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41篇
  免费   3931篇
  国内免费   827篇
耳鼻咽喉   407篇
儿科学   1011篇
妇产科学   585篇
基础医学   2995篇
口腔科学   924篇
临床医学   6862篇
内科学   5573篇
皮肤病学   764篇
神经病学   2723篇
特种医学   1024篇
外科学   3734篇
综合类   14344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8092篇
眼科学   353篇
药学   12010篇
  169篇
中国医学   5349篇
肿瘤学   2378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943篇
  2022年   1936篇
  2021年   2582篇
  2020年   2522篇
  2019年   2104篇
  2018年   1953篇
  2017年   2148篇
  2016年   2546篇
  2015年   2581篇
  2014年   7070篇
  2013年   6401篇
  2012年   6268篇
  2011年   5842篇
  2010年   4474篇
  2009年   3166篇
  2008年   2789篇
  2007年   2538篇
  2006年   1999篇
  2005年   1489篇
  2004年   1093篇
  2003年   893篇
  2002年   695篇
  2001年   589篇
  2000年   532篇
  1999年   408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168篇
  1984年   242篇
  1983年   201篇
  1982年   217篇
  1981年   184篇
  1980年   155篇
  1979年   154篇
  1978年   104篇
  1977年   67篇
  1976年   79篇
  1975年   7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78-180+184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进行ICU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5 d护理后比较患者依从性情况、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对不良并发症产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按时用药依从及饮食依从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DS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压疮、泌尿感染、以及发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减少了不良情绪以及不良并发症的产生,有助于患者整体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pico Green dsDNA荧光染色定量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NETs水平,采用T淋巴细胞亚群评价患者免疫功能,对比不同NETs水平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f-DNA/NET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而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Cf-DNA/NETs水平上升、有害气体接触、被动吸烟均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4.
《Vaccine》2016,34(45):5436-5441
Influenza is a viral infection that affects much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each year. Vaccination remains the most effective tool for preventing the disease. Live attenuated influenza vaccine (LAIV) has been used since the 1950s to protect humans against seasonal influenza. LAIVs developed by the Institute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IEM), Saint Petersburg, Russia,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Russia since 1987.In 2006,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nnounced a Global action plan for influenza vaccines (GAP). WHO, recognizing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LAIV over the inactivated influenza vaccine in a pandemic situation, included LAIV in the GAP.BioDiem Ltd., a vaccine development company based in Melbourne, Australia which held the rights for the Russian LAIV, licensed this technology to WHO in 2009. WHO was permitted to grant sub-licenses to vaccine manufacturers in newly industrializ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use the Russian LAIV for the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use and sale of pandemic and seasonal LAIVs. To date, WHO has granted sub-licenses to vaccine manufacturers in China (Changchun BCHT Biotechnology Co., Ltd.), India (Serum Institute of India Pvt. Ltd.) and Thailand (Government Pharmaceutical Organization). In parallel, in 2009, IEM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WHO, under which IEM committed to supply pandemic and seasonal candidate vaccine viruses to the sub-licensee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gress made by collaborators from China, India, Russia and Thailand in developing preventive measures, including LAIV against pandemic influenza.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临床观察。方法回顾分析76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儿中,54例患儿治愈,16例患儿好转,6例患儿转科治疗。治疗前患儿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的检出率和球蛋白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73.7%和92.1%,显著高于治疗后的外观混浊的检出率7.9%和球蛋白阳性的检出率5.3%,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诊的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及早地诊断、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6.
47.
4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95-9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对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8月收治的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药学知识制定导管接触性溶栓及抗凝用药方案,对患者实施全程药学监护。 结果 溶栓治疗期间,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小板未见明显下降趋势;8例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轻微牙龈出血后自行止血,1例出现血尿,停止溶栓治疗后改为口服抗凝药,血尿现象消失。患者预后改善明显,血栓完全溶解,静脉恢复畅通,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结论 临床药师在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个体化用药监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手术获得的泌尿系结石成分,探讨延安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与年龄、性别等关系,比较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特点,分析延安地区泌尿系结石发生的流行病学情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的个体化治疗及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治疗1984例尿路结石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部位等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延安地区泌尿系结石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解剖部位的分布特点。结果在1984例泌尿系结石的患者中,按每10岁年龄大小分组排序,统计各年龄阶段泌尿系结石发病情况,男性患者有1346例,女性患者有638例,男性年龄(50.23±14.48)岁,女性年龄(47.87±14.51)岁,男、女患者比例约2.11∶1。在66~75岁年龄段,尿路结石发病率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成分以混合性结石为主,以混合性结石为主,共1582例,占79.76%。其中1665例(83.92%)为上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的比例为5.22∶1,其余为肾结石合并膀胱结石。上尿路结石中男性1062例,女性603例,男女比例为1.76∶1;下尿路结石中男性284例,女性35例,男女比例为8.11∶1。青壮年(年龄≤45岁)泌尿系结石患者草酸钙为主结石、感染性结石多见;中老年(年龄>45岁)泌尿系结石者草酸钙为主结石、尿酸类结石多见。感染性结石患者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延安地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泌尿系结石。同时,不同年龄段结石构成成分具有差异。对于年龄≤45岁患者,主要以草酸钙为主结石、感染性结石多见,这与结石整体发病率基本一致;而对于年龄>45岁患者,主要以草酸钙为主结石、尿酸性结石多见。表明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结石患者,可以根据上述结果在结石的预防和治疗上综合考量,给予明确而更加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