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14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8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评价三氧压痛点注射治疗急性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肌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氧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每例患者每次选取2~3个压痛点,三氧组每个压痛点先注入0.67%利多卡因1ml,再注入30%医用三氧1~3ml。对照组将0.67%利多卡因与地塞米松1mg配成混合液2~3ml,每个痛点注入1ml。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氧组治疗结束时患者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三氧压痛点注射治疗急性肌筋膜炎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三氧膝关节内注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骨性膝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注射消炎镇痛液,含0.75%罗哌卡因与得宝松;B组除注射消炎镇痛液,再注入医用三氧48~110ml。每周1次,连续注射治疗3周。治疗前后比较患者7项常见症状。结果B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A组,B组疗效指标改善显著(P〈O.05)。结论医用三氧复合低浓度局麻药和少量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硬膜外连续给药与三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6例,采用硬膜外滴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维生素B族药物,次日开始注射三氧(浓度20μg/ml)及镇痛复合液,每日1次,连续3d。结果全组随访3~12个月观察疗效,临床效果优者112(88.9%)例,良者9(7.1%)例,差者5(4.0%)例。结论硬膜外滴注镇痛复合液与注射三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24例.两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3~5 ml,甲钴铵0.5 mg,复方倍他米松1 mg,稀释至15 ml,行椎旁神经阻滞.此外A组同时以浓度为30%三氧10 ml行椎旁注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内各时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并记录疼痛程度.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下降,且治疗后A组VAS评分较B组低(P<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100%(24/24例)明显高于B组75%(18/24例),且A组的治疗次数少于B组(P<0.05).结论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应用射频介入联合三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给予射频介入联合三氧治疗.结果 射频联合三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治疗后3个月时总有效率达83.3%(25/30例).结论 射频介入联合三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射频电凝术联合三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4例,以射频电凝术联合三氧注射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12个月时以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后12个月时显效、有效、好转、无效率依次为63.7%(79/124例)、29.8%(37/124例)、4.0%(5/124例)、2.4%(3/124例).结论 射频电凝术联合三氧注射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腰椎旁阻滞联合医用三氧注射与单纯腰椎旁注射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治疗组为椎旁阻滞联合三氧注射,对照组为单纯椎旁阻滞。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VAS评分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优良率低于治疗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椎旁阻滞联合三氧注射较单纯椎旁阻滞对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配合臭氧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3例,经知情同意后,按自愿选择原则,分为玻璃酸钠配合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组(联合组)与单纯臭氧组(臭氧组),分别给予玻璃酸钠配合臭氧(45μg/mL注射10 mL)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5次为一疗程。观察注射前、15、30、60、90 d患者VAS评分、治疗有效率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膝的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与臭氧组VAS评分均有下降(P<0.05),联合组更明显(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例),臭氧组为62.8%(27/43例);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较治疗前均有增高(P<0.05),联合组增加显著(P<0.01)。结论玻璃酸钠配合臭氧用于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9.
张远萍 《北方药学》2012,(11):50-51
目的:观察臭氧水冲洗预防LEEP刀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6月在我院行LEEP刀治疗宫颈疾病的2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术前和术后均行臭氧水冲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术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出血的4例,对照组发生出血的23例。结论:臭氧水在创伤愈合及抗感染中疗效好,能有效预防LEEP刀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医用臭氧对大鼠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方法 Wistar大鼠12只,日龄1~2 d,麻醉下取脑,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接种入24孔培养板,每孔1 ml,细胞浓度7 × 105/ml,分为4组(n=7):正常对照组(C组)加入无任何干预的完全培养基400 μl;不同浓度医用臭氧组(O2-O340组、O2-O360组、O2-O380组)分别加入经40、60、80 μg/ml医用臭氧干预的完全培养基400 μl,于孵育2 h(T1)、4 h(T2)时观察细胞形态,测定星形胶质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结果 O2-O360组与O2-O380组胞体肥大、肿胀、突起增多,胞浆内出现黑色变性颗粒及空泡样改变,核固缩细胞增多,O2-O380组更明显.与C组比较,T1时O2-O340组SOD活性和MDA含量升高,LDH漏出率降低,O2-O360组SOD活性和MDA含量升高,O2-O380组SOD活性和MDA含量升高,LDH漏出率升高,T2时O2-O340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和LDH漏出率降低,O2-O360组SOD活性和LDH漏出率升高,O2-O380组MDA含量和LDH漏出率升高(P<0.01);O2-O340组、O2-O360组和O2-O380组T1时MDA含量和LDH漏出率依次升高,T2时SOD活性依次降低,MDA含量和LDH漏出率依次升高(P<0.01);与T1时比较,T2时O2-O340组、O2-O360组和O2-O380组SOD活性和MDA含量降低,O2-O360组和O2-O380组LDH漏出率升高(P<0.05).结论 医用臭氧对大鼠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作用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