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7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39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HPLC法测定复方感冒灵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7):1326-1327
目的:建立复方感冒灵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高效液相检测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um,4.6mm×200mm),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49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的保留时间为4.448min.在160~4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为0.23%.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风寒方对咳嗽反射敏感性影响并探讨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作用靶点。为进一步新药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枸橼酸引咳法建立咳嗽模型豚鼠, 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抗病毒口服液组、风寒方低剂量组、风寒方高剂量组。1周后对各组动物采用小动物体描仪测定豚鼠的咳嗽反射敏感性(CRS),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豚鼠肺组织匀浆P物质(SP)水平。[结果]与空白模型组比较, 风寒方两组干预组显示出改善咳嗽反射敏感性的作用(P<0.05)。抗病毒口服液组、风寒方低剂量组、风寒方高剂量组间比较, S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寒方干预组具有改善咳嗽反射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肌化瘀方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对伤口愈合的影响,阐明其在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空白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积雪草苷组)、生肌化瘀方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组。将生肌化瘀方不同溶剂提取部位应用于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通过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活检标本的细胞DNA周期分析及创面组织病理切片等方法观察了上皮愈合的情况。结果:生肌化瘀方氯仿部位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5.67±1.12)d,空白组为(22.87±1.01)d(P<0.01);氯仿部位创面羟脯氨酸及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肌化瘀方氯仿提取部位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为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脂多糖(LPS)注射后6、12、24小时组和解毒化瘀方6、12、24小时组。取肝组织分离线粒体,测定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同时行高压液相色谱检测线粒体内腺苷酸含量及能荷(EC)水平。结果:在注射LPS 6小时后,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降低,ATP、ADP含量及EC值减少;24小时后,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ATP、ADP、AMP含量及EC值明显减少。与对应的LPS组比较,经解毒化瘀方处理后,肝细胞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增加,ATP、ADP、AMP含量及EC值均升高。结论:解毒化瘀方能增加ETM大鼠肝线粒体M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提高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增加线粒体腺苷酸EC值,改善能量代谢,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随机抽样检测潍坊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清HLA抗体及HNA抗体阳性率,评估在潍坊献血人群中开展HLA及HNA抗体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随机选取有输血、妊娠、移植等免疫史的无偿献血者20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无上述免疫史的无偿献血者168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荧光微珠法对两组标本进行HLA抗体和HNA抗体检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两组献血者HLA抗体和HNA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实验组208例献血者中HLA抗体阳性47例(22.60%),HNA抗体阳性4例(1.92%)。对照组168例献血者中HLA抗体阳性1例(0.60%),HNA抗体阳性2例(1.19%)。两组比较HLA抗体阳性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NA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输血、妊娠、移植等免疫史的献血者HLA抗体阳性率高于无相关免疫史的献血者,其所捐献的血液成分有诱导免疫性TRALI发生的高风险。对此类献血者开展HLA抗体筛查,对筛查阳性的相关血液产品进行必要的处理,有利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应增加检测例数进一步了解潍坊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NA抗体携带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观察,探讨益肾固精方干预DN肾小管间质损害作用及机制。方法:临床纳入66例早、中期DN患者进行益肾固精方联合缬沙坦(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缬沙坦(西药组)治疗比较,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血脂、纤维蛋白原(Fbg)、血粘度、血白蛋白(Alb)及肾脏损伤血、尿液标志物变化。结果:共纳入观察病例66例,脱落及剔除共6例,最终纳入统计60例。治疗前后比较:(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用西药组(P0.05),前者证候疗效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后者的76.7%(P0.05)。(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MA)(P0.01)、血尿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P0.05)、血脂、Fbg、血黏度(P0.05,P0.01),提升血Alb(P0.05),尤其在降低尿MA、Fbg方面疗效优于单用缬沙坦组。结论:益肾固精方可有效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候,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调节血液流变学、凝血因子,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降低尿蛋白的异常排泄,其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丹龙醒脑方抗缺血性脑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据卫计委《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在2013年居民主要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中,脑血管病都排前三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而脑血管病中约80%属缺血性[1].研究表明,脑缺血后,将发生缺血性脑损伤级联反应[2],使神经细胞大量丢失导致脑功能缺失;同时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神经干细胞被激活而发生神经再生[3].因此,干预级联反应减少脑缺血后神经细胞丢失和促进神经再生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降糖增效方对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s 1,IRS1)磷酸化的影响来探讨该方发挥降糖增效作用的机制。方法将40只6~8周龄雄性ZDF(fa/f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34 g/kg)、降糖增效方组(0.64 g/kg)、联合组(降糖增效方0.64 g/kg+二甲双胍0.134 g/kg),另选ZDF(fa/+)大鼠10只为正常组,连续干预6周;实验结束检测体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胰岛素水平(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ing)检测IRS1丝氨酸磷酸化位点ser307、ser612、ser110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大鼠FBG、FIns、HOMA-IR、OGTT2 h血糖水平、AUC、SCr、BUN显著降低(P<0.05,P<0.01);肝组织p-IRS1 Ser307、p-IRS1 ser612、p-IRS1 ser110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二甲双胍、降糖增效方组比较,联合组大鼠FBG、FIns、HOMA-IR显著降低(P<0.05,P<0.01);OGTT2 h血糖水平以及AUC显著降低(P<0.05,P<0.01);肝组织p-IRS1 Ser307、p-IRS1 ser612、p-IRS1 Ser110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降糖增效方降低糖尿病大鼠肝脏IRS1 ser307/612/1101位点磷酸化水平,这可能是其增加降糖疗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方对外周血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视网膜分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以碘酸钠(NaIO3)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干性ARMD模型。造模后第1d,尾静脉注射3×106个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BMSCs),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蒸馏水组(12只,给予蒸馏水灌胃)及补肾益精方组(12只,给予补肾益精方灌胃)。另选12只健康C57BL/6小鼠常规饲养作为正常组。治疗14d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FP-BMSCs在视网膜的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NT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补肾益精方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高于蒸馏水组(P<0.01);两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特异蛋白65(RPE65)及GFP双染细胞阳性率无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视紫红质(Rhodopsin)与GFP双染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补肾益精方组CNTF的表达高于蒸馏水组(P<0.05)。结论:补肾益精方能够促进外周血BMSCs在视网膜分化为胶质细胞,并促进CNTF的表达,这可能是补肾益精方治疗干性ARM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AIS)瘀毒病机的分子机制及解毒化瘀方对凝血酶合并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用凝血酶合并缺氧损伤PC12细胞,模拟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体外细胞模型。(2)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浆组和PD98059组(MEK抑制剂组),应用荧光定量实时RT-PCR方法检测MEK1、PAR-1及ERK1/2的mRNA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 PCR结果提示:模型组MEK1、PAR-1及ERK1/2的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解毒化瘀方组和PD98059组MEK1、PAR-1及ERK1/2的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提示:解毒化瘀方组和PD98059组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解毒化瘀方以凝血酶为作用的分子靶点,能够显著降低ERK1/2信号通路在缺血性中风体外细胞模型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