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0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273篇
内科学   15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348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15篇
中国医学   1455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深刺局部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晓阳 《中国针灸》2005,25(8):549-550
目的:寻找提高三叉神经痛疗效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深刺组(45例)、常规针刺组(45例).常规针刺组以局部近取浅刺和循经远取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深刺组在此基础上对局部穴位采用深刺达神经干的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均收到明显疗效,深刺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24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6%;而常规针刺组分别为7例、15例、12例、11例、75.6%.深刺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局部穴位深刺加循经远取手足阳明经穴位,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2.
孙健  单秋华  陈新勇 《中国针灸》2005,25(9):633-635
目的:探讨针刺经穴(风池、天柱)、夹脊(C4~C6)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20例VBI患者分3次分别观察针刺经穴组、夹脊组、配伍组3个穴组对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ys)的影响.结果:3组针刺后椎-基底动脉的vsys较针刺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P<0.01),但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风池、天柱或C4~C6夹脊组或两者同用,均可使VBI患者椎-基底动脉的vsys值升高,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状况.但从即刻改善程度来说,两者之间未发现协同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3.
220例行输卵管通液术的患者被分为实验组(n=110)和对照组(n=110),实验组患者在进行输卵管通液术前用维生素K1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术前不作其他处理.实验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反应较轻.实验组输卵管通畅89例,占80.9%,对照组输卵管通畅63例,占57.3%.  相似文献   
54.
论述了颈部的局部解剖结构及常用穴位,以人迎穴为例,对针刺颈部穴位的刺法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5.
将急性腰扭伤分为脊柱型损伤和非脊柱型损伤两种类型,分别施以针刺和推拿治疗,治疗了3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结果27例痊愈,3例有效.  相似文献   
56.
耳穴贴压治疗寻常痤疮对血清睾酮雌二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炼  李龙  赵建华 《中国针灸》2004,24(1):57-58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内分泌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寻常性痤疮37例,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变化.结果:经2疗程治疗,患者血清睾酮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雌二醇及睾酮/雌二醇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耳穴贴压具有调节性激素作用,使雌二醇增高,雄激素相对地降低,降低了睾酮/雌二醇值,从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针灸八会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玲 《中国针灸》2004,24(8):534-536
目的:探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用针灸八会穴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60例患者痊愈15例,显效26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针灸八会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8.
针刺治疗脑萎缩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俊芳 《中国针灸》2004,24(8):541-543
目的:比较针刺与中药治疗脑萎缩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40例脑萎缩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用耳针、头皮针配合体针治疗)与对照组(60例,口服中药八珍汤加减),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8%和96.3%,对照组为45.0%和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脑萎缩优于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59.
危险穴位针刺深度与角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严振国  白娟  邵水金  张建华 《中国针灸》2004,24(11):769-772
目的:为临床医生提供安全的进针深度和角度的参考数值.方法:(1)经穴的断层解剖法为先在尸体上标经定穴,经-20~-30 ℃冰冻,再通过穴位作多种断面,以反映在各种角度、深度、范围进针时所涉及的断面解剖结构.(2)经穴的层次解剖法为先在尸体上选穴定位,在穴位处用钢针刺入或刺染,再逐层解剖,以反映穴位区的解剖结构.结果:得到头颈部、胸腹部和腰背部常用危险穴位针刺的安全深度和危险深度的范围,以及部分危险穴位进针的方向和角度.  相似文献   
60.
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与单纯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180例患者分成针灸加穴位注射组和单纯中药组治疗。结果 针灸加穴位注射组痊愈显效率与中药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 ,而且经治疗后随访 ,针灸加穴位注射组复发率明显低于中药组 (P<0 .0 1)。结论 针灸加穴位注射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