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66篇
  免费   3006篇
  国内免费   1101篇
耳鼻咽喉   162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2100篇
基础医学   2470篇
口腔科学   630篇
临床医学   2928篇
内科学   504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1109篇
特种医学   10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5004篇
综合类   5560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1249篇
眼科学   620篇
药学   1306篇
  32篇
中国医学   2309篇
肿瘤学   3808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415篇
  2022年   638篇
  2021年   1127篇
  2020年   1103篇
  2019年   795篇
  2018年   783篇
  2017年   1111篇
  2016年   1240篇
  2015年   1209篇
  2014年   2363篇
  2013年   1986篇
  2012年   1935篇
  2011年   2064篇
  2010年   1716篇
  2009年   1393篇
  2008年   1304篇
  2007年   1406篇
  2006年   1232篇
  2005年   989篇
  2004年   835篇
  2003年   797篇
  2002年   671篇
  2001年   578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313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高金亮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9):528-529,57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通过术前标记腰椎正侧位片定位,于定位棘突间隙后正中偏患侧作长约1.5 cm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器下显露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脊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本组共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平均随访7个月,按Prolo标准评定,治愈20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本术式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对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2.
Idiopathic spinal cord herniation is a rare spinal cord disorder caused by spinal cord prolapse through a adural defect. It is a curable disease, so early detection i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We report a 38-year-old woman with Brown-Sequard syndrome which was caused by the thoracic spinal cord herniation. Her weakness was almost completely resolved after surgical management, which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diagnosis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in this rare disease entity.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2002年~2006年应用PLDD治疗16例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法进行评价.计算改善率及优良率,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5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3、6、12个月时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28.54%、34.82%、41.09%和47.57%.优良率分别为31.3%、37.5%、37.5%和56.0%。随访24个月者11例,改善率为46.56%,优良率为54.4%。结论:PLDD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对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式对腰椎闻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近两年我院329例住院腰椎闻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欠、推拿、牵引、中药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329例,显效108例,好转184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88.7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部分病例明显有效,需要手术治疗的只占很小部分,保守疗法应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椎动脉血管表达的意义及复方川脊片的干预效果。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颈复康组,复方川脊片组。硬化剂注射法造模,4周后,模型组,颈复康组及川脊片组分别以生理盐水、颈复康及川脊片混悬液灌胃。治疗4周后检测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椎动脉血管MMP-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搏动指数提高,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增加,MMP-2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搏动指数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降低,MMP-2表达较少(P<0.05)。结论:部分的抑制MMP-2在椎动脉的表达可能是复方川脊片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11月共收治17例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取椎板扩大开窗、椎间颗粒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5年(平均19.7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间植骨融合率为94.1%;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2%。结论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是髓核组织摘除不彻底,神经根粘连,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认真细致地进行手术操作,可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取得优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59.
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nucleoplasty,PCN)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2005年6月因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行PCN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间隙分为两组:单间隙组(A组)34例,多间隙组(B组)30例。临床效果评价采用JOA评分标准(17分制并计算改善率),颈椎稳定性评价采用Katsumi标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颈椎稳定性。结果:随访6~24个月,A组平均14.1±3.7个月,B组平均13.9±3.8个月,A组术前JOA评分为9.19±2.64分,术后为14.37±1.42分,改善率为66.3%;B组术前JOA评分为8.89±2.31分,术后为14.33±1.28分,改善率为67.1%,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N治疗多间隙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小,不会造成颈椎失稳。  相似文献   
60.
家兔颈后肌受长期应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颈后肌受长期应力作用动物模型并进行相关研究.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家兔置于特制低头位框架中,低头角度为45度,每天1次,每次5小时;对照组除不低头外余条件相同.12周后分别进行颈椎X线、颈后部红外热像图、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以及颈后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观察.结果 模型组颈椎X线改变积分值实验后明显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模型组与对照组颈后部红外热像图有明显差异;模型组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家兔颈后肌受长期应力作用后出现颈部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