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41篇
  免费   2205篇
  国内免费   1232篇
耳鼻咽喉   193篇
儿科学   913篇
妇产科学   343篇
基础医学   2673篇
口腔科学   203篇
临床医学   5501篇
内科学   14376篇
皮肤病学   224篇
神经病学   1160篇
特种医学   2433篇
外科学   2583篇
综合类   778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629篇
眼科学   316篇
药学   2827篇
  38篇
中国医学   1838篇
肿瘤学   34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553篇
  2022年   1248篇
  2021年   1738篇
  2020年   1625篇
  2019年   1220篇
  2018年   1271篇
  2017年   1170篇
  2016年   1308篇
  2015年   1535篇
  2014年   3342篇
  2013年   3225篇
  2012年   2871篇
  2011年   3074篇
  2010年   2550篇
  2009年   2489篇
  2008年   2473篇
  2007年   2351篇
  2006年   2110篇
  2005年   1755篇
  2004年   1452篇
  2003年   1291篇
  2002年   991篇
  2001年   862篇
  2000年   686篇
  1999年   513篇
  1998年   438篇
  1997年   413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114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84篇
  1981年   73篇
  1980年   86篇
  1979年   69篇
  1978年   53篇
  1977年   49篇
  1975年   40篇
  1973年   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ObjectivesSevere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is a known risk factor for infection and mortality. However, whether stage 1 AKI is a risk factor for infection has not been evaluated in adults. We hypothesized that stage 1 AKI following cardiac surgery would independently associate with infection and mortality.MethodsIn this retrospective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study, we evaluated 1620 adult patients who underwent nonemergent cardiac surge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7. Patients who developed stage 1 AKI by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creatinine criteria within 72 hours of surgery were matched to patients who did not develop AKI.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an infection, defined as a new surgical-site infection, positive blood or urine culture, or development of pneumonia.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in-hospital mortality, stroke,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and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LOS).ResultsStage 1 AKI occurred in 293 patients (18.3%). Infection occurred in 20.9% of patients with stage 1 AKI compared with 8.1% in the no-AKI group (P < .001). In propensity-score matched analysis, stage 1 AKI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fection (odds ratio [OR]; 2.2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37-3.17), ICU LOS (OR, 2.38; 95% CI, 1.71–3.31), and hospital LOS (OR, 1.30; 95% CI, 1.17-1.45).ConclusionsStage 1 AKI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CU LOS, and hospital LOS. Treatment strategies focused on prevention, early recognition, and optimal medical management of AKI may decrease significant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性情况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6),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效果极佳,可作为临床干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44.
45.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冠脉造影特点、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3例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的8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检出心肌桥8例,均位于前降支,心肌桥发生率为2.7%,心肌桥长度8~25mm,平均14.5mm。依据Nobel分级法,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1例。1例Ⅲ级患者同时并发冠脉粥样硬化,病变位于回旋支中段,狭窄<50%。8例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后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可用于心肌桥的诊断,心肌桥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6.
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探讨一期外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3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1例,二尖瓣病变4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3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升主动脉瘤1例,继发孔房缺1例。因冠心病首诊入院5例,以其他器质性心脏病首诊入院8例。术前有心绞痛症状者8例,无心绞痛5例。体外循环下一期外科治疗。结果无死亡病例,13例均顺利出院。冠脉搭桥+瓣膜置换8例,冠脉搭桥+瓣膜成形3例,冠脉搭桥+Bentall+室壁瘤切除1例,冠脉搭桥+房缺修补1例。手术中搭桥1~3支,平均(1.92±0.73)支。术后1周,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为(51.77±2.64)mm,较术前[(58.92±3.81)mm]明显缩小(P<0.05)。随访3个月,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NYHA)明显提高(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容易漏诊。虽然手术风险性和难度增加,但未得到血液重建,对患者更将是致命性的灾难,应争取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5例择期行OPCAB、近期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于术前30m in、术后6、12、24、48、72和120h采外周静脉血4m l,CD 34和CD 45双抗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造血干细胞计数,同时检测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T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造血干细胞计数占外周血有核细胞数计数的0.13%±0.12%,OPCAB后明显升高,24h达到峰值(0.34%±0.20%),术后120h回到术前基线水平;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对造血干细胞动员无明显影响,但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明显低于无高血压病患者;术后24h造血干细胞动员与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T呈正相关(r=0.692,P=0.000;r=0.558,P=0.000;r=0.447,P=0.000;r=0.401,P=0.004)。结论OPCAB术后造血干细胞快速、短暂动员,心肌损伤程度、冠心病危险因素参与了造血干细胞动员的调节。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64层CT一次扫描同时完成心脏冠脉成像及心功能分析的可行性。方法96例患者均行MSCT心脏成像扫描和MR心脏检查,数据分别按照冠脉成像和心功能分析要求进行重建和后处理,评估。结果1271段冠脉血管中有约99%血管显示清晰,达到诊断要求;心功能分析数据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容积(LVMV)与MR相关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91、0.94、0.89、0.88。结论MSCT可以在一次扫描中完成冠脉成像和心功能数据采集,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12例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1996年-2002年,共诊治12例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患者,从受伤到入院时间为3~14h,入院时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休克状态,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急诊进行清创、血管神经探查和修复术。其中行腋动脉修补5例,腋动脉直接吻合6例,自体静脉移植修复1例。结果伤后8h内腋动脉再通8例,8~16h内腋动脉再通4例,无病例发生截肢或死亡。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桡动脉搏动良好。结论对开放性腋动脉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探查是控制休克、获取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冠状动脉瘘的诊治及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宏伟  张供 《医学综述》2006,12(10):630-632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罕见的冠状动脉畸形,绝大多数属于先天性畸形,极少数可由后天因素引起。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向有关心腔、血管异常分流,导致引流部位负荷加重、瘘远端心肌缺血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目前,绝大多数冠状动脉瘘已能由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并可经内科介入技术或外科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