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678篇
  免费   12844篇
  国内免费   11833篇
耳鼻咽喉   1766篇
儿科学   2358篇
妇产科学   1777篇
基础医学   17540篇
口腔科学   8385篇
临床医学   28036篇
内科学   23348篇
皮肤病学   1746篇
神经病学   5525篇
特种医学   58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0篇
外科学   18414篇
综合类   67617篇
预防医学   14976篇
眼科学   1958篇
药学   25303篇
  376篇
中国医学   11613篇
肿瘤学   10551篇
  2024年   2138篇
  2023年   7265篇
  2022年   5951篇
  2021年   7334篇
  2020年   6906篇
  2019年   7271篇
  2018年   3723篇
  2017年   5992篇
  2016年   6858篇
  2015年   7383篇
  2014年   10819篇
  2013年   10657篇
  2012年   13262篇
  2011年   14718篇
  2010年   12950篇
  2009年   12537篇
  2008年   13941篇
  2007年   12297篇
  2006年   11175篇
  2005年   12229篇
  2004年   9711篇
  2003年   8799篇
  2002年   7443篇
  2001年   6855篇
  2000年   5551篇
  1999年   4231篇
  1998年   3493篇
  1997年   3111篇
  1996年   2844篇
  1995年   2265篇
  1994年   1815篇
  1993年   1334篇
  1992年   1232篇
  1991年   1033篇
  1990年   894篇
  1989年   861篇
  1988年   163篇
  1987年   147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总结应用手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常规岛状皮瓣;(2)不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的岛状皮瓣;(3)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岛状皮瓣;(4)逆行岛状皮瓣等4种术式修复手指中小范围皮肤缺损80例。结果本组80例86个皮瓣中,有4例岛状皮瓣供区植皮部分坏死,余皮瓣全部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5年,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及外形良好。结论手指侧方岛状皮瓣对于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组织缺损,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2.
桡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神经损伤,临床十分常见,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通常都比较差。自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以来,才使其修复疗效得到显著提高。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3~2004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桡神经损伤42例,其中随访3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离体肾脏保存过程中bcl-2蛋白、bcl-2mRNA表达及他可莫司(FKS06)对其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建立离体肾脏模型。对照组将离体肾脏置于常规4℃ UW保存液中;实验组在上液中加入FK506,分别检测肾脏保存2、4、8、16h后bcl-2蛋白、bcl-2m RNA表达。结果实验组4、8、16h后bcl-2蛋白、bcl-2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K506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bcl-2mRNA表达,减轻离体肾脏保存过程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6个月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201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入院时的hs-CRP和血脂水平,随访6个月,终点为冠状动脉事件(冠心病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再血管化、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引起的再住院)。hs-CRP≥3mg/L、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7mmol/L为异常。结果:201例患者中发生冠心病猝死5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6例,急诊再血管化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所致再住院27例。hs-CRP异常组较hs-CRP正常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RR1.90,95%CI1.09~3.32,P<0.05)。血脂异常组较正常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亦显著增高(RR1.70,95%CI1.02~2.83,P<0.05)。血脂及hs-CRP均异常组较均正常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RR3.43,95%CI1.35~8.73,P<0.01)。结论:hs-CRP或(和)血脂水平异常的ACS患者6个月内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并以二者均异常者为著,因此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识别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高危个体。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8例胸痛发作6小时内的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4例、稳定性心绞痛(SAP)22例,并选6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H-FABP含量。结果AMI组的H-FABP水平(78.58ng/ml±52.2ng/ml)明显高于UAP组(12.57ng/ml±5.80ng/ml),P<0.01、SAP组(3.52ng/ml±2.29ng/ml)和对照组(3.30ng/ml±1.56ng/ml),P<0.01;UAP组的H-FAB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和对照组的H-FABP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血浆H-FABP水平可作为心肌坏死或损伤的早期判断指标,可为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估荧光定量PCR在检测胃粘膜上幽门螺杆菌的DN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检测胃粘膜上的幽门螺杆菌的DNA,并对二者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阳性率为95.3%(143/150),普通PCR阳性率仅为86.0%(129/150),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荧光定量PCR在临床上检测幽门螺杆菌DNA方面具有简单、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Williams综合征(WS)是以心血管病变(主动脉瓣上狭窄、肺动脉狭窄)、婴儿期高钙血症、身高矮小、发育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的先天异常综合征。是第7号染色体长臂q11.23基因细微缺陷导致的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患病率为出生1-2万人中有1人。该缺陷的区域存在弹力蛋白基因(ELN),认为ELN缺陷引起的心血管病变是猝死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8.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高压氧对重型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颅脑损伤急性期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和CT的关系;原发性脑创伤后人脑皮层差异蛋白质组研究;外源性镁离子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治疗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9.
HBV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平  胡娟  都海燕 《四川医学》2006,27(5):486-487
目的 了解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蛋白与HBV-DNA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739例血清进行HBVM检测(包括PreS1蛋白),并与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模式中PreSl、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3%和97.6%,PreSl的总检出率为36.3%,HBV-DNA的总检出率为58.7%,经过对二者的配对χ^2检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经过相关回归分析,r=0,8732,y=-9.9534+1.2553x。结论 PreS1、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呈显著正相关,PreS1蛋白可作为HBV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我院23例屈肌腱损伤的病例进行晚期修复,取得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3~58岁。屈肌腱损伤左手7例,右手16例。拇指1例,食指14例,中指3例,环指3例,小指2例。开放性损伤21例,闭合性损伤2例。损伤部位:手掌中部至手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