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8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116篇
口腔科学   127篇
临床医学   484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39篇
综合类   1130篇
预防医学   308篇
眼科学   962篇
药学   645篇
  19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11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07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祛腐生肌散治疗难愈性切口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祛腐生肌散治疗难愈性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用蜈蚣、冰片等 5味中药研末制成散剂 ,换药时撒薄层于无菌凡士林油纱布上 ,敷或塞于伤口。结果  1个月内治愈 18例 ,2个月内治愈 10例 ,3个月内治愈 8例 ,无效 1例。结论 中药祛腐生肌散具有活血止痛、祛腐生肌之功效 ,治疗难愈性切口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2.
单侧开颅额部大脑镰切开救治双额叶挫裂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侧开颅额部大脑镰切开救治双额叶挫裂伤的疗效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01~2004-01行手术救治的双额叶或双额+一侧颞叶挫裂伤76例。其中A组36例,行单侧开颅大脑镰下切开术;B组40例,双额开颅手术。结果A组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平均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费用明显低于B组患者,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开颅额部大脑镰切开救治双额叶挫裂伤能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减少手术时间、输血量及住院费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5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后不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感染,术前存在基础疾病,产程异常,手术的操作是影响切口愈合的主要因素。结论剖宫产术后可以利用B超声像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小剂量微波理疗对治疗婴幼儿手术切口的疗效。方法:186例婴幼儿手术切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用微波理疗,对照组涂擦百多帮,其他治疗两组相同,5天后观察切口红、肿、渗出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微波理疗能促进切口愈合,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5.
We report a case of postoperative Richter’s hernia presenting through a 5-mm sheath incision. A 58-year-old woman having undergone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8 days before presented with severe left abdominal pain, nausea and light-headedness. The hypothesis of a sigmoid volvulus was suggested based on peroperative rectum and sigmoid release, the X-ray finding, and pain evolution. A secondary laparoscopic procedure allowed both diagnosis of a Richter’s hernia through a 5-mm sheath incision and surgical repair of the hernia. The use of this sheath during the laparoscopic vagina suture caused extension of the wound. Large 5-mm sheath defect sufficient for a Richter’s hernia can be created by multiple passes with small instruments and require surgical closure at the end of laparoscopy. Laparoscopy is useful in case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articularly when other complementary examinations are less informative.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掌侧切口的解剖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经掌侧切口采用6~8孔钢板或T形钢板内固定及植骨术,5例陈旧性不愈合者,一期取髂骨植骨。结果51例患者经切开复位及植骨术后,无需外固定,术后无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为95.2%。结论桡骨远端掌面宽大而平坦,放置钢板容易,稳定,采取掌侧切口符合生理弧度,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7.
右腋下直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613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介绍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本组 6 13例患者中 ,进行室间隔缺损修复 4 15例 ,单纯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修复 15 3例 ,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修复 7例 ,部分型房室管畸形修复 3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修复 2 3例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2例 ,合并永存左位上腔静脉 10例。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时间 2 5min~ 12 9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11min~ 6 9min ,术后 6d~ 12d出院。结论 :右腋下直小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能达到疗效与美学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改良Blair切口和改良倒"V"形防皱切口下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对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美观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5月收治行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共14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改良组(71例),分别在改良Blair切口(对照组)和改良倒"V"形防皱切口(改良组)下完成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美学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改良组患者术后12个月美学VAS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术后暂时性面瘫、味觉性出汗综合征、耳周麻木及涎瘘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Blair切口和改良倒"V"形防皱切口下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具有相近的操作难度、医源性创伤程度及安全性,但改良倒"V"形防皱切口下操作更有助于改善术后美观性,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对比角膜板层刀制瓣的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飞秒激光制瓣的SBK术(FS-SB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近视中央角膜内皮细胞的短期及长期影响。

方法:我院近视34例34眼行SBK术; 41例41眼行FS-SBK术; 49例49眼行SMILE术,术前和术后1wk,1a利用SP-1P型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细胞,统计分析各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内皮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CV)和六边形内皮细胞百分比。

结果:三组间术前、术后1wk,1a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无差异(P>0.05)。术后1wk三组中央ECD均较术前减少(P<0.01),术后1a各组均较术前无差异(P>0.05); 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三组间中央角膜内皮细胞面积CV及六边形内皮细胞百分比均无差异(P>0.05); 不同组内,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结果均无差异(P>0.05)。

结论:SBK、FS-SBK和SMILE手术对近视内皮细胞的安全性确切,术后早期各组中央角膜ECD均轻度降低,1a后恢复; 术后各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面积CV及六边形内皮细胞百分比较术前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0.
丁源 《安徽医药》2018,22(8):1530-1532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硬脑膜网状切开和放射状切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网状组和放射状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网状组患者硬脑膜采用网状切开,放射状组患者硬脑膜采用放射状切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ICP)及格拉斯哥评分(GCS)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IC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GCS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后网状组ICP[(16.21±2.17) mmHg比(23.94±2.43) mmHg]、GCS评分[(10.28±2.94)分比(8.71±3.23)分]、预后及神经功能保留均优于放射状组;网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分别为37.5%、40.6%,放射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分别为53.1%、2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硬脑膜网状切开在缓解脑水肿、减少并发症、保留认知及运动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硬脑膜放射状切开,值得临床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