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0篇
  免费   3142篇
  国内免费   297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261篇
基础医学   230篇
口腔科学   229篇
临床医学   1186篇
内科学   433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799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2306篇
预防医学   2285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1477篇
  2篇
中国医学   1107篇
肿瘤学   176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486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662篇
  2016年   881篇
  2015年   1359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970篇
  2011年   1021篇
  2010年   710篇
  2009年   529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 比较黄精、多花黄精、滇黄精多糖组分及其体内外抗氧化、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琼脂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不同多糖组分,比较得率及分子量。采用RT-qPCR法检测不同纯化多糖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的细胞活性,IL-6、SOD1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ELISA检测不同多糖灌胃给药后对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肺泡灌洗液TNF-α、MDA水平。结果 在相同提取方法下,黄精得率最高,为3.70%,其多糖水平为65.83%。黄精粗多糖以中性多糖(PSP-NP)为主,占比70.50%;多花黄精粗多糖以酸性多糖(PCP-AP)为主,占比64.67%;滇黄精粗多糖中中性多糖(PKP-NP)和酸性多糖(PKP-AP)水平差别不大,分别占比41.75%、58.25%。各纯化多糖均能增强细胞活性,PSP-NP、PSP-AP能升高SOD1 mRNA表达(P<0.01),PCP-AP、PKP-AP能降低IL-6 mRNA表达(P<0.01)。3种黄精粗多糖都能降低肺泡灌洗液TNF-α、MDA水平(P<0.05),其中黄精多糖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黄精、多花黄精、滇黄精多糖...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滇黄精对糖尿病皮损大鼠皮肤“隐性损害”的修复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向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5 mg/kg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磷酸西格列汀10 mg/kg组、滇黄精水提物2、8 g/kg组、滇黄精醇提物2、8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各组灌胃给药4 w后,大鼠背部制备2 cm×2 cm圆形全层皮肤创面。继续灌胃给药2 w。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率,取创缘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创缘皮肤组织超微病理,测定创缘皮肤微血管密度,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干扰素-γ(IFN-γ)含量和皮损组织IL-2、IL-6、TNF-α、IFN-γ含量,检测创缘皮肤组织胶原纤维、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含量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表皮层和真皮层厚度显著变薄(P<0.01),大鼠创缘皮肤微血管密度降低,血浆中TNF-α、IL-2、IFN-γ、ICAM-1含量明显升高,皮肤中TNF-α、IL-6、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创缘皮肤组织bFGF、VEGF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MMP-9、MMP-2含量升高,TIMP-2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滇黄精水提物、滇黄精醇提物2 g/kg组表皮层显著增厚(P<0.01),各给药组真皮层明显增厚(P<0.05或P<0.01);滇黄精水提物、醇提物2、8 g/kg组大鼠创缘皮肤微血管密度显著升高(P<0.01),血浆中TNF-α、IL-2、IFN-γ、ICAM-1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皮肤中TNF-α、IL-6、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1),创缘皮肤组织bFGF、VEGF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MMP-9、MMP-2含量显著下降、TIMP-2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滇黄精能促进糖尿病皮损大鼠创缘皮肤组织表皮层和真皮层的生长,升高创缘皮肤微血管密度,促进血管新生,修复“隐性损害”。  相似文献   
53.
云南丹参酚酸类成分水醇法制备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原儿茶醛等水溶性总酚酸的紫外吸收度为检测指标,考察了不同水提醇沉工艺对水溶性酚酸类成分的影响,对水提醇沉法制备滇丹参中的水溶性酚酸类成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65%,75%,85%醇沉,水溶性总酚酸损失均小于30%,并且水溶性总酚酸含量随醇沉浓度的增加略呈递增趋势。用酸水来处理药材并没有提高水溶性酚酸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54.
