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1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叶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4,(19):328-330
目的研究玉屏风颗粒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CVA患儿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组,每组33例,A组:玉屏风组;B组:脾氨肽组;C组:玉屏风联合脾氨肽组。每组均加用正规抗哮喘药物,总疗程3个月,观察3组的疗效情况,随访18个月。结果 3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情况显示C组有较低的复发率;三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在中医辨证为肺气亏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建立玉屏风颗粒中黄芪甲苷HPLC-ELSD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32:68)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0℃,雾化管温度:30℃)。结果:黄芪甲苷在10.04—50.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为1.97%。结论:HPLC—ELSD测定玉屏风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加味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鼻粘膜中P物质的影响。方法: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致敏法制作。经鼻腔给予加味玉屏风散后,作鼻粘膜组织病理学和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临床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也用加味玉屏风散经鼻腔给药,给药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鼻分泌物中P物质的变化。结果:动物治疗组鼻粘膜细胞中所表达的P物质明显减少,对照组中明显啬 ,临床患者用药前后鼻分泌物中P物质含量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味玉屏风散能减少鼻粘膜细胞内P物质的含量,及鼻分泌物中P物质的含量,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6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人,治疗:(1)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大肠俞、关元中药给予常规辨证处方,每日1剂;治疗组:38人,治疗:(1)取穴: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风池、风市穴,中药加服加味玉屏风汤,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4.7%,而对照组为63.3%,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  相似文献   
16.
17.
宋晓静 《海峡药学》2009,21(1):98-99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特发性尊麻疹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80例.治疗纽给予依巴斯汀片每日10mg,单次口服,联用玉屏风颗粒每日15g,分3次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巴斯汀片每日10mg,单次口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周、4周有效率分别为86.2%、97.6%,对照组则分别为70.o%、87.5%。停药2个月内,治疗组复发率为25.5%。对照组则为48.7%。结论依巴斯汀联合玉屏风颗粒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玉屏风散治疗实验性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对实验性小鼠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HSK)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模型对照组及空白组各30只。通过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60只小鼠60眼(实验组、模型对照组各30只)的角膜建立HSK小鼠,实验组小鼠灌服玉屏风散水煎剂,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每日一次在裂隙灯下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小鼠角膜上皮炎的愈合情况及角膜的混浊度;并分别在给药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随机取3组小鼠眼眶静脉血,离心取血清,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同时行眼球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小鼠角膜混浊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治愈率75%,对照组治愈率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小鼠第14天、第28天血清IL-2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小鼠角膜组织病理检查示实验组第7天、第14天、第28天角膜炎症反应程度较模型对照组轻。结论玉屏风散能调节小鼠免疫功能,对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和形态学观察方法,研究了加味玉屏风散对老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肝、脾、肺的组织学和自发性肿瘤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能促进老龄小鼠脾淋巴细胞DNA合成及分裂增殖,减缓肺、肝、脾的老化性病变,降低老龄小鼠自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薇  王泉江 《海南医学》2014,(22):3322-3324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注射液、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顽固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04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全部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5 mg口服(1次/d),治疗组还予薄芝糖肽注射液2 ml肌注(隔天1次)和玉屏风颗粒5 g口服(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治疗第1、2和4周时的临床疗效,随访半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1例因为用药第3天出现头痛而中止治疗,实际有效病例51例,对照组有效病例52例。治疗第1、2和4周时治疗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分别为(8.93±2.43)分、(3.38±1.37)分和(1.33±0.58)分,对照组为(9.16±2.62)分、(6.61±4.11)分和(3.45±1.27)分。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50.98%、82.35%和96.08%,对照组分别为40.38%、71.15%和80.77%;结果显示治疗1、2、4周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和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20.41%)明显低于对照组(70.45%)(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和对照组(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玉屏风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难治性湿疹的疗效满意,停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