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1篇
  免费   1107篇
  国内免费   262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427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1106篇
内科学   883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285篇
特种医学   397篇
外科学   1578篇
综合类   2274篇
预防医学   414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657篇
  19篇
中国医学   2124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572篇
  2020年   604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458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372篇
  2014年   822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423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is a common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repetitive sleep‐induced collapse of the upper airways. It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hypertension, ischemic heart disease, cerebral stroke, and traffic accidents. In contrast,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is a very common disorder defined as various symptoms or esophageal mucosal damage generated by the abnormal reflux of gastric contents into the esophagus. Patients with OSAS have been reported to have a high prevalence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 symptoms. The increase of transdiaphragmatic pressure in parallel with the large negative intrathoracic pressure produced during apnea events may directly lead to GER. In addition, some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improvement in GER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most consistently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OSAS. However, GER dose not occur with every apnea. Moreover, the common condition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OSAS, including obesity or alcohol ingestion, are also predisposing factors for GER. A more recent investigation in over 1000 subjects failed to show a causal link between both diseases. Thus, the pot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OSAS and GERD remains controversial. Inconsistencies in definitions of both diseases or sampling biases may contribute to the confus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22.
六经气津互化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与津皆生于水谷,气生于水,水化于气,津即为水。由于气津互化的密切关系,故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另一方,即所谓水化于气,亦能病气;气生于水,亦能病水。因此,太阳经气可概括为两大功能,即卫外和气化,是由气津互化而体现的;阳明气津之间,表现为相互制约;少阳经的气津互化,关系到少阳气机的条达舒畅及三焦水道的通调运使;太阴脾气的健旺,可使津液化生有源;少阴心肾精血充沛,滋养有时,才可使心肾之气化生有源;而厥阴之气的条达顺畅,又可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3.
百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3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以“温阳益气、化湿清热”为法拟方的百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百鹰汤治疗作为治疗组,另设30例随机对照组以五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患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其降酶疗效和HBeAg与HBV-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鹰汤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临床症状,具有抗病毒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李惠兰  缪鸿石 《中国康复》1993,8(3):122-124
观察了10项因素对偏瘫病人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其结果表明:①下肢功能水平;②平衡功能障碍;③足下垂内翻;④髋关节屈曲外旋挛缩;⑤深感觉障碍;⑥疼痛等几项因素对偏瘫病人下肢功能康复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改水降氟后地氟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水氟,尿氟测定均为电极法,氟斑牙诊断为Dean‘s法。结果:该村自1985年改饮低氟水,水氟含量由改水前的6.05mg/L降至改水后的0.48mg/L。改水后未出现新的氟骨症患者,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改水后7-15年间氟斑牙病率均已稳定,表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达到稳定控制状态,结论:坚持长年饮用低氟水,地方性氟中毒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肝积颗粒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肝积颗粒保介入治疗和单纯介入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远期生存时间以及T细胞亚群、AFP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瘤体缓解率为20.00%、稳定率为90.00%,对照组分别为16.67%、63.33%,其中,瘤体稳定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升高CD3、CD4值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FP值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肝积颗粒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7.
朱国献  徐梁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1511-1512
目的:探求上唇外侧组织瓣在修复较大面积下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下唇缺损情况,设计上唇外侧组织瓣,旋转后插入缺损组织,同时在缺损吻合处,将上层外侧旋转瓣内侧粘膜肌肉向外牵拉形成部分新的红唇,然后逐层相对缝合,修复缺损。结果:自2003年1月应用此方法修复患者6例,术后随访1~2年,唇部外形好,无流涎,无口闭合不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8.
在针刺过程中,医者不能只拘守手部形式,针刺关键在于"治神"。治神是医者手法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施治过程中。以神"侯气"、"调气",进而"调神"、"调形体"。其理论在《内经》中已有叙述,具体包括:守神、守机和守气。这三者是对针灸医生针刺手法的要求,也是衡量针灸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然而针道易陈而难入,针灸医生须认真钻研针刺手法和心法。针刺治神在于医者必须"心领神会",方能感悟。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LRT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试验,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治疗30例LRTIs患者,1~2次/d,静脉滴注,4~6d,序贯以0.2g,2次/d,口服,5~9d。结果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3.33%,86.67%,89.29%,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安全、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30.
鱼腥草注射液佐治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佐治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另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7%(x2=6.33,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佐治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