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0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5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57篇
内科学   384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160篇
综合类   658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455篇
中国医学   246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糖肾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机理。方法45例DN患者随机分为糖肾通络方组(25例)及苯那普利组(20例),采用中医证候积分法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积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中的内皮素(ET)、心钠素(ANP)含量,采用生化法检测血中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糖肾通络方组明显低于苯那普利组(P<0.01),临床总有效率糖肾通络方组明显优于苯那普利组(P<0.05),虽然两组血中ET、ANP和FBG、HbA1c含量及UAE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但糖肾通络方组下降明显优于苯那普利组(P<0.05,P<0.01),治疗后糖肾通络方组的TC、TG、LDL-C下降,HDL-C升高较苯那普利组明显(P<0.01)。结论糖肾通络方具有较好的调整血脂、血糖,尤其是改善全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并且具有减低或阻止ANP、ET的产生和分泌,改善肾脏受损的微血管,阻止或延缓肾小球硬化病变进展,达到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外周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对17例SAH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并对治疗前后的NO和ET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脑脊液置换后第4日和第7日外周血NO水平分别由(4.45±1.02)μmol/L升高至(8.01±1.01)μmol/L和(7.93±1.87)μmol/L,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1);ET水平由(12.32±2.27)ng/L下降至(5.56±0.75)ng/L和(6.02±1.10)ng/L,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1)。结论:脑脊液置换是治疗SA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中西药抗氧化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中西药抗氧化剂治疗组(观察组)92例及单纯西药抗氧化剂治疗组(对照组)4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P<0.05。结论:中西药抗氧化剂联合应用在缩小急性脑梗塞面积、减轻致残率方面有进一步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益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5 5例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给予益心颗粒和消心痛治疗 2周。结果 :益心颗粒组和消心痛组均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益心颗粒组总有效率为 85 .71% ,消心痛组总有效率为 88.89% ,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均明显增加 ,益心颗粒组治疗前 (2 1.76± 2 .6 4 )μmol/ L ,治疗后(31.2 3± 3.76 )μmol/ L ,P<0 .0 5 ;消心痛组治疗前 (2 2 .87± 2 .79)μmol/ L ,治疗后 (32 .96± 3.5 6 )μmol/ L ,P<0 .0 5。内皮素 (ET)水平均降低 ,益心颗粒组治疗前 (6 5 .87± 10 .32 ) ng/ L,治疗后 (49.98± 7.73) ng/ L,P<0 .0 5 ;消心痛组治疗前 (6 3.73± 9.34) ng/ L,治疗后 (46 .2 3± 7.93) ng/ L,P<0 .0 5。治疗后 2组 NO和 ET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益心颗粒能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 ,改善其内皮功能 ,其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增加 NO、抑制 ET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调控miR?31?5p/内皮素受体B(Ednrb)通路对人肺泡上皮细胞BEAS?2B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1μg/mL脂多糖(LPS)处理BEAS?2B细胞构建炎症模型。将BEAS?2B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川芎嗪5μmol/L组、LPS+川芎嗪20μmol/L组、LPS+川芎嗪80μmol/L组、LPS+miR?con组、LPS+miR?31?5p组、LPS+si?con组、LPS+si?Ednrb组、LPS+川芎嗪+pcDNA组、LPS+川芎嗪+pcDNA?Ednrb组。酶连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介素IL?1β、IL?6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31?5p(炎性相关微小RNA)和Ednrb(内皮素受体B)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 blot验证miR?31?5p对Ednrb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BEAS?2B细胞Ednrb蛋白、凋亡率以及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增加,miR?31?5p表达降低(P<0.01);与LPS组比较,LPS+川芎嗪5μmol/L组、LPS+川芎嗪20μmol/L组、LPS+川芎嗪80μmol/L组BEAS?2B细胞Ednrb蛋白表达、凋亡率以及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降低,miR?31?5p表达升高(P<0.05,P<0.01)。miR?31?5p靶向负性调控Ednrb表达。与LPS+miR?con组比较,LPS+miR?31?5p组BEAS?2B细胞凋亡率以及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降低(P<0.01);与LPS+si?con组比较、LPS+si?Ednrb组BEAS?2B细胞凋亡率以及培养液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降低(P<0.01);与LPS+川芎嗪+pcDNA组比较,LPS+川芎嗪+pcDNA?Ednrb组BEAS?2B细胞凋亡率、培养液中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升高(P<0.05)。结论川芎嗪通过上调miR?31?5p/Ednrb通路抑制人肺泡上皮细胞BEAS?2B凋亡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96.
头穴透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出血患者ET和CG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头穴透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结合康复训练组(A组)、康复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和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浆ET和CGRP含量均明显降低( P<0.01),且A组、B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A组和B组比较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头穴透刺结合康复训练能调节血浆中ET和CGRP的含量,使其趋于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97.
脑卒中患者血浆ET及CGRP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与疾病治疗前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RIA) ,分别对 5 1例脑梗塞患者和 6 0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浆 ,作ET和CGRP水平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血浆ET含量 ,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有所下降 ,血浆CGRP含量在疾病的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在恢复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在脑卒中的急性期 ,血浆ET及CGRP均升高 ,治疗后逐渐下降 ,与脑损伤程度相关 ,提示神经肽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茹祥伟  庞家亮 《临床荟萃》2003,18(15):853-854
目的 探讨血内皮素 (endothelin ,ET)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generelatedpeptide,CGRP)在心源性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中的变化。 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单纯急性心肌梗死 (AMI)及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源性HIE 2 4小时内及第 7天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 心源性HIE组 2 4小时内血浆ET明显高于AMI组 (P <0 .0 1) ,血浆CGRP明显低于AMI组 (P <0 .0 1) ,至第 7天HIE组ET及CGRP水平与AMI组ET及CGRP水平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ET和CGRP与心源性HIE的病程演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ET、TXA2、PGI2水平及动脉血管内皮保护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大鼠外周循环内皮细胞(CEC)、主动脉病理学、内皮素(ET)、前列腺素I2(PGI2)、血栓素A2(TXA2)的变化。结果:六味地黄方能减少高脂血症大鼠外周CEC及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降低高脂大鼠血清ET、血浆TXA2,升高血浆PGI2水平。结论:六味地黄方对高脂血症大鼠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内皮素受体及其受体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在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生理病理中的作用,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新药合成和发现提供参考。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报道,并对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进行讨论,重点强调了内皮素受体,尤其是ETB受体在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应答机制,发挥不同生理学作用。结果内皮素受体在CVD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是,临床治疗CVD的潜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