血小板计数在各种出血性疾病、血液病中都有较重要的诊断价值 ,由于其特殊性 ,无论是手工检测还是仪器检测 ,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易导致其检测结果与实际产生较大的偏差。现就我们在使用法国 Melet公司生产的 Ms9型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时所出现的一些情况加以分析。临床资料 门诊病人 189例 ,其中男 10 0例 ,女 89例 ;年龄 12~6 7岁 ;每位受检查者采末梢血 70 μL,10 μL 行手工计数 ,另 6 0 μL 加入到含 2μL抗凝剂的小杯中 ,置 Ms9血细胞计数仪上测定。结果 :我们按 <10 0× 10 9/L,(10 0~ 30 0 )× 10 9/L,>30 0× 10 9/L将…  相似文献   
55.
医学论文关键词的正确标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期刊是传播医学信息 ,促进医学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 ,特别是进入 2 1世纪的信息时代更是如此。人们医学知识的更新 ,绝大多数来自医学期刊 ,为了快速、全面、准确、方便地从浩如烟海的医学论文中得到更多的医学情报信息 ,主要是通过关键词进行医学文献检索。1 关键词的意义和作用1 1 关键词的定义 关键词 (KeyWords)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具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是论文中最能反映中心内容的名词或词组 ,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叙词或自由词 ,是一直广泛应用的检索语言。通过关键词的标引 ,编制成关键词索引 ,实现科技文献计算…  相似文献   
56.
观察血栓性局部脑缺血过程中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受体的消长变化,探讨PAF在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神经元继发性脑损伤中的分子机制.建立光化学诱导树鼠句血栓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并提取树鼠句脑细胞膜蛋白,并用3H-PAF放射配体结合试验检测中枢神经细胞膜不同特性的PAF结合位点(受体),结果:树鼠句脑细胞膜上存在两种亲和性不同的PAF受体,即高亲和性和低亲和性受体,其亲和力(Kd)分别为(361±072)nM和(1704±241)nM,相应的最大结合容量(max)分别为(1…  相似文献   
57.
从滇白珠Ganltheria yunnanensis根的乙酸忆是活性部位分得10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阿魏酸(Ⅰ),氯原酸(Ⅱ),(+)-儿茶素(Ⅲ),原花色素A2,芦丁,槲皮素,水杨酸,香草酸,2,5-二羟基七甲酸和原儿茶酸,其中Ⅳ为杜鹃化科植物中首次报道,其它9个化合物为白珠树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58.
酸枣仁是一味常用中药,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yphusjulubaMill)的成熟种子。有的地区用汉刺枣(Zizyphusmauritianalam)的种子充酸枣仁药用。根据近15年有关杂志的记载,未查到二者可以通用的报导。因此,应注意鉴别。1性状鉴别1.1酸枣仁种子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mm-9mm,宽5mm-7mm,厚约3mm;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肤,另一端有细小凸起的合点;表面紫红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一面较平坦,中央有一条纵隆起钱,另一面稍凸起;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枚,淡黄色,它油性;气微,味谈。1二演刘冬种子图形、近心形式椭圆形;…  相似文献   
59.
中药山豆根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立琼  郭济贤 《药学学报》1992,27(4):308-316
对目前国内作山豆根用的9种不同植物来源的生药进行了形态组织学的比较研究,观察并描述了它们的生药性状和组织构造,并列出了生药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60.
滇黄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研究滇黄芩 (ScutellariaamoenaC .H .Wright)化学成分。 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5 ,7 二羟基 6 甲氧基二氢黄酮 (dihydrooroxylinA ,Ⅰ )、5 ,7,4′ 三羟基 8 甲氧基黄酮 ( 5 ,7,4′ trihydroxy 8 methoxyflavone ,Ⅱ )、千层纸素A(oroxylinA ,Ⅲ )、汉黄芩素 (wogonin ,Ⅳ )、白杨素 (chrysin ,Ⅴ )、黄芩素 (baicalein ,Ⅵ )、去甲汉黄芩素 (norwogonine ,Ⅶ )、( 2S) 5 ,7,2′ ,6′ 四羟基二氢黄酮 [( 2S) 5 ,7,2′ ,6′ tetrahydroxyflavanone ,Ⅷ ]。 结论化合物Ⅰ、Ⅱ为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