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0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36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73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167篇
  2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朱自强  于力 《现代保健》2014,(32):31-34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成功溶栓患者中是否发生早期心血管事件,比较其血浆N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差异,并研究其与血清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测定血浆NT-pro BNP水平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溶栓治疗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1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前测定NT-pro BNP。随访30 d,观察30 d内是否发生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与否、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 NT-pro BNP水平与c Tn T、CK、CK-MB、LVEDV存在正相关(P〈0.05),与LVEF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测定入院时血浆NT-pro BNP水平对评估AMI经过成功溶栓治疗的患者30 d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与氯沙坦联合治疗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 (CHF)对心室重构与血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与培哚普利加氯沙坦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3个月测定心功能与左室内径等指标 ,并测定血浆BNP含量的变化。结果 BNP与NYHA分级、LVEDD、LVESD呈正相关 ;与LVEF增加呈负相关。培哚普利加氯沙坦组LVEDD、LVESD下降显著 ,LVEF增加明显 ,与培哚普利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结论 培哚普利加氯沙坦治疗老年CHF较单独应用培哚普利治疗能更好地改善心衰 ,预防左室重构、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劲风  汪祥海  蔚有权  刘文洁  杨浩 《安徽医药》2015,36(10):1194-1196
目的 探讨Carto 3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指导消融频发性室性早搏(PVC)的临床疗效,以及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 BNP)、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3年47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为病例组,根据标测系统的不同,分为传统组(n=17)和三维组(n=30)。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次数及手术即刻成功率、远期成功率。同时监测所有病例行导管消融前及消融3个月后的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另选取5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三维组在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放电次数上明显优于传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即刻成功率(82.35% vs 93.33%)、远期成功率(76.47% vs 86.67%)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例组术前、病例组术后3个月NT-pro BNP浓度、LVEDd以及LVE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二维影像,在Carto 3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下行射频消融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具有较高的即刻及远期成功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在不同级别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及门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76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84例,49 ~ 81岁,平均年龄(65.1±16.2)岁.按照NYHA标准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组21例、Ⅱ级组52例、Ⅲ级组59例、Ⅳ级组44例.空腹采集患者非EDTA抗凝的血浆标本,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患者血浆标本的BNP浓度.结果 Ⅰ级-Ⅳ级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依次呈显著增加(P<0.05).各心功能级别心力衰竭(HF,heart failure)组通过治疗后血浆BN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浆BNP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可以反映H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其水平的高低与HF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浆BNP水平可以预示患者的疗效,血浆BNP下降是治疗有效和病情好转的标志.血浆BNP可作为HF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H-FABP、ACTA、ADT、BNP及血管紧张素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诊治的8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84名体检健康的同龄人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H-FABP、ACTA、ADT、BNP及血管紧张素水平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NY-HA分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检测水平,并采用Logistic分析处理上述血清指标与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FABP、ACTA、ADT、BNP及血管紧张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中较高NYHA分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检测水平高于较低NYHA分级的患者,且经Logistic分析显示上述血清指标均与心力衰竭有密切的关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FABP、AC-TA、ADT、BNP及血管紧张素与心力衰竭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诊治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黄刚 《北方药学》2015,(4):106-107
目的:探讨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合并肺心病且心衰的患者64例,纳入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人员1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hs-CRP、BNP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TNF-α、IL-6、hs-CRP、BNP水平及PaO2,分析指标间的关系。结果:64例COPD合并肺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TNF-α、IL-6、hs-CRP、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6、hs-CRP、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PaO2则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降低(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IL-6、hs-CRP、BNP水平与心功能等级呈正相关(P<0.05),PaO2与心功能等级呈负相关(P<0.05),TNF-α、IL-6、hs-CRP与BNP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其血清细胞因子、BNP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BNP和IL-18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中心健康者10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 ELISA)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利钠肽(BNP)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TNF-α、BNP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TNF-α水平分别与BNP和IL-18呈正相关( r=0.689,r=0.728,P均<0.05),BNP水平与IL-18水平亦呈明显正相关( r=0.835,P<0.05)。结论临床上可将联合检测TNF-α、BNP和IL-18三项水平作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