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1篇
中国医学   5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5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款冬花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和炮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本草考证,以期为含款冬花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款冬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皆以“款冬花”为正名并沿用至今。历代主流基原为款冬Tussilago farfara的花蕾,此外,古代尚有以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的花蕾作为款冬入药的情况。古代采收时间多为农历十二月,现代采收时间为12月或地冻前当花蕾尚未出土时采挖。历代以河南嵩县、甘肃灵台、陕西榆林等地所产品质优良,奉为道地。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个大、肥壮、色紫红、无花梗者为佳。炮制方法由南北朝开始的用甘草水浸到明代的蜜水拌后微火炒,再逐渐演变到现代的蜜炙法。基于考证结论,建议在开发含款冬花的经典名方时,选用菊科植物款冬T. farfara的干燥花蕾,并按照经典名方的具体炮制要求,选用相应的款冬花炮制品,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建议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952.
目的建立芪蛭瘀滞平胶囊的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鉴别芪蛭瘀滞平胶囊中的槐米,采用HPLC法测定芪蛭瘀滞平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本文方法专属、准确地鉴别槐米及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53.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含虫类药物核心药对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建立含虫类药物组方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处方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获取含虫类药物组方的核心药对,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核心药对的分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 共89个处方,156味药物纳入研究,辛夷-蝉蜕药对为治疗本病的核心药对,筛选核心药对有效成分18个及潜在靶点52个,过敏性鼻炎相关靶点1 954个,得到药对与疾病的共有靶点11个,其中10个核心靶点主要富集于16个生物过程及9条信号通路上,包含G蛋白偶联乙酰胆碱受体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等。结论 辛夷-蝉蜕药对是含虫类药物组方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核心药对,其可能通过Galgravin、二苯基四氢呋喃衍生物、脱烷醇内酯A、异二氢风藤奎醇A等活性成分作用于CHRM5、ALOX5、ADRB2、PTGS1等核心基因,进而影响G蛋白偶联乙酰胆碱受体、5-羟色胺受体活性、钙离子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的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制备咖啡酸分子烙印聚合物(MIP)并特异性地去除金银花提取物中的咖啡酸,考察咖啡酸去除前后金银花提取物抑制前列腺素E2(PGE2)释放的变化,从整体上评价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粒径为62~105 μm的二氧化硅微珠为载体、咖啡酸为模板分子、(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四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四氢呋喃为溶剂,合成了咖啡酸MIP。以此MIP作为液相色谱固定相,以甲醇-乙酸(500∶1和9∶1)为流动相,特异性去除了金银花提取物中的咖啡酸。通过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PGE2实验评价去除咖啡酸前后金银花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咖啡酸MIP能够从复杂体系中特异性地分离和富集微量的咖啡酸,对咖啡酸的容量因子和烙印效率分别为15.8和9.7,最终从金银花提取物2.6 g中分离了咖啡酸146 μg,纯度为92%,回收率为89%。金银花提取物和去除咖啡酸的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100、200、400 μg·mL–1时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PGE2的抑制率分别为5.8%、35.6%、62.5%和5.4%、13.3%、57.5%,去除微量咖啡酸以后的提取物在3个质量浓度时的抑制率较金银花提取物均有所降低。结论 咖啡酸是金银花提取物抗炎活性的一个重要成分,咖啡酸分子烙印聚合物可以实现金银花提取物中微量咖啡酸的特异性分离,分子烙印技术能够在保证中药完整性的前提下评价中药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955.
目的 研究款冬花水提物对肥胖小鼠血脂血糖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方法对款冬花水提物成分进行鉴定;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款冬花水提物中总萜的含量;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利司他组以及款冬花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制备肥胖动物模型,边造模边给药45 d。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LDL-C)、葡萄糖(glucose,GLU)、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和脂滴分布。结果 款冬花水提物含有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G、CHO、LDL-C、GLU、GSP水平显著升高(P< 0.01或P<0.05),HDL-C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脂滴聚集面积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款冬花水提组均能显著降低TG、LDL-C、CHO、GLU、GSP,升高HDL-C,减少脂滴的蓄积,给药各组血脂血糖状况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其中款冬花水提物高剂量组效果最好。结论 款冬花水提物能够通过降低血脂、CHO,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形态,起到改善肥胖小鼠糖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6.
孙晶  王坤  习超鹏  尹宁宁  林林 《中国药事》2011,25(12):1200-1202
目的对山东省内市售红花、五味子、蒲黄、朱砂、血竭五种药材及饮片中非法添加人工合成色素情况进行监督抽验。方法采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中的TLC法进行初筛,HPLC-DAD法进一步定性,最后用HPLC-MS法确证。结果红花除部分批次检出标准规定检测的色素金橙Ⅱ外,还有4批检出日落黄;五味子未检出标准中规定检测的色素,但有2批检出日落黄;蒲黄与朱砂部分批次检出标准中规定检测的色素金胺O、808猩红,未检出其他色素;血竭未检出任何色素。结论目前中药材的色素添加情况较为严重,并出现了添加标准规定以外色素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957.
目的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人参花及其易混淆品进行鉴定,并利用ITS2测序技术验证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物种鉴定的准确性。方法 对人参花掺伪样品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使用cutadapt、PEAR、PRINSEQ、Usearch、RDP classifier、SINTAX软件获得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序列,舍弃菌类、unclassified等非绿色植物序列;为避免假阳性情况发生,删除序列数<100条或碱基数<200 bp的OTU序列。对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的ITS2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MEGA 11.0对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的ITS2、OTU、GenBank上下载的碱基序列构建邻接法系统聚类树、遗传距离、种间信息位点及对ITS2、OTU碱基序列分别进行Blast分析来验证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物种鉴定的准确性。通过构建ITS2及OTU碱基序列二级结构对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进行比对分析,根据物种间二级结构的不同对物种进行鉴定。结果 高通量测序共得到54 653条有效序列,人参花、三七花、西洋参花的序列号分别为OTU1、OTU2、OTU3及对应的有效序列分别为31 325,857,442条。通过对各物种的ITS2及OTU碱基序列进行Blast检索,均支持各个物种。人参花与西洋参花、三七花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10,0.033,人参花与西洋参花、三七花分别有2,7个信息位点;邻接法系统聚类树显示各个物种均独立聚为一支,其中人参花与西洋参花聚为一大支与三七花并列。人参花与西洋参花二级结构一致,但与三七花在臂Ⅳ及臂Ⅳ与臂Ⅰ之间有A、B、C 3处不同。结论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准确鉴定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对掺伪样品亦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为市售人参花样品鉴定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95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红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库获取红花的有效药物成分,利用数据库预测红花的成分靶点与AD的靶点,并对红花靶标基因进行标准化。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红花-成分-靶点”网络,利用红花的靶标基因与AD的靶标基因的交集基因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Le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21种红花有效成分和391个作用靶点,AD的疾病靶点535个,其中红花与AD的共同作用靶点有94个。共得到535个GO分析,43个KEGG通路,主要涉及阿尔茨海默病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红花治疗由微循环障碍引起的AD的潜在作用机制,且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