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20篇
  免费   10780篇
  国内免费   2381篇
耳鼻咽喉   1021篇
儿科学   2246篇
妇产科学   1683篇
基础医学   6929篇
口腔科学   2106篇
临床医学   12439篇
内科学   16990篇
皮肤病学   978篇
神经病学   11558篇
特种医学   16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7919篇
综合类   15100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7985篇
眼科学   1742篇
药学   6913篇
  88篇
中国医学   2489篇
肿瘤学   5633篇
  2024年   280篇
  2023年   1950篇
  2022年   3577篇
  2021年   5459篇
  2020年   5194篇
  2019年   4016篇
  2018年   4052篇
  2017年   4292篇
  2016年   4719篇
  2015年   4161篇
  2014年   8141篇
  2013年   9285篇
  2012年   7150篇
  2011年   7298篇
  2010年   5668篇
  2009年   5147篇
  2008年   4933篇
  2007年   4650篇
  2006年   3946篇
  2005年   3360篇
  2004年   2662篇
  2003年   2269篇
  2002年   1910篇
  2001年   1669篇
  2000年   1323篇
  1999年   1067篇
  1998年   970篇
  1997年   840篇
  1996年   675篇
  1995年   620篇
  1994年   562篇
  1993年   484篇
  1992年   473篇
  1991年   414篇
  1990年   321篇
  1989年   283篇
  1988年   261篇
  1987年   204篇
  1986年   178篇
  1985年   207篇
  1984年   162篇
  1983年   97篇
  1982年   120篇
  1981年   93篇
  1980年   69篇
  1979年   64篇
  1978年   40篇
  1977年   34篇
  1976年   45篇
  1975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摘 要:目的:探讨通过调节体质预防老年人常见病的对策。 方法:选择天津市某社区参加免费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 老年人,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收集相关临床检测指标,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腹型肥胖发生率为 86.4%,明显高于男性的54.3%。参加体检的老年人中偏颇体质占58.9%。不同性别的老年人疾病患病率只在血脂异常方面存 在明显差异。腹型肥胖老年人的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老年人。腹型肥胖老年人气虚质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老 年人, 而正常体型老年人中平和质的比例明显高于腹型肥胖老年人。结论:老年女性及老年腹型肥胖者是血脂异常预防的 重点人群。可针对性开展对老年女性及腹型肥胖老年人的中医体质调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探究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为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28所开设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院校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3.68%的研究生认为课程教学中"重理论,与实践联系太少",9.81%的研究生表示没有专业实践机会,71.78%的研究生是单一导师制,44.79%的研究生在课题研究阶段进行基础类的实验研究。探索性因子分析降维提取"平台条件"、"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奖惩机制"5个因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专业实践"、"导师队伍"和"平台条件"对研究生的自身培养质量评价呈正向影响。结论高校应该优化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指导制度和导师队伍,规范专业实践培养过程,健全科研基础设备和完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93.
质量控制是实验室的基础工作,也是一个实验室非常关键的一个点,具有较强的技术特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可分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分为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试剂与标本、检测方法、设施和环境、样品处置等;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包括人员比对、留样复测、能力验证和室间比对等。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是卫生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部门,其实验室质量管理对突发事件处理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影响,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状况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实验室检测数据的精确度,直接反映一个实验室的整体检测质量,质量控制是实验检测的重要环节,必须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使检验工作处于标准和可控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994.
