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46篇
  免费   2766篇
  国内免费   765篇
耳鼻咽喉   172篇
儿科学   489篇
妇产科学   231篇
基础医学   1083篇
口腔科学   630篇
临床医学   3968篇
内科学   2169篇
皮肤病学   183篇
神经病学   844篇
特种医学   6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482篇
综合类   354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226篇
眼科学   119篇
药学   3528篇
  79篇
中国医学   2185篇
肿瘤学   831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635篇
  2022年   938篇
  2021年   1759篇
  2020年   1413篇
  2019年   1075篇
  2018年   1032篇
  2017年   1054篇
  2016年   1177篇
  2015年   1200篇
  2014年   1992篇
  2013年   2377篇
  2012年   1761篇
  2011年   1768篇
  2010年   1379篇
  2009年   1302篇
  2008年   1219篇
  2007年   1159篇
  2006年   1036篇
  2005年   820篇
  2004年   727篇
  2003年   608篇
  2002年   474篇
  2001年   446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342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16篇
  1975年   10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肉桂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全面评价肉桂饮片质量。方法采用HPLC-PDA法建立肉桂饮片特征图谱,筛选7个特征峰并通过相对保留时间表征其质的关联性;同时测定6个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原儿茶酸、表儿茶素、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肉桂醛)的含量并表征主要酚类成分和主要苯丙素类成分的含量,通过关联度等概念表征其量的关联性。结果以批号13为基准,基于质的表征模式及关联分析,肉桂饮片特征图谱中筛选的7个特征峰中有酚类成分2个、苯丙素类成分5个,15批肉桂饮片色谱图中均含有此7个特征峰。基于量的表征模式及关联分析,批号14有效指标性成分总体含量高于基准批号13,批号4、6、8、10含量与基准批号13关联性较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4、13、4、6、8、10优良度居前。结论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表征,可全面评价肉桂饮片质量优次,为肉桂饮片资源筛选、药物原料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依据灰色关联度法评价商品防风质量。方法测定20份不同商品来源的防风样品中醇浸出物、总多糖、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矛酚苷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以定义的相对关联度为测度,构建商品防风质量评价模型。结果 20份商品防风样品的质量评价结果与商品等级划分相符合。结论本研究为商品防风的等级划分和综合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应用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系统对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病情进行评估,评价NEWS对老年患者病情的评估作用。方法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361例≥60岁老年急危重患者进行NEWS评分,跟踪患者24h内病情变化、急诊转归停留期以及预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寻找最佳截点。以最佳截点为界分为低分组和高分组,比较两组间24h内病情变化、入住监护病房和急诊停留期间死亡,以及30d内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NEWS可预测患者24h内病情变化、急诊转归、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043),(0.970±0.011),(0.861±0.039),最佳截断点分别为7分,6分,8分。以6分为最佳截断点,分为高分组与低分组,比较两组之间24h内病情变化、入住监护病房和急诊停留期间死亡,以及30d内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EWS能有效评估老年急危重症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评估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步行前后整体和局部的矢状面影像学参数。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诊的98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根据行走前矢状面参数将患者分为两组:代偿组(行走前矢状面平衡,矢状面躯干偏移<40 mm且骨盆倾斜角>20°)和失代偿组(行走前矢状面失平衡,矢状面躯干偏移≥ 40 mm且骨盆倾斜角>20°)。步行15 min前后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脊柱矢状面参数,包括矢状面躯干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比较两组步行15 min前后脊柱矢状面参数,并对每组步行15 min前后矢状面躯干偏移变化值与其余矢状面参数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代偿组19例,其中女16例、男3例,平均年龄为(64.1±5.9)岁,BMI为(24.2±4.6)kg/m2;失代偿组79例,其中女67例、男12例,平均年龄为(66.7±7.2)岁,BMI为(24.9±5.1)kg/m2,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步行前,代偿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大于失代偿组(Z=2.784,P=0.003),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躯干偏移均小于失代偿组(Z=1.953,P=0.028;Z=3.815,P<0.01);两组间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胸椎后凸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步行15 min后,两组间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步行前比较,代偿组和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后骶骨倾斜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均增大(代偿组Z=1.718、P=0.043,Z=2.198、P=0.015,Z=3.875、P<0.01;失代偿组Z=1.842、P=0.031,Z=1.943、P=0.021,Z=2.917、P=0.002),骨盆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均减小(代偿组Z=1.639、P=0.047,Z=3.624、P<0.01;失代偿组Z=1.812、P=0.039,Z=3.893、P<0.01);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后胸椎后凸角也较步行前增大(Z=2.287,P=0.012)。代偿组、失代偿组患者步行15 min前后矢状面躯干偏移变化值均与骨盆倾斜角变化值呈负相关(rs=-0.519、-0.625,P=0.024、0.001),与骶骨倾斜角变化值、腰椎前凸角变化值、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变化值均呈正相关(代偿组rs=0.519、0.645、0.645,P均<0.05;失代偿组rs=0.625、0.407、0.407,P均<0.01)。结论 成人脊柱侧凸患者长时间行走后矢状面平衡的代偿机制逐渐减弱或消失,骨盆及脊柱伸肌肌群的疲劳可能是代偿机制消失的原因。对于初次就诊时矢状面躯干偏移<40 mm、骨盆倾斜角>20°的患者,建议在行走15 min后再次拍摄X线片重新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矢状面失平衡。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依托咪酯语言及记忆评估的Wada试验(etomidate speech and memory-Wada testing, eSAM-Wada)在我国还未见相关报道,而血管超选下eSAM-Wada试验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探讨eSAM-Wada试验的安全性及其对运动、语言和记忆功能评估的效果。 方法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中心5例行eSAM-Wada试验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观察操作过程中患者运动、语言及记忆功能的改变和术中的不良反应。结果:5例患者均可完成整个评估流程,智商偏低的患者仍可配合完成。2例患者完成血管超选下的eSAM-Wada试验。3例左利手患者中,2例(66.7%)语言优势侧仍位于左侧半球,2例(100%)右利手患者语言优势侧均位于左侧半球。4例左侧半球病变的患者,2例(50%)记忆的优势侧仍位于左侧颞叶,1例(25%)记忆为双侧优势,1例(25%)记忆优势侧转移至右侧颞叶。2例患者进行了后续切除性手术,1例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引导下热凝毁损术,1例患者出现左下肢一过性无力,运动、语言及记忆功能改变均与eSAM-Wada试验预测结果相符。2例患者(40%)出现癫痫发作可能与操作流程中依托咪酯静脉推注给药速度过快有关,后给药速度改为>30秒后,患者再无癫痫发作。不良反应需要进一步观察。结论:eSAM-Wada试验是全面评估运动、语言及记忆评估较为可靠且相对安全的方法。与血管超选技术结合,可以更加有效的指导涉及功能区的颅脑外科手术治疗。由于病例数量有限,结论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