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Male and female sterilization are important forms of contraception worldwide despite declining popular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Vasectomy is the only highly reliable form of male contraception. Appropriate counselling about permanent methods of contraception in both sexes is vital and should include information about irreversibility, failure rates and complications. The alternatives to sterilization, particularly Long Acting Reversible Contraception (LARC) should be discussed in detail as they are at least as effective or more effective and have the advantage of reversibility. Hysteroscopic techniques for female sterilization are no longer available as of 2019. In males the no-scalpel technique vasectomy requires minimal operating time and results in less post-operative discomfort than the incisional method. Regret after sterilization and requests for reversal are more common in patients under 30 years and in men with no children.  相似文献   
82.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83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06年2月住院的83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术中进行B超监护。根据肌瘤的类型,选用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分析手术情况、手术效果、并发症预防等情况。术后1、3、6个月随访。结果切除肌瘤直径1.5-6.5 cm,手术时间10-70 min,平均35±11 min。术中出血量20-120 ml,平均45.5±9.6 ml。83例中73例1次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正常月经52例(62.65%),点滴月经31例(37.34%),贫血治愈率95.6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好,恢复快,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金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电视宫腔镜电切术在子宫纵隔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7例子宫纵隔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诊治。结果37例子宫纵隔中,4例为完全性子宫纵隔,33例为不完全性子宫纵隔。37例均在腹腔镜及(或)B超监视下完成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阴道排液不多,排液时间1—3周,平均住院6天。术后随访,23例妊娠,其中12例足月妊娠分娩,3例早孕、1例中孕、2例晚孕,5例自然流产;6例原发不孕;8例无生育要求避孕。结论B超或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术后宫内放置IUD3个月并应用人工周期3个月是目前治疗子宫纵隔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3月-2006年9月施行宫腔镜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Ⅰ级-Ⅱ级50例,手术时间5—15min,平均8.2min,出血量5—10ml,未发生周围组织损伤。结果:50例中术后证实为CIN的41例,术后随访细胞学检查1例异常,阴道镜活检为CINI,再次行宫颈电切,术后随访6个月无异常。其余患者术后随访细胞学检查正常。结论: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是治疗CINⅠ级-Ⅱ级的-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治疗宫腔内因素及输卵管开口堵塞引起不孕的疗效。方法:首先对阴道B超及碘油造影提示宫内异常及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不孕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对有异常的患者行宫腔镜下手术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结果:115例宫腔内因素致不孕的患者经治疗后,妊娠87例,妊娠率75.65%;27例双侧输卵管梗阻患者中,24例双侧获通,术后再通率88.88%,其中8例妊娠,妊娠率33.33%。结论:宫腔镜手术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不孕具有可视、微创、输卵管再通率高、可提高妊娠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盆腔MRI、分段诊刮、宫腔镜下刮宫结果与术后病理符合率,探讨三种术前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 2019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病房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0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病例资料,对术前盆腔MRI、分段诊刮、宫腔镜下刮宫及术后病理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前后各术前检查方案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诊断指标及一致性。结果:MRI检查的阳性预测值(55.26%)、阴性预测值(93.72%)、符合率(90.03%)及约登指数(0.43)均高于分段诊刮(47.83%、87.50%、66.28%、0.408)及宫腔镜下刮宫(41.67%、92.52%、89.89%、0.20)。MRI检查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κ=0.460)高于分段诊断性刮宫(κ=0.343)与宫腔镜下刮宫(κ=0.249)。分段诊刮判断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的误诊率达40.68%,宫腔镜下刮宫的漏诊率达76.74%。各术前检查方案中,MRI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检查的术前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率最高,I期96.07%,II期86.67%。结论:宫腔镜可直视宫颈部位有无异常,而MRI检查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判断宫颈间质浸润的情况,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盆腔MRI检查联合宫腔镜下刮宫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8.
孕卵着床于子宫剖宫产瘢痕者,称为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一种少见而又危险的异位妊娠,如盲目清宫,常常发生不易控制的大出血[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选择病情稳定的早期病例,应用B超监视下子宫疤痕妊娠部位注射MTX联合宫腔镜电切清除妊娠组织成功治疗CSP 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甄文明  邹岚  伍洁燕 《安徽医药》2019,23(2):257-260
目的 探讨单极电刀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中对阴道残端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需行TLH治疗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单极电钩电切组、单极电钩电凝组和剪刀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中病人手术指标、术后情况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单极电钩电切组和单极电钩电凝组分别与剪刀组病人手术指标进行比较,前两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剪刀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方面,三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极电钩电切组和单极电钩电凝组分别与剪刀组病人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单极电钩电切组各项指标的发生率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极电钩电凝组与剪刀组相比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极电钩电切组和单极电钩电凝组分别与剪刀组病人术后随访情况进行比较,三者的体质量指数分别为(11.32±6.33)、(11.92±5.93)、(12.42±6.29)kg/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2.22%、25.58%、2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促卵泡成熟素值分别为(8.66±6.53)、(9.34±6.17)、(10.12±5.86)U/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要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而言,单极电钩电切组、单极电钩电凝组和剪刀组在手术中取得的效果相当;而对于阴道残端愈合方面,单极电钩电切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宫腔镜下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42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患者中 O 型15例,Ⅰ型19例,Ⅱ型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随访至2014年3月。术后通过满意度调查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剩余肌瘤是否增长以及月经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满意度达97.6%,其中 O 型、Ⅰ型术后满意度为100%;30例要求生育的患者中有14例顺利妊娠,其中6例已成功分娩。结论在 B 超监视下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安全、可靠、有效,可作为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