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89篇
  免费   7348篇
  国内免费   8887篇
耳鼻咽喉   1300篇
儿科学   2604篇
妇产科学   1395篇
基础医学   13421篇
口腔科学   1579篇
临床医学   14771篇
内科学   15293篇
皮肤病学   1390篇
神经病学   3389篇
特种医学   25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9篇
外科学   6725篇
综合类   33304篇
预防医学   9305篇
眼科学   1197篇
药学   8427篇
  112篇
中国医学   2871篇
肿瘤学   11026篇
  2024年   731篇
  2023年   2967篇
  2022年   2575篇
  2021年   2898篇
  2020年   2613篇
  2019年   2864篇
  2018年   1672篇
  2017年   2308篇
  2016年   2738篇
  2015年   2890篇
  2014年   4148篇
  2013年   4427篇
  2012年   6020篇
  2011年   7031篇
  2010年   6797篇
  2009年   7105篇
  2008年   7825篇
  2007年   7584篇
  2006年   7427篇
  2005年   7767篇
  2004年   7017篇
  2003年   6397篇
  2002年   5333篇
  2001年   4766篇
  2000年   3908篇
  1999年   3255篇
  1998年   2749篇
  1997年   2088篇
  1996年   1534篇
  1995年   1244篇
  1994年   775篇
  1993年   416篇
  1992年   301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61.
962.
963.
964.
965.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及其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关系,从基因水平揭示AMI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AMI组55例、对照组48例健康者分别应用特异性寡核苷酸点膜杂交技术,进行PAI-1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分析,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结果:AMI组和对照组中4G/4G基因型的血浆PAI-1活性水平最高,与4G/5G基因型、5G/5G基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中4G/4G纯合子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PAI-1活性增高是AM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4G/4G纯合子基因型是AMI发病的危险基因型。  相似文献   
966.
CD44v6和组织蛋白酶D表达与食管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CD4 4v6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 ,CD)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 6 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 4v6和CD表达水平。结果 在食管癌中CD4 4v6和C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8.5 %和 6 4 .6 %。CD4 4v6和CD表达均与肿瘤分级、浸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结论 CD4 4v6和CD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可作为是预测食管癌转移潜能和评估食管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67.
目的: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的耐药基因,并观察其抗结核疗效。方法:用PCR-SSCP方法对43例初治和26例复治耐多药临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并观察化疗结果。结果:43例初治痰标本检测,4例rpoB基因突变,无KatG,rpsL基因突变;26例复治痰标本rpoB,KatG,rpsL检出分别为26/26(100%),13/26(50%),12/26(46%);复发肺结核患者3个月及6个月痰阴转率为76.9%,76.9%,X线好转率为76.9%和84.6%,结论:PCR-SSCP法对耐多药临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rpoB,KatG,rpsL检测,可为临床肺结结核患者耐药情况辅助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68.
bcl—2和P53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了bcl-2和P53蛋白在74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8%。(2)P53蛋白在胶质瘤中均有表达。率不同,颅咽管瘤、垂体瘤、脑膜瘤、反庆性胶质细胞增生和正常脑组织的为阴性,据此文认为,(1)bcl-2基因在笙 的作用有阴。92)P53蛋白可能参与了脑胶质发生、发展过程,且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3)bcl02和P53  相似文献   
969.
随着遗传学理论和技术的日趋成熟,神经遗传学已发展成为神经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一方面,人们已不仅仅从形态、药理角度而更从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来揭示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一些神经遗传病的病理机制在基因水平上得到了阐明,为这些疾病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一些非神经遗传病也成为神经遗传学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970.
P53基因是一种肿瘤的抑制基因,定位于人17号染色体短臂上,参与细胞增殖的负调控P53基因突变或丢失常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在脑胶质瘤中,P53突变多为点突变,位点在5~8外显子,错义突变占80%,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占17%,P53突变,染色体17p丢失与胶质瘤的分级,预后有一定关系,P53基因治疗对于改善胶质瘤病人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