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7篇
  免费   1102篇
  国内免费   82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657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2443篇
口腔科学   451篇
临床医学   1638篇
内科学   2721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615篇
特种医学   7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60篇
综合类   258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54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678篇
  5篇
中国医学   443篇
肿瘤学   11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832篇
  2013年   998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887篇
  2010年   796篇
  2009年   770篇
  2008年   772篇
  2007年   853篇
  2006年   854篇
  2005年   874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589篇
  2002年   472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62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104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51篇
  1979年   52篇
  1978年   49篇
  1977年   40篇
  1976年   26篇
  197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Platelet factor 4 ( PF4) is a negativehematopoietic factor.It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and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particularly megakaryoryocyticcells,reversibly[1] ,inhibit DNA synthesis,blockcell cycle progression during S phase and reducethe sensibility of normal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but not some cancer or leukemia celllines,to cytotoxic drugs and ionizing radia-tion[2 - 3] ,and it also can cause a population in-crease of the stem cel…  相似文献   
22.
中药对大鼠辐射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药当归、川芎、黄芪、丹参提取液对大鼠放射性骨髓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6只,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周,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给予6.0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继续饲养1周处死全部动物并取材.用骨髓细胞计数法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t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VEGF、PDGF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VEGF、PDGF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1或P<0.05).结论中药当归、黄芪、川芎、丹参对大鼠放射性骨髓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后体外标记方法及移植肝细胞的肝内组织学表现。方法 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成熟肝细胞。将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后的肝细胞移植入已行部分肝切除大鼠体内,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受体肝脏内移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结果分化成熟肝细胞在BrdU掺入培养后细胞核染色可见特异性棕褐色标记;肝细胞移植后肝组织切片BrdU染色可定位移植细胞;白蛋白抗体染色显示移植细胞具有功能活性。结论 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来源的肝细胞移植后形态功能稳定,是进行肝细胞移植的理想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雄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尾静脉移植到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雌性大鼠后,在CAAN肾脏的分布路线和增殖规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l)转染骨髓造血细胞移植后,其在体内分布和安全性.方法 骨髓造血细胞转染mdrl基因后移植入BALB/C鼠,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观察mdrl基因在骨髓、外周血及重要脏器的表达;监测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及重要脏器病检分析其安全性.结果 P-糖蛋白(P-gP)在骨髓表达率随时间降低,各时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4,P>0.05),在外周血表达第2月最高,为(9.95±1.84)%,各时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1,P>0.05),在重要脏器无表达;移植未转染组与移植转染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至移植60 d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3,P<0.05),病检除肝和肾有炎性渗出和水肿病变外,其余无异常.结论 mdrl基因在骨髓和外周血有持续较高表达,在重要脏器无表达;mdrl基因转染对造血恢复及重要脏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7.
目的应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AAV-hBMP4)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观察其对B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从而为骨组织工程寻找理想的病毒载体及种子细胞。方法全骨髓法培养兔BMSCs,按感染复数(MOI)值不同设定为四组,分别转染兔BMSCs,观察病毒量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选取影响最小的MOI值,进行后续实验。转染兔BMSCs,MTT法描记细胞生长曲线,观察AAV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重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EGFP)为参照,行流式细胞仪检测,计算转染效率。AAV-hBMP4与对照病毒AAV-EGFP分别转染细胞,观察细胞形态,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Von Kossa染色及ALP含量测定,观察成骨活性。兔肌袋实验观察异位成骨情况。结果MOI值为5×10~4 vg/cell时,AAV对细胞形态影响最小,以此值进行后续实验。AAV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良好,转染效率为55%~65%。AAV-hBMP4转染后,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成骨改变,ALP染色及Von Kossa染色均出现成骨的特征性改变,而AAV-EGFP组无上述改变。细胞上清ALP含量测定显示,实验组ALP含量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65,P<0.01)。兔肌袋实验术后4周组织学检测可见大量钙盐沉积,矿化结节形成。结论AAV-hBMP4转染效率高,对BMSCs的增殖活性影响小,AAV-hBMP4转染的BMSCs可望成为组织工程化骨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h-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复合煅烧骨、β-TCP或直接植入裸鼠股部后的成骨能力。方法 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和形态计量学等方法,观察未经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在复合煅烧骨,或多孔β-TCP后植入裸鼠皮下,或直接制成细胞悬液注入,在4、8、12周诱导成骨和材料降解情况。结果 在裸鼠皮下,单纯生物陶瓷不能诱导成骨,而复合了未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的生物陶瓷均能成骨,成骨量为h-BMP-2基因转染组>OS液诱导组>未经诱导组(P<0.05),B-TCP可随骨长入而降解;注入裸鼠肌肉的OS液诱导的和h-BMP-2转染的BMSCs均能诱导成骨,而未经诱导MSCs则不能成骨。结论 复合人BMP基因转染BMSCs的β-TCP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 ,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法 (一步法 )检测骨髓中CK19mRNA表达。结果  10 2例乳腺癌患者骨髓CK19mR NA表达阳性率 5 6.9%。骨髓CK19mRNA表达率随乳腺癌肿块增大而增高 ;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增高 ;随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增高。但与腋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 ,亦与乳腺癌患者年龄、月经状况及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乳腺癌骨髓微转移与某些临床病理学因素有关。癌细胞播散无固定模式 ,早期乳腺癌亦可发生远处转移。骨髓微转移应作为常规检测方法 ,以更早、更准确地预测全身转移情况 ,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8例。[结果]随访6~15个月(平均8个月),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9%。没有一例出现针道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骨折端局部注射自体骨髓多能干细胞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不仅骨折愈合效果满意,而且固定确实可靠,并能早期功能调整和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