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10篇
  免费   4079篇
  国内免费   1732篇
耳鼻咽喉   412篇
儿科学   1060篇
妇产科学   766篇
基础医学   4982篇
口腔科学   1300篇
临床医学   5706篇
内科学   6446篇
皮肤病学   576篇
神经病学   3395篇
特种医学   14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5983篇
综合类   1222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5篇
预防医学   6278篇
眼科学   992篇
药学   5438篇
  116篇
中国医学   9968篇
肿瘤学   1856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1075篇
  2022年   1700篇
  2021年   2627篇
  2020年   2430篇
  2019年   2609篇
  2018年   2227篇
  2017年   2119篇
  2016年   2006篇
  2015年   1747篇
  2014年   4128篇
  2013年   3666篇
  2012年   3670篇
  2011年   4470篇
  2010年   4043篇
  2009年   3001篇
  2008年   2754篇
  2007年   3004篇
  2006年   2691篇
  2005年   2314篇
  2004年   1825篇
  2003年   1764篇
  2002年   1180篇
  2001年   1079篇
  2000年   905篇
  1999年   840篇
  1998年   585篇
  1997年   601篇
  1996年   512篇
  1995年   523篇
  1994年   470篇
  1993年   365篇
  1992年   367篇
  1991年   312篇
  1990年   268篇
  1989年   264篇
  1988年   276篇
  1987年   224篇
  1986年   223篇
  1985年   464篇
  1984年   446篇
  1983年   356篇
  1982年   388篇
  1981年   380篇
  1980年   362篇
  1979年   329篇
  1978年   281篇
  1977年   253篇
  1976年   193篇
  1975年   1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抑癌基因PTEN在口腔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蛋白水平研究抑癌基因 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酯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 ) ,在口腔涎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 4例腺样囊性癌 (其中筛孔型 14例 ,管状型 11例 ,实体型 9例 )组织中PTEN的表达。结果  3 4例腺样囊性癌PTEN蛋白表达阴性率为 17.6% ( 6/ 3 4) ,筛孔型、管状型、实体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14 .3 % ( 2 /14 ) ,18.2 % ( 2 / 11)和 2 2 .2 % ( 2 / 9) ,各型之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存在抑癌基因PTEN表达缺失 ,PTEN在部分腺样囊性癌病变发展中起作用 ,PTEN表达异常与腺样囊性癌分型以及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992.
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癌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2 43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术后支气管切缘癌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2 43例肺癌患者中 ,支气管切缘癌发生 3 1例 ,发生率为 12 .8% ,多因素分析显示 ,中央型肺癌、肺叶支气管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类型为鳞癌是支气管切缘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央型肺癌、肺叶支气管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类型为鳞癌的肺癌病例应考虑发生术后支气管切缘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3.
《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讨论的内容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苑畴,后世常以《伤寒论》论风寒性外感病,“温病学”论温热性外感病,使两者对峙起来,故一直困扰着中医外感病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自《黄帝内经》以来,外感病的病情表现和病因病机没有本质的改变,《伤寒论》及其以后的方药至今在外感温热病的治病中有效地运用着。形成《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峙的原因,一是人们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相混淆;二是把《伤寒论》治疗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误认为辨证理论体系及其内容上的缺限,《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在中医的理论上来看,其本质是相通的,只是各自表述理论问题时的概念,范畴以及所运用的名词术语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定前提下推进“寒温统一”的研究,将是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94.
中医识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医文献复习分析,指出脑是神智活动的主宰器官,脑主感知、记忆、运动和调节适应等神智活动;脑髓是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脑的生长发育根于肾。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退变椎间盘病理变化及髓核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把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益气化瘀补肾组、消炎痛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运用静力平衡失调颈椎病动物模型 ,造成动物椎间盘的退变 ,然后分别喂以相应药物或医用淀粉胶囊 ,观察24周后 ,取颈6/7椎间盘 ,用HE染色法观测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 ,用生物素标记原位杂交法观测椎间盘髓核组织内细胞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 ,并运用图像分析仪对其进行数据转换 ,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退变椎间盘病理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但对椎间盘髓核组织内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有显著作用。结论 :益气化瘀补肾法对颈椎病动物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胶原的形成过程的环节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6.
6例乳腺鳞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自1958年建院以来10941例乳腺癌患者中的6例乳腺鳞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乳腺鳞癌的发病率很低,在我院占所有乳腺癌的0.05%,年龄在42-76岁之间,中位年龄46岁,所有的肿瘤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绝大部分进行了放疗,只有2例进行了化疗,无瘤生存期差别较大。由于年代较久,有很多项目未做或不清,失访严重。结论;乳腺鳞癌的发病率非常低,确诊需要有较清楚的鉴别诊断,特别是鳞状化生。尚无可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有关研究尚应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毒副作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入组 71例骨转移癌患者 ,分别给予帕米膦酸二钠、153Sm -EDTMP以及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治疗 ,对照并观察止痛效果及毒性。结果 帕米膦酸二钠、153Sm -EDTMP以及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组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67%、67%和 88 5 % ,P >0 .0 5 ,提示全组差异无显著性 ,但以 χ2 分割法检验则联合组与其它单用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治疗骨转移癌所致疼痛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8.
LMP1通过Survivin抑制60Co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 1(LMP1)介导凋亡抑制蛋白 (Survivin)表达对辐射效应的影响。方法 利用LMP1可调控表达鼻咽癌细胞系 (Tet on LMP1HNE2 )诱导LMP1表达 ,同时 60 Co照射 5Gy ,采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和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活性检测等方法 ,分析LMP1表达对60 Co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反义Survivin寡核苷酸阻断Survivin表达 ,观察Sur vivin表达阻断对60 Co辐射效应的影响。结果 LMP1表达抑制60 Co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 ,LMP1表达60 Co照射组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 (32 .7%± 2 .1% ,6 .3% )明显低于LMP1表达阴性组 (6 6 .0 %± 3.0 % ,2 9.6 % ) (P <0 .0 5 ) ;转染Survivin反义寡核酸后细胞凋亡率 (5 9.3%± 3.2 % ,3.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6 .0 %± 2 .6 % ,8.6 % ) (P <0 .0 5 ) ;同样转染Survivin反义寡核酸组Caspase 3活性 (3.78nmol/ 10 6)高于对照组 (2 .79nmol/ 10 6)。结论 提示LMP1通过介导Survivin表达而抑制60 Co照射诱导凋亡 ,Survivin反义核酸协同辐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Survivin作为增敏放射治疗靶 ,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傅志慧 《河南中医》2003,23(1):25-26
以葛根素加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45例,为治疗组;以西北灵加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42例,为对照组。通过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7.0%,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000.
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的原则,使祖国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以六经论伤寒,即把外惑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以脏腑论杂病,虽不以六经分征,而以病征分篇,但同样反映了辨证论治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