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8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122篇
儿科学   1341篇
妇产科学   172篇
基础医学   36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81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76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731篇
预防医学   48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19篇
  2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23篇
  1975年   13篇
  1973年   11篇
  1972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解决传统吸痰备物耗时问题,寻找有效、简便、快捷的吸痰备物方法。方法:将60例新生儿随机分观察组30例(使用一次性吸痰包),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吸痰备物)。结果:观察组备物时间1 m in,对照组备物时间3 m in;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提升比对照组迅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检验,P<0.01)。结论:一次性吸痰包准备简便、快捷,是抢救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最好吸引配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新生儿游泳并抚触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后再抚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新生儿56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90例)的新生儿采用游泳后再抚触的方法,对照组(276例)的新生儿采用常规沐浴的方法。将两组新生儿的体重、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和新生儿黄疸及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在抑制生理性体重下降,促使胎便早排,胎便转黄时间缩短,降低黄疸发生率及提高睡眠质量上有着良好的效果。两组统计对象的有关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后再抚触有利于生长发育和提高体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总结新生儿肝血管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3例新生儿肝血管瘤病例,分析其首发症状、合并症、诊治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13例首发症状包括腹部包块、肝脏肿大、黄疸、肺炎.合并症包括全身多发皮肤血管瘤、心功能不全.2例为产前B超发现.全部病例B超和CT检查均有典型的血管瘤表现,单个病灶的直径在53~91 mm.接受手术切除4例,活检2例,7例仅接受激素治疗.病理报告为海绵状血管瘤2例,毛细血管瘤11例.有心功能不全和肺炎者接受内科强心、利尿及抗炎治疗.结果 1例因顽固性心衰伴肺炎和多脏器感染于术后死亡,1例肝脏多发病例于活检后放弃治疗,其余病例均获5个月~1.5年的随访.3例手术切除患儿无复发.所有保守治疗病例均见血管瘤在1年内自行消退,无死亡病例.结论 肝血管瘤可通过临床症状、超声和CT检查明确诊断.激素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肝血管瘤的治疗有帮助.手术有增加并发症的危险,不宜作为新生儿肝血管瘤的治疗选项.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友病A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6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11例新生儿血友病A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新生儿血友病患儿均为男性,3例有明确血友病家族史。2例无出血表现,2例仅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7例有出血表现。出血部位包括硬膜下、颅内、皮下、消化道。11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延长,均为凝血因子Ⅷ缺乏,中间型9例,重型和轻型各1例。5例行基因检测者证实FⅧ基因突变,缺失2例,点突变3例。血友病A确诊后予静脉输注Ⅷ因子。随访至2019年6月9~10日,1例失访,4例无出血表现,1例有踝关节自发出血表现,5例表现为外伤后皮肤瘀点/皮下血肿。结论 新生儿期多次凝血功能异常,以APTT延长为主,特别是延长>3倍者有或无出血表现均应考虑血友病可能,应行凝血因子活性水平测定及基因检测及早确诊,早期诊断和预防性输注凝血因子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泳疗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脓疱疮的新生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泳疗联合莫匹罗星涂擦患处,2次/d;对照组采用青霉素20万 U 肌肉注射,2次/d。观察两组脓疱疮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平均消退时间(2.96±0.68)d;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25%,平均消退时间(4.63±1.16)d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泳疗联合莫匹罗星能有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并能显著缩短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采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4例患有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42例,治疗组采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头罩吸氧及药物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和5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气管插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较传统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风险预测评估暴露法在新生儿脐部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在本院出生的1000例足月新生儿按双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风险评估暴露法对新生儿脐部的影响,评估:①新生儿营养状态和生产过程对新生儿的影响及脐部的情况;②断脐后,暴露其部位可能带来不良的影响;③家属与产妇对暴露脐部的方法接受程度等.脐部暴露方法的处理:用脐带夹结扎脐带包扎24 h后暴露脐带至脐带脱落,这期间每天用75%酒精消毒脐部一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脐部包扎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天数、脐部愈合时间、脐部红肿、出血、分泌物、新生儿呼吸改变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脐部红肿1例(0.20%)、脐部出血2例(0.40%)、脐炎12例(2.42%)、脐带脱落时间(6.59±1.85)d、脐部愈合时间(2.14±0.59)d,对照组脐部红肿12例(2.41%)、脐部出血11例(2.21%)、脐炎80例(16.06%)、脐带脱落时间(7.52±2.21)d、脐部愈合时间(2.35±0.65)d、呼吸改变5例(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部暴露法应用于新生儿可促进脐带脱落及脐部愈合,减少脐部感染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我市近5年来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基本情况,探讨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水平与减少听力残疾儿发生的方法.方法 应用诱发畸变耳声发射(DPOAE)对我市9家医院产科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住院分娩的41 546名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可疑者转嘉兴市听力诊断中心做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结果 连续5年筛查率均在98%以上,复筛率94.00%~98.25%,ABR检查确诊257例,听力障碍5年平均发病率为6.09‰.首次筛查假阳性率8.31%,最终复筛的假阳性率0.92%.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我市广大群众中已深入人心,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呈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加强围产保健工作与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管理,减少与新生儿听力障碍有关的高危因素可使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79.
80.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of H1N1/09 virus infection is very common however; transmission through this route has not been reported in newborns.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case report of newborn who acquired infection of novel H1N1/09 virus horizontally through asymptomatic family members or hospital staff during epidemic period in Kolkata, India. Baby recovered without antiviral therapy but received antibiotic for bacterial co-inf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