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85篇
  免费   2327篇
  国内免费   1200篇
耳鼻咽喉   168篇
儿科学   323篇
妇产科学   315篇
基础医学   4486篇
口腔科学   503篇
临床医学   1829篇
内科学   4594篇
皮肤病学   567篇
神经病学   1238篇
特种医学   4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039篇
综合类   3165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900篇
眼科学   347篇
药学   2131篇
  3篇
中国医学   342篇
肿瘤学   270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688篇
  2021年   2041篇
  2020年   1175篇
  2019年   1437篇
  2018年   1272篇
  2017年   1010篇
  2016年   819篇
  2015年   961篇
  2014年   1402篇
  2013年   1279篇
  2012年   1288篇
  2011年   1458篇
  2010年   1247篇
  2009年   1301篇
  2008年   1227篇
  2007年   1131篇
  2006年   1010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546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77篇
  1982年   85篇
  1981年   90篇
  1980年   85篇
  1979年   59篇
  1978年   69篇
  1977年   32篇
  1976年   47篇
  1975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Molecular therapy》2022,30(8):2856-2867
  1. Download : Download high-res image (173KB)
  2. Download : Download full-size image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索以系统化、标准化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合于眼科医院新冠疫情精准防控切实可行的防控体系。方法:系列病例研究。自2020年2月24日至3月2日期间,以标准化病毒核酸检测联合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检测作为所有眼科手术患者术前筛查常规检测项目,同时也为返岗员工提供病毒核酸检测。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受检者对鼻咽拭子采样的接受度以及核酸检测结果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99例患者血液学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异常比例,其中SAA检测结果增高13例,淋巴细胞计数减低12例、增高5例,白细胞计数增高11例、减低1例,CRP增高2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33例本院职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12%的受访者对鼻咽拭子采样接受度评分较低。受检者在核酸检测前后思想压力评分较高的比例分别为46.7%和6.7%。结论:该项举措一方面为术前新冠病毒肺炎筛查及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很大程度上排除了隐性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的可能,有利于减少二次传播的风险,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概率;另一方面,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有利于调整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并缓解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近年来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稳定性重建方面的概念演化与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解剖特点、稳定型骨折与不稳定型骨折分类、稳定性复位与不稳定性复位、术中加压初始稳定与术后滑动二次稳定、内固定术后稳定性评估、早期下地站立负重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于股骨颈干骺端转换区,具有天然的内翻不稳定倾向。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后续内固定物安放的最重要前提因素。判断骨折复位质量有对线和对位两方面,对线采用 Garden 指数;在对位方面,随着皮质对位理念(正性、中性、负性)的提出,特别强调前内侧皮质的相互砥住支撑(解剖、正性),是获得骨折稳定性复位的关键,而不再强调后内侧小转子骨块的作用。术后影像学的稳定性评分为早期下地站立负重提供了量化指标。但术中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在术后头颈骨块滑动获得二次稳定的过程中,仍有皮质对位丢失现象,需研究其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取得良好对线的基础上,只要获得了前内侧皮质的相互砥住和支撑,并用内固定器械维持住,就获得了术后稳定性。术后稳定性评分优良者,可以安全地早期下地负重、站立行走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painful accessory navicular,PAN)的疗效。方法2016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采用改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 29 例(37 足)Ⅱ型 PAN。其中男 12 例,女 17 例;年龄 18~50 岁,平均 41.4 岁。扭伤 24 例,无明显诱因 5 例。患者均行 6 个月以上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中足评分评估临床疗效;X 线片测量跟骨倾斜角、距骨第 1 跖骨角、距舟关节包容角、距骨第 2 跖骨角。结果术后 1 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加强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或骨髓炎发生。29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3 个月,平均 25.1 个月。X 线片示关节面均于术后 2~5 个月愈合,平均 3.4 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末次随访时,AOFAS 疼痛、功能、力线评分及总分以及距舟关节包容角、距骨第 1 跖骨角和距骨第 2 跖骨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倾斜角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7,P=0.276)。 结论采用改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Ⅱ型 PAN 可有效缓解症状,患足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 is a entity characterized by degenerative Amyloïd deposits in the walls of the meningeal and cortical vessels. It is considered as the second cause of primitives cerebral hemorrhage in elderly.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AAC and hypertension-related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 is difficult and represent a true challenge for the clinician. We report two cases of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 revealed by malignant 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CO2点阵激光早期控制唇裂术后二期整复术术区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为43例接受唇裂术后鼻唇畸形二期整复术的患者,早期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为70例曾接受一期唇裂手术的患者,对两组6个月后的瘢痕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术后距离激光开始治疗时间的长短,性别两因素对激光治疗瘢痕疗效的差异。结果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0 1),治疗组中显效和有效所组成的总有效率达90.7%;2)男女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7),手术后1年内的患者,手术后距离开始瘢痕治疗的时间<3个月与≥3个月之间,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结论CO2点阵激光在唇裂二期整复术术后瘢痕的治疗中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且与患者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手术后1年内的患者,术后距离开始瘢痕治疗的时间<3个月和≥3个月疗效无差异,因此在唇裂二期手术后的1年内早期对瘢痕进行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Û   ¬  ࿞ ¿   ¬ í  &#x; ྽   &#x;         &#x; 《中国肺癌杂志》2021,24(3):161
背景与目的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肺癌治疗。然而,对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高表达,即肿瘤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 TPS)≥5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采用单纯免疫治疗还是免疫联合化疗在临床上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单纯免疫治疗与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9例PD-L1高表达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PD-L1表达采用22C3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按TPS判读PD-L1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分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结果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组的ORR分别为47.1%(8/17)和43.8%(1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0个月和6.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并对本组PD-L1高表达患者免疫治疗的预测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一线免疫治疗ORR(12/19, 63.2%)显著优于二线及以上免疫治疗(10/30, 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二者间PFS无差异。年龄、性别、吸烟史、功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 PS)、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 TNM)分期与ORR和PFS不相关。结论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免疫单药和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相近。PD-L1高表达患者一线免疫治疗的ORR更佳。对此类人群的最佳治疗方案有待于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 (APLS) is a rar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a hypercoagulable state. Manifestations include arterial or venous thrombosis, recurrent fetal wastag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valvular heart disease, dilated cardiomyopathy,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and intracardiac thrombus. Most commonly mitral valve is affected followed by aortic and then tricuspid valve. In this report, a rare case of spontaneous aortic thrombosis with tricuspid stenosis uncomplicated by other valve lesions is presented with clinical and echocardiographic studies and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