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8篇
  免费   796篇
  国内免费   349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742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422篇
内科学   3046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208篇
特种医学   273篇
外科学   1280篇
综合类   2899篇
预防医学   658篇
眼科学   942篇
药学   1503篇
  13篇
中国医学   132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650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1158篇
  2013年   942篇
  2012年   1154篇
  2011年   1182篇
  2010年   848篇
  2009年   776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7篇
  1976年   11篇
  1973年   9篇
  196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观察“双固一通”艾灸法对糖尿病DM 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糖及海马中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素-3(NT-3)蛋白的影响。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5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B组为DM模型组,造模后不行艾灸干预;C组为DM艾灸治疗组,采用艾条悬灸;D组为DPN模型组,造模后不行艾灸干预;E组为DPN艾灸治疗组,采用艾条悬灸。于造模后72 h、4周治疗结束后和8周治疗结束后空腹尾静脉采血测血糖,于4周治疗结束后和8周治疗结束后,用免疫组化试验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BDNF和N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组、D组与A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大鼠血糖水平降低(P<0.05);E组与D组比较,大鼠血糖水平降低(P<0.05)。B组、D组大鼠海马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较A组明显减少(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与D组比较,E组大鼠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双固一通”艾灸法不仅可以起到明显的降糖效果,还可通过影响BDNF和NT-3蛋白的产生,保护糖尿病大鼠的感觉神经元,并对糖尿病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和发现中药治疗糖尿病足领域的热点话题和研究前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已发表的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文献(日期:自建库至2019年6月3日),运用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Ⅴ)绘制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知识图谱,进行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该关键词共现聚类网络由909个节点,1 241条边组成,被分成24个聚类。研究热点是:1)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2)中药足浴。研究前沿是:1)穴位注射;2)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疗法。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的未来之路是注重中医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且需更多高质量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治疗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对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脾胃气虚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12周后观察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排空率及血清GAS、MTL、VI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症状积分及胃排空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GAS、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VI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结论采用至阳八阵穴隔附子饼灸能快速促进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功能的恢复,改善症状和体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GAS和MTL水平,降低VI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吗丁啉综合治疗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胃动素及胃排空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间连续人院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46例,HBO组在给予吗丁啉(每次10mg,每天3次,连用4周)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HBO采用多人氧舱,在舱内停留120min,压力为0.25MPa(2.5ATA),戴面罩吸人纯氧60min(30min各2次,中间休息10min吸人舱内空气),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5d(排除HBO治疗禁忌证)。对照组为单纯吗丁啉,每次10mg,每天3次,连用4周。45d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动素、空腹血糖、胃排空时间及症状的改善各项指标进行研究对比。结果HBO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76.8%,症状的改善、胃动素及胃排空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在服用吗丁啉的基础上应用HBO可降低胃动素、加速胃排空时间,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AT1Ra)缬沙坦(Valsartan)对伴大量白蛋白尿的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32例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UAER)>200μg/min,均伴高血压,维持原糖尿病治疗不变,分组比较应用缬沙坦(80mg/d)或贝那普利(10mg/d)治疗8周前后平均动脉压(MAP)、24hUAER、HbA1c、尿酸(U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缬沙坦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24hUAER分别由703.2±987.9μg/min降至664.2±970.6μg/min(P<0.01)和由778.6±1005.0降至734.9±996.0μg/min(P<0.01)。二者疗效相似,且均与血压变化不相关。结论:AT1Ra缬沙坦可以降低临床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其肾脏保护作用除了与降血压有关,还有不依赖降压效应的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甘草酸及肾十方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甘草酸及复方中药肾十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疗效。方法26例符合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150mg加中药复方汤剂肾十方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酶及24h尿蛋白排泄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0.76%;BUN、SCr、尿N-乙酰葡萄胺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均显著下降(P〈0.05),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甘草酸及复方中药肾十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肾病的骨密度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T2DM)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它们之间有无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探讨了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肾病(DN)的骨矿物质密度(BMD)变化与相关因素,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为T2DM的≥60岁女性114例,年龄60~75岁,平均(66.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