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3篇
  免费   870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1488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872篇
口腔科学   1073篇
临床医学   1090篇
内科学   1699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788篇
特种医学   484篇
外科学   941篇
综合类   1257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174篇
药学   342篇
  6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2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350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69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519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7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在鼻内镜下完全切除。10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仅1例术后1年后复发;10例均无溢泪发生。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基本接近鼻侧切开的手术范围;最大优点是可避免面部瘢痕、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准确完整地切除肿瘤、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以提高手术全切率,降低残障率.方法对14例海绵窦内肿瘤行硬膜下入路切除5例,行硬膜外入路切除9例,比较两种入路的方法及疗效.结果行硬膜下入路者中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4例.行硬膜外入路者中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出现新的脑神经功能障碍3例,其中1例完全恢复.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及生长特性,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有效提高全切率,降低残障率.  相似文献   
73.
中鼻道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上经上颌窦口进入上颌窦诊疗的途径。方法 在 40例成人尸体颅矢状切面上 ,对中鼻道、半月裂孔、上颌窦口及其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及上颌窦口的探针插入试验。结果 中鼻道、半月裂孔的长度分别为5 6.3 6± 2 .5 8mm、2 1.46± 1.79mm ;40例中 ,2 8侧 (70 .0 0 % )的上颌窦口位于半月裂孔的中 1/3部 ;12侧 (3 0 .0 0 % )的上颌窦口位于半月裂孔的后 1/3部。上颌窦口的形态不一。上颌窦口的前后径为 3 .14± 0 .47mm。上颌窦口距鼻腔底部、鼻小柱的距离分别为 3 0 .41± 2 .85mm、49.5 2± 2 .3 7mm。鼻小柱到上颌窦口与到鼻腔基底面连线的夹角为 40 .2± 3 .7°。 3 7侧 (92 .5 0 % )的上颌窦口能用直径≤ 2 .5mm的探针穿过。结论 经上颌窦自然开口行上颌窦口穿刺是安全、简便和有效的一种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74.
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主动窦瘤破裂16例,采用右房切口1例,右室流出道切口11例,窦瘤破入腔和主动脉根部双切口4例。单纯窦瘤破口修补2例;双头垫片针窦瘤基部与空间隔踬同并列间断褥式缝合修补3例;  相似文献   
75.
报告37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手术治疗结果。着重介绍手术方法,主张采用主动脉根部和窦瘤破入心腔的双切口,切除、修补窦瘤的同时矫正合并畸形。伴主动脉瓣膜垂致中度关闭不全者,主张行主动脉瓣替换术。术后早期死亡1例,余35例随访6个月-14年,心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6.
孙彦  吕向光 《河北医学》1996,2(3):196-197
观察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核仁组成区相关区相关嗜银蛋白的改变,方法:采用胶银染色法对26例上凳窦鳞状细胞癌进行AgNORs检测。  相似文献   
77.
The results of a postal questionnaire indicate an exponential rise in the practice of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 in the UK and a major complication rate of 0.23%.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 was the most common serious complication accounting for 24 of the 36 reports.  相似文献   
78.
79.
Administration of neurotensi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sinus arrhythmia caused by burst stimulation of the vagus nerve in cats restores synchronization of the cardiac and vagal rhythms or modulates the proportion between them. This either stops the arrhythmia or changes its parameters. The effects of the peptide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epinephrine and are abolished by β-adrenoreceptor blockage. Translated fromByulleten' Eksperimental'noi Biologii i Meditsiny, Vol. 123, No. 5, pp. 494–497, May, 1997  相似文献   
80.
对27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和42例正常对照组,经食道心房调搏,测定窦房结功能。发现病窦患者,窦房结恢复时间>1450ms;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550ms;窦房结传异时间>191ms;固有心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R<0.01)。用阿托品,心得安进行功能性植物阻滞前、后观察,发现阻滞后各次参数在正常对照组中有明显降低,而病窦组则无明显差异。实验证明,经食道心房调搏方法是无创性窦房结功能检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