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Poly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大鼠I-R后心功能的恢复,预防I-R损伤。复灌60 min后,Poly组大鼠心脏LVDP,±dp/dtmax和CF明显高于模型组;LVEDP则低于模型组;缺血前给予Poly(50μmol.L-1)10 min可明显减小I-R后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心肌超微结构。Gli, 5-HD和Atr可阻断Poly对I-R心脏心功能参数和心肌梗死面积等的保护作用。结论 Poly具有明显的抗心肌I-R损伤作用,其心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加细胞膜和线粒体膜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和抑制线粒体通透转换孔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