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3篇
  免费   3078篇
  国内免费   296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258篇
基础医学   217篇
口腔科学   229篇
临床医学   1895篇
内科学   1769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8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14篇
综合类   2998篇
预防医学   2396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1742篇
  8篇
中国医学   803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670篇
  2016年   935篇
  2015年   1402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1123篇
  2011年   1226篇
  2010年   868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571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补肾活血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近10年来国内应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并指出了现有的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认为补肾活血法对某些类型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2.
彩色多普勒在心脏起搏器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并结合心电图 (ECG)诊断起搏器综合征 (PMS)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具有详实临床及ECG资料的心室按需 (VVI)起搏器安置患者 6 0例及对照组 4 8例进行CDEI检查 ,观察起搏组与对照组的三尖瓣返流 (TR)的发生率、返流程度 ,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起搏组出现逆传P波 (即PMS阳性 )者 15例 ,CDFI检测出现TR者 2 0例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PMS阳性者TR发生率明显高于PMS阴性者 ,表明安置VVI起搏器后出现逆传P波与TR的发生相关性良好。结论 :CDFI对PM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将ECG与CDFI结合应用有助于诊断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3.
朱莹 《浙江医学》1996,18(3):184-184
DDD起搏器(P波和R波触发和抑制房室顺序起搏器,即全自动起搏器)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起搏器,对其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近期进展迅速,现综述如下。 一、DDD起搏的优势 具有心房心室双腔顺序起搏,P波和R波双重感知、触发和抑制双重反应,从而模拟人类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保持正常房室收缩顺序的同步性,保存心房辅助泵的作用,加速心室充盈,提高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使Frank-Starling曲线右移,同时促进心房血的转输,降低心房内压,利于腔静脉血回流。与VVI起搏(心室按需起搏)相比,DDD起搏使心输出量(CO)  相似文献   
34.
报道用重庆华伟电子设备厂生产的YCP—ⅡA型心脏起搏器治疗完全性房室阻滞伴阿斯氏综合症一例。起搏器使用 13年零2月后才出现症状复发。经置换起搏器后症状消失。本例提示 ,我们有能力生产全部用国产件制造的、性能可靠、长寿命的VVI型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35.
《中国医药导报》2007,4(4S):12-15
民生问题成为刚刚闭幕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关注的焦点。其中,医药卫生问题因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6.
1978年~1987年用永久起搏器治疗54例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病人,共进行103次手术。随访8年多,发现7例死亡,其中6例死亡原因与起搏器治疗无关,1例死于与起搏器并发感染密切相关。本文就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病因、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指征、手术并发症等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应用门控心肌显像观察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结构的变化.方法 患者27例,男9例,女18例,年龄(65.1±9.5)岁.其中起搏心室感知心室R波抑制型(VVI)起搏器组15例,起搏双腔感知双腔P波或R波抑制型(DDD)起搏器组12例.采用门控心肌显像方法测定患者起搏器植入前及植入后早期[随访(4.6±1.5)个月]自身心律或起搏器工作状态下左心室功能参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ESV)及左心室收缩时间.按左心室室壁活动靶心图将室壁活动度分为缺损、稀疏及正常3级.植入前后相比,有下列一项即为左心室功能重构:LVEF增加或降低10%及以上,室壁活动度改变1级及以上,左心室收缩时间延长或缩短1个时间段及以上;结构重构:EDV增加或降低10%以上.结果 (1)左心室功能重构:27例患者中,26例(96.3%;VVI组15例,DDD组11例)出现功能重构.26例中6例(23.1%;VVI组4例,DDD组2例)LVEF升高,8例(30.8%;VVI组4例,DDD组4例)LVEF降低,12例(46.2%;VVI组7例,DDD组5例)LVEF无变化.(2)结构重构:27例中13例(48.1%;VVI组10例,DDD组3例)出现结构重构.13例中4例(VVI组3例,DDD组1例)LVEF升高,3例(均为VVI组患者)LVEF降低,6例(VVI组4例,DDD组2例)LVEF无变化.结论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早期即可发生左心室功能重构,约半数患者出现左心室结构重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在患者心脏获得电生理学益处时,可能对左心室的功能和结构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8.
临床路径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将6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住院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开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9.
动态心电图对起搏器间歇性感知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起搏器间歇性感知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MarquetteMars30 0 0动态心电图仪 ,对 36例 (4 9例次 )安装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 ,分析起搏、感知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 :共检出起搏器间歇性感知功能异常 17例 (2 4例次 ) ,检出率为 4 7.2 % ,有 5例 (7例次 )合并两项感知异常。所有感知异常除 1例在常规心电图中检出外 ,其余 16例只在动态心电图中发现。检出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 12例。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相应临床处理后 ,部分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异常消失。结论 :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异常多为间歇性的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感知异常的检出率较高 ,应是起搏器随访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40.
起搏器若干特殊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晓健 《心电学杂志》2006,25(1):47-52,61
近年来,随着起搏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起搏器功能也不断增加和日益完善。从单腔起搏发展为双腔、三腔甚至四腔的多功能生理性起搏。感知功能也发展为感知体内生理、生化、神经活动以及正常和异常的各种心电活动,起搏模式能自动转换,起搏参数能自动调整、自动终止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acemaker mediated tachycardia,PMT)、抗心动过速等功能。由于增加了许多附加功能,使得起搏心电图变得越来越复杂。故需充分了解起搏器的一些特殊功能,以正确判断起搏器功能是否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