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速效消炎膏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速效消炎膏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定样品中黄芩、芙蓉叶、姜黄、大黄、黄柏、冰片 ;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 ,色谱柱为C18,以甲醇∶0 .4 %磷酸溶液 (4 7∶53)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 :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普清晰 ,空白样品无干扰 ;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 (99± 3) % ,RSD为 3.35%。结论 :该实验简便、可行 ,重复性好 ,可用于速效消炎膏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2.
东北南星不同炮制品的毒性及刺激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杨中林  韦英杰  杜慧  宣圆圆 《中成药》2001,23(2):101-103
目的:考查不同炮制方法(浸、煮)及不同辅料(矾、姜、胆汁)对东北南星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口尝麻辣味、兔眼刺激、急性毒性实验,考查东北南星及其不同炮制品的刺激性及毒性。结果:口尝麻醉味实验结果表明,矾制比姜制去麻效果好,加热比不加热去麻效果好;兔眼刺激实验结果与口尝麻辣味实验结果具平行性;急性毒性实验表明东北南星生品混悬液毒性不明显。结论:实验说明,现行天南星炮制方法多采用白矾为辅料,加热炮制天南星,具有科学依据。东北南星生品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73.
黄柏是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去湿等作用。作者通过本草考证,认为古代早期应用的黄柏为川黄柏。又至黄柏主产区东北三省及四川调查药源并采集标本。经鉴定,关黄柏原植物为芸香科的黄蘖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川黄柏的原植物为秃叶黄皮树P.chinense var. glabriusculum Schnoid.及黄皮树P.chinense Schneid.。列有检索表及描述,并进行花粉粒电镜扫描比较。  相似文献   
74.
黄檗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及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黄檗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及分级标准.方法:通过对黄檗种子扦样、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发芽率等指标的研究,建立相应的检验方法,并对62个来源的黄檗种子进行检验.各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作为分级依据的参考.结果与结论:建立了黄檗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制订了黄檗种子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75.
黄檗果皮提取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黄檗果皮化感作用的研究,探讨其在黄檗野生种群自我更新障碍中的作用,为黄檗野生资源的保护寻求方法和途径.方法:用4℃蒸馏水浸泡(水浸液)及蒸馏水回流提取(水提液)的黄檗果皮提取液培养白菜、小麦种子,研究其对受体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结果:20 g·L-1水浸液及水提液对白菜、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00g·L-1时完全抑制小麦的萌发;20 g·L-1水浸液显著抑制白菜、小麦的生长,完全抑制白菜根的生长,100 g·L-1水浸液完全抑制白菜、小麦的生长;相比于水浸液,水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强度都有所减弱.结论:黄檗果皮的化感作用是多物质作用的结果,部分化感物质对热敏感;黄檗果皮的化感作用总体上表现为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推测黄檗果皮的物理及化学特性是致使其种群自我更新困难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6.
川黄柏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改良川黄柏现有品种,丰富遗传育种资源。方法:采用秋水仙素对川黄柏茎段愈伤组织、种子和腋芽进行多倍体诱变处理。结果:将茎段愈伤组织接种在含有0.2%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上,通过培养形成的多倍体植株诱导率为12.45%,经植物形态组织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植物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结论:用秋水仙素对川黄柏不同部位进行多倍体诱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7.
薄层光密度法测定川黄柏及其炮制品中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用薄层光密度法紫外扫描测定炮制前后川黄柏中的小檗碱含量,表明炮制后黄柏中小檗碱含量比炮制前含量低11.8%~98%。小檗碱的回收率为98±1.7(%),RSD为1.7%。  相似文献   
78.
中药现代化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的阶段,中药饮片作为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正日益倍受人们关注。如何保证中药饮片质童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经大量文献查阅并整理了近20a来黄柏的炮制及相关研究成果。从历代炮制演变、临床研究、现代炮制研究及相关研究四个方面阐述了黄柏研究现状,以供饮片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9.
炮制对黄柏中3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亚洁  谢明全 《中国药房》2010,(15):1419-1420
目的:考察炮制对黄柏中3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3种炮制(酒炙、盐炙和炒炭)品中3种黄柏生物碱的含量。色谱柱为迪马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48∶52,每100mL含十二烷基磺酸钠0.1g),检测波长为265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药根碱含量在炮制后普遍降低,以炒炭最为显著;也有个别特例。结论:黄柏在炮制后(酒炙品、盐炙品)仍然可以选择3种生物碱作为质量控制的指标。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同时测定黄柏炮制品中3种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中药麻黄改善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HUA)血尿酸(SUA)代谢作用与尿液pH的关系 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别嘌醇组、麻黄组及黄柏组,每组6只。采用灌胃次黄嘌呤联合腹腔注射氧嗪酸钾方法制备HUA模型,造模成功后麻黄组以麻黄水煎液20ml/(kg·d)灌胃、黄柏组以黄柏水煎液20ml/(kg·d)灌胃、别嘌醇组以混悬液20ml/(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定时定量给药7天后处死取材,测定肝脏指数(LI)、肾脏指数(KI)、SUA、血清肌酐(SCr)、24h尿量和尿pH。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别嘌醇组KI较大[(1.10±0.07)%,(1.07±0.04)%比(0.90±0.05)%](P<0.05),麻黄组和黄柏组KI显著增加[(1.28±0.17)%,(1.18±0.14%)比(0.90±0.05)%] (P<0.01);模型组SUA水平明显升高[(77.96±19.40)比(40.66±16.77)](P<0.01)、别嘌醇组、麻黄组和黄柏组SUA无差异[(46.89±9.90)、(42.05±8.23)、(51.13±13.86)比(40.66±16.77)] (P>0.05);模型组尿量明显增加[(29.50±5.25)比(7.00±2.30)](P<0.01),别嘌醇组和黄柏组尿pH增加[(7.55±0.83),(7.63±0.73)比(6.52±0.92)] (P<0.05),麻黄组尿pH明显升高[(7.67±0.58)比(6.52±0.92)](P<0.01)。与模型组比较:麻黄组KI较高[(1.28±0.17)%比(1.10±0.072)%](P<0.05),别嘌醇组、麻黄组和黄柏组SUA水平显著降低[(46.89±9.90)、(42.05±8.23)、(51.13±13.86)比(77.96±19.40)](P<0.01),且麻黄组SUA水平与别嘌醇组和黄柏组无差异(P>0.05),麻黄组尿pH较高[(7.67±0.58)比(6.82±0.40)](P<0.05)。结论 麻黄可能通过调节尿pH发挥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