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2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Summary Beta-adrenergic blocking agents inhibit serotonin uptake by human blood platelets; in addition they induce release of the previously accumulated amine in vitro. Propranolol was the most active drug, followed by alprenolol, Kl 255, Kö 592, INPEA, oxprenolol, pindolol, Kö 1366, practolol, and sotalol. Kinetic analysis revealed a mixed type of inhibition of serotonin uptak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parameters and the lipid solubilities of the respective drugs was found. In contrast to the active serotonin uptake labelled -sympatholytics were accumulated by the platelets passively, i. e. independently of temperature and of time of incubation. The degree of accumulation by human blood platelets and human erythrocyte ghosts was again correlated with the hydrophobicity of the compounds. Therefor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effects of -adrenergic blocking agents are mainly unspecific in nature, depending on the lipid solubility of the drugs, and leading to conformational changes within the membranes. This assumption is supported by the electron microscopical findings in human platelets, indicating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and cell lysis.Supported by a grant of the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Part of this work has been presented at the 2nd Int. Symp. on Metabolism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of Erythrocytes, Thrombocytes and Leucocytes, Vienna 1972 (Lemmer et al., 1972).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及如何更合理地使用这两种方法.方法 84例腕管综合征,轻度型21例,中度型48例,重度型15例.非手术治疗45例,手术治疗39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对轻度型、中度型病例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0.48%、85.00%,2~3年后部分轻、中度型病例的非手术治疗不能阻断病情发展,改手术治疗(5例).重度型病例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结论 轻、中度型腕管综合征可首选非手术治疗,疗效不佳再行手术治疗.重度型病例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3.
药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长乐 《中国骨伤》2011,24(10):828-830
目的:探讨药刀在L3横突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0月,应用药刀治疗L3横突综合征38例,33例获得随访,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8~58岁,平均(37.6±7.8)岁;病程10d~14个月,平均(126.9±14.7)d。患者以单侧腰部酸痛,侧方弯腰受限,久坐或劳累后腰背部酸痛加重,并向患侧大腿及腘窝部放射,但酸痛不过膝关节为主要临床症状。患侧L3横突尖部压痛明显,局部可触及挛缩肌束,X线片示L3横突左右不对称,结合CT、MR检查以排除椎管狭窄、肿瘤及椎间盘突出病变。应用药刀挑拨、松解粘连,随后注入复合药物:0.2%利多卡因3ml、曲安奈德5ml(50mg)加0.9%生理盐水至10ml。经1次治疗疼痛无明显改善者1周后行第2次治疗,治疗次数不超过3次。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时)按照JOA下腰痛评分系统从下腰痛、腿痛或麻木感、步态、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膀胱功能等方面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3例获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4个月。伤口均Ⅰ甲愈合,无其他并发症。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经1次治疗者22例,2次7例,3次4例。JOA评分由术前的(7.03±3.81)分恢复至术后的(13.29±3.78)分。优26例,良5例,可2例。结论:L3横突综合征是药刀治疗的适应证之一,只要诊断明确,病灶定位准确,操作方法正确,其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主动免疫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反复流产3~6次的不孕患者(n=55),采用补体依赖细胞毒实验检测封闭抗体的水平,应用患者丈夫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患者做皮下免疫治疗,并随访妊娠结局;用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55名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55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检测封闭抗体阴性后接受主动免疫治疗,其中已分娩41例,14例患者再次流产。主动免疫治疗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妊娠成功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显著多于妊娠失败者。结论主动免疫对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URSA的发生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索老年人膝关节肌腱韧带病变所致疼痛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镇痛门诊近几年老年人膝关节肌腱韧带病变所致疼痛540例,分组比较药物与痛点封闭阻滞的治疗效果。结果痛点封闭阻滞的止痛效果高于单纯药物治疗(P〈0.001)。结论老年人膝关节肌腱韧带病变所致疼痛具有一定的发病率,痛点阻滞可有效治疗老年人膝关节肌腱韧带病变所致疼痛。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PICC堵管预防中“A—C—L”,导管维护程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于本科住院治疗期间接受PICC的64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管维护方法,观察组接受“A—C—L”导管维护程序,对比两组导管堵塞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ICC导管分别采用不同维护方法维护后,在患者接受PICC导管留置期间,对照组PICC堵管发生率为18.75%(6/32),观察组中无PICC堵管现象发生,观察组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患者接受PICC置管治疗时,采用“A—C—L”导管维护程序可有效预防堵管现象发生,可有效保证患者临床治疗质量,大幅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单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被动免疫治疗及淋巴细胞主动免疫(LIT)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被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临床确诊为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12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仅接受IVIG,B组接受LIT及IVIG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封闭抗体转阳率,临床妊娠率,患者血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CD4 +/CD8+比率及细胞因子IFN-γ、IL-10水平和NK细胞含量的变化.结果 免疫治疗后,A组封闭抗体转为阳性者45例(72.58%)、B组封闭抗体转为阳性者58例(93.5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688,P<0.05);两组成功妊娠率为A组妊娠39例(62.90%),B组妊娠51例(82.2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35,P<0.05).接受免疫治疗后B组与A组比较,CD3+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t=2.497,P<0.05);CD4+细胞百分比降低(t=4.514,P<0.05);CD8+细胞百分比升高(t=21.697,P<0.05);CD4+/CD8+比率降低(t=2.146,P<0.05),IFN-γ水平降低(t=4.514,P<0.05),IL-10则升高(t=21.697,P<0.05);外周血NK细胞百分比下降(t=2.146,P<0.05),B组变化幅度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封闭抗体阴性复发性流产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能改善体内细胞免疫状态,具有较好的疗效,LIT联合IVIG治疗较单独应用IVIG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封闭抗体缺乏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102例,其中72例用配偶淋巴细胞皮内注射法进行免疫治疗(试验组),30例未采取任何措施(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妊娠成功率为65.3%,对照组为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39.
刘继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9):1517-1517,1520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封闭抗体(BA)对复发性流产(RSA)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分析120例RSA患者及93例正常对照组妇女血清ACA、EmAb及BA。结果 RSA组ACA和EmAb阳性率分别为27.5%和28.3%;对照组5.4%和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BA阴性检测率81.7%明显高于对照组12.9%,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对RS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一种新研制的气管插管鉴定囊在急诊气管内插管时对患者呼出气体或飞沫的阻断效果.方法 选择急诊抢救中需气管内插管的62例患者进行观察试验,性别不限,年龄21~73岁,所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和自主呼吸;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C组)用普通气管导管;气管插管鉴定囊组(T组)在气管内插管时用接有气管插管鉴定囊的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插管过程中有无呛咳发生、操作者面颈部有无感受到在气管导管口处有呼出气流、操作者面颈部有无受到血液或分泌物的沾染.结果 T组全部患者在插管时气管插管鉴定囊均出现了胀缩,但操作者没有感觉到在气管导管口处有呼出气流;插管期间有9例患者发生了呛咳,其中2例使操作者面颈部受到了沾染.C组中有16例插管使操作者感受到在气管导管口处有呼出气流,其中7例出现了呛咳,11例使操作者面颈部受到了沾染.与C组比较,T组的操作者感受到有呼出气流和受到血液、分泌物沾染的发生率低(0比16,2比11,均P<0.05),插管过程中患者呛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比7,P>0.05).结论 气管插管鉴定囊用于气管内插管时能够起到阻断呼出气体泄漏或飞沫播散的作用,有助于防控插管时血液或分泌物的喷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