艾滋病疫情的特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异性地攻击CD4+T淋巴细胞,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从而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功能障碍(AIDS)。当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状况,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但是流行因素依然存在。同时我国科研与卫生工作者针对我国的艾滋病做了大量的工作,譬如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调查与科研前期分析,开发了一些前期用药,了解了多数艾滋病高发地区的疫情状况,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综述了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深入阐述了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与传播方式,重点论述了艾滋病的预防进展,包括心理干预、夫妻支持和社会支持等,希望为艾滋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河南省医养机构工作人员长期从业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医养机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 医养机构工作人员中愿意长期业占比89.10%(2167/2432),不愿意长期从业占比10.9%(265/2432)。与医养机构工作人员长期从业意愿相关的因素包括月收入、薪资水平满意度、岗位工作量、工作环境、职业前景评价、工作整体满意度(P<0.05)。其中月收入1500元以下(OR:1.711, 95%CI=1.113~2.633)、岗位工作量非常多(OR:17.191, 95%CI=2.167~136.359)、工作环境非常差(OR:4.196, 95%CI=0.289~47.081)、职业前景迷茫(OR:1.174, 95%CI=0.484~2.848)以及工作整体满意度很低(OR:2.583, 95%CI=0.375~17.784)可增加医养机构工作人员的离职风险。结论 目前医养机构工作人员长期从业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要重点关注薪资水平、岗位工作量、工作环境等因素对长期从业意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了解体质指数(BMI)正常人群多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以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订的MS诊断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常BMI对象共5 781名(男3 069名,女2 712名)。根据BMI的四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成Q1~Q4组计算性别、年龄别MS的患病率。结果 5 781名对象的MS患病率为12.71%(男性9.22%,女性16.67%,χ2 = 71.92,P<0.001)。专业技术人员的MS患病率较其它职业人群显著增高(χ2 = 19.76,P = 0.001),低学历人群的MS患病率较高学历人群显著增高(χ2 = 10.79,P = 0.005)。男性随BMI升高(Q1~Q4)MS患病率由3.21%增至17.54%(χ2 = 87.11,P<0.001);女性(Q1~Q4)MS患病率由7.32%增至29.78%(χ2 = 147.66,P<0.001)。男性各个BMI组MS患病率均低于女性(Q1:3.21% vs 7.32%,χ2 = 10.31,P<0.001;Q2:6.35% vs 10.26%,χ2 = 8.64, P<0.001;Q3:9.72% vs 19.27%,χ2 = 27.39, P<0.001;Q4:17.54% vs 29.79%,χ2 = 28.11,P<0.001)。男性随年龄升高(≤40岁~≥60岁)MS患病率由3.43%增至13.15%(χ2 = 67.09,P<0.001)、女性(≤40岁~≥60岁)MS患病率由10.72%增至24.25%(χ2 = 54.43,P<0.001);随BMI升高(Q1~Q4),伴有MS组分异常的患病率由28.51%增至40.56%(χ2 = 77.39,P<0.001)。结论 BMI正常人群仍有一定多代谢异常和MS患病率,要注意BMI正常人群的代谢性健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所高校的25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男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女生:饮酒(81.99%/34.57%)、通宵上网(47.24%/28.22%)、吸烟(31.28%/2.25%)、参与赌博(22.99%/9.41%)。多因素结果显示,男女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共同危险因素有宗教信仰、恋爱、睡眠障碍、父母感情不好(OR>1,P<0.05);共同保护因素有师范类院校、医学类院校、住校(OR<1,P<0.05);男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还有消费水平高、担任干部、生源地为农村(OR>1,P<0.05);年级高是男生通宵上网的保护因素(OR=0.824,P=0.011),吸烟的危险因素(OR=1.271,P=0.005)。结论 大学生饮酒、通宵上网、吸烟、参与赌博的发生率较高,性别差异大,影响因素来自个体、学校、家庭层面,应从以上层面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重庆市8 171支家庭医生团队中随机地选取593支团队的全部成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问卷和李超平等翻译并修订的MBI - GS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为78.9%,其中职业倦怠中等程度8 290例(61.7%)。主城区团队成员职业倦怠阳性6 387例(47.5%),阳性检出率80.1%;渝东北地区职业倦怠阳性3 628例(27.0%),阳性检出率77.5%;渝东南地区职业倦怠阳性588例(4.4%),阳性检出率7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年龄、月收入、编制、岗位、择业主要原因以及地区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结论 重庆市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职业倦怠阳性发生率较高,一半以上成员表现为中程度职业倦怠。与其他两大地区比较,主城区职业倦怠阳性检出率最高。相关管理者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减轻工作压力和紧张感,以缓解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了解我国七省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问卷数据,共纳入2 335名流动人口进行分析。t检验和SymbolcA@2检验用于组间比较。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分析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6年七省流动人口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36.7%,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较低(36.5%),传染病防治(33.0%)、基本医疗(27.8%)、慢性病防治素养(22.8%)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更高(初中OR=1.625,P=0.001,高中OR=1.621,P=0.004,大专及以上OR=2.066,P<0.001)、流动次数较少(OR=0.919,P=0.049)、城市地区(OR=1.677,P<0.001)的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更高。结论 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升。应针对受教育程度低、流动次数多的重点人群以及农村重点地区开展干预措施,加强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等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000.
蔡燕  杨洋 《现代预防医学》2021,(7):1268-1271
目的 探究中国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与未来跌倒事件的关系。 方法 根据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数据分析社区中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采用多阶段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认知功能与跌倒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中老年人4095例,年龄均≥45岁,认知功能得分(11.27±3.85)分。我国社区中老年人两年内跌倒发生率为19.41%。多阶段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控制其他因素后,在认知功能的四个维度中,记忆力降低会增加跌倒风险,而时间定向力、注意力和视觉空间能力对跌倒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国社区中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较高,值得关注。早期记忆力损害可作为预测中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