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20篇
  免费   3703篇
  国内免费   431篇
耳鼻咽喉   221篇
儿科学   1186篇
妇产科学   581篇
基础医学   560篇
口腔科学   463篇
临床医学   4312篇
内科学   1003篇
皮肤病学   177篇
神经病学   186篇
特种医学   12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049篇
综合类   9567篇
预防医学   6278篇
眼科学   275篇
药学   4931篇
  20篇
中国医学   2833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539篇
  2022年   648篇
  2021年   677篇
  2020年   743篇
  2019年   446篇
  2018年   397篇
  2017年   946篇
  2016年   1258篇
  2015年   1815篇
  2014年   1734篇
  2013年   1938篇
  2012年   2608篇
  2011年   2736篇
  2010年   2286篇
  2009年   2138篇
  2008年   2026篇
  2007年   1681篇
  2006年   1351篇
  2005年   1371篇
  2004年   1193篇
  2003年   1045篇
  2002年   872篇
  2001年   753篇
  2000年   613篇
  1999年   542篇
  1998年   488篇
  1997年   493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宫蕾  赵青  刘娜 《北方药学》2015,(6):68-68
目的:探讨研究消旋卡多曲、思密达、培菲康三联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婴幼儿秋季腹泻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消旋卡多曲、思密达、培菲康三联疗法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思密达、培菲康三联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2.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210例婴幼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5例给予添加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并配合西医补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治疗5~6d。对照组105例给予西医补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治疗。结果:研究组治愈98例(93.33%),好转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89例(84.76%),好转11例,无效5例。结论:用祖国医学联合西医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方法肯定,可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甘肃省市售婴幼儿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方法 2018-2020年随机抽取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百货商场、便利店/零售店、超市和网店等场所在售婴幼儿食品640份,应用平板计数法检测蜡样芽胞杆菌,以荧光PCR方法检测呕吐型基因.结果 640份样本中,蜡样芽胞杆菌总阳性率为15.00%(96/640),其中婴儿配方食品17.98%(41/228)、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18.64%(22/118)、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11.22%(33/294);网店阳性率最高26.04%(25/96),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阳性率为6.25%(6/96);定量结果大于100 cfu/g的阳性样本占16.67%(16/96).结论 甘肃省市售婴幼儿食品存在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有潜在食品安全隐患,建议相关监管部门严格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时采用妥洛特罗贴剂经皮给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婴幼儿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平喘、抗炎、化痰、止咳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加用妥洛特罗贴剂经皮给药治疗,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时采用妥洛特罗贴剂经皮给药治疗,改善患儿预后,保障患儿正常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24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专用中药贴片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72 h腹泻次数、发热、呕吐、大便性状等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8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婴幼儿腹泻具有疗效好、安全、无毒性、无痛苦、操作方便,患儿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婴幼儿呼吸系统感染采取口服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效果。方法 180例婴幼儿呼吸系统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予以口服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随访6个月、1年时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及比例,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随访6个月时上呼吸道感染3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时,研究组上呼吸道感染3次发生率与1次发生率、2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幼儿呼吸系统感染虽然近期效果不佳,但远期疗效显著,确保远期患儿感染率降低,同时使婴幼儿减少使用抗生素的事件发生,预防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上肢作业治疗在婴幼儿偏瘫型脑瘫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婴幼儿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基础上行上肢作业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4周。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发育商进行评定,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了解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Gesell发育量表总发育商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和本组治疗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esell发育量表总发育商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的Gesell发育量表总发育商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作业治疗能够改善偏瘫型脑瘫婴幼儿日常生活动能力,利于其发育,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合并惊厥的发病原因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腹泻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腹泻合并惊厥患儿发病因素主要有:电解质紊乱34.6%、热性惊厥30.8%、病毒性脑炎19.2%、中毒性脑病11.5%以及低血糖3.8%等。治疗总有效率为96.2%。结论高热、电解质紊乱(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等是导致婴幼儿腹泻伴惊厥的主要因素,及时明确病因可有效地对症治疗,