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380篇
  免费   11492篇
  国内免费   3079篇
耳鼻咽喉   2317篇
儿科学   20626篇
妇产科学   2547篇
基础医学   4289篇
口腔科学   1580篇
临床医学   20876篇
内科学   5798篇
皮肤病学   2111篇
神经病学   2391篇
特种医学   38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7篇
外科学   6122篇
综合类   49762篇
预防医学   35688篇
眼科学   2364篇
药学   20372篇
  179篇
中国医学   13743篇
肿瘤学   1214篇
  2024年   1018篇
  2023年   4062篇
  2022年   3930篇
  2021年   4675篇
  2020年   4211篇
  2019年   3840篇
  2018年   2181篇
  2017年   3736篇
  2016年   4480篇
  2015年   5250篇
  2014年   7562篇
  2013年   7968篇
  2012年   10044篇
  2011年   10659篇
  2010年   9570篇
  2009年   8682篇
  2008年   9584篇
  2007年   8417篇
  2006年   7457篇
  2005年   7609篇
  2004年   7185篇
  2003年   6766篇
  2002年   7962篇
  2001年   8057篇
  2000年   6331篇
  1999年   5593篇
  1998年   5236篇
  1997年   4970篇
  1996年   4482篇
  1995年   3592篇
  1994年   2758篇
  1993年   2029篇
  1992年   1801篇
  1991年   1557篇
  1990年   1245篇
  1989年   1112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分析可调节改良式固定装置与传统固定装置固定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实行多导睡眠监测(PSG)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4例OSAHS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固定装置进行PSG,实验组使用可调节改良式固定装置进行PSG。比较两组电极脱落情况,分析实验组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监测数据与PSG标准数据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儿电极脱落率为21.43%,低于对照组的52.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MSpO2、LSpO2、呼吸暂停次数、AHI监测数据与PSG标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MSpO2、LSpO2、呼吸暂停次数、AHI监测数据与PSG标准数据明显呈正相关(r=0.918、0.921、0.912、0.925,P<0.05)。结论在OSAHS儿童行PSG中,可调节改良式固定装置的电极脱落情况较传统固定装置明显减少,且不影响PSG数据的判读。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总结艾滋病儿童神经认知障碍影响因素。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以“艾滋病”、“儿童”、“神经认知障碍”、“脑病”、“影响因素”为主题词或关键词,同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检索近年相关文献。着重整理影响艾滋病儿童神经认知障碍的因素。对资料进行汇总并撰写综述。结果 检索并阅读相关文献100余篇。艾滋病病毒相关因素(HIV损害中枢神经系统、HIV逃逸及病毒储存库、HIV亚型)、宿主因素(启动抗病毒治疗时机、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及合并其他疾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社会心理因素等均可影响艾滋病感染儿童神经认知。结论 为了尽可能避免或降低艾滋病儿童神经认知障碍,应当尽早诊断、尽早给予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随访中应重视神经认知发育的观察和筛查,及早识别神经认知障碍,积极寻找多方面的原因并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HSPN组59例,过敏性紫癜组55例,并选取HSPN患儿处于急性期35例,恢复期41例及68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清sVCAM-1、VEGF水平。结果:儿童紫癜性肾炎组血清sVCAM-1、VE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01)。肾炎组血清sVCAM-1水平较单纯过敏性紫癜组明显升高(P<0.01),肾炎组较单纯过敏性紫癜组血清VEGF水平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儿童HSPN急性组血清sVCAM-1、VEGF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01)。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V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SPN急性期血清sVCAM-1水平与VE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sVCAM-1、VEGF参与了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且反映其病情进展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在儿童龋齿的临床治疗中改良非创伤性填充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儿童龋齿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龋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改良治疗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龋齿患儿采取常规的填充技术治疗,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则采用改良非创伤性的充填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2%,对照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6.4%,改良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与高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治疗组患儿在充填技术治疗后1年的成功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术中疼痛比率18.2%(10/55)明显低于对照组49.1%(2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降低患儿术中的疼痛比率,提升其术后随访填充成功率,值得在牙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1b对EB病毒感染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水平降低,CD4^+、CD4^+/CD8^+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效果明显,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调节免疫指标,增强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7.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泌尿系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小儿具有"肾常虚,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吾师赵历军教授提出以"益气化湿"法治疗小儿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8.
梁涛 《中国妇幼保健》2020,(8):1554-155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障碍、交流障碍、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病因尚不明确,无特效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ASD症状于生命早期开始出现,但由于少数幼儿期孤独症患儿表现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部分医务人员对孤独症认识不足,多数家长忽略孤独症幼儿的早期表现等多种因素,导致就诊时间延迟,延误就诊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9.
<正>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上市至今已有20年,用于治疗儿童腹泻、便秘、消化不良、新生儿黄疸等疾病;易坦静(氨溴特罗口服溶液)作为儿童祛痰止咳药于2004年6月上市,现二者均已成为各应用领域的知名品牌。为进一步总结妈咪爱及易坦静的临床应用经验,评估其临床疗效、应用范围及安全性,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促进合理用药,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现联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会举办"妈咪爱与易坦静临床应用有奖病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欢迎广大儿科医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40.
目的调查重庆市城区小学1~4年级儿童青春发动时相现状,探讨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选取4所小学1~4年级共1471名知情同意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般情况及家庭环境问卷调查(包括年龄、父母关系、饮食及生活方式等)、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调查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的测量和青春期发育情况检查等)。采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男女童各重要青春期发育事件P25、P50和P75年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对象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检出率为17.7%,女童乳房和男童睾丸开始发育的P50年龄分别为10.77岁和11.48岁。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童与女童相比不易发生青春发动时相提前(OR=0.561,95%CI 0.406~0.774),而父母间关系不好(OR=1.320,95%CI 1.007~1.729)和用过美发产品(OR=1.685,95%CI 1.028~2.762)是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城区儿童青春发动时相仍在提前,性别、父母间关系、使用美发产品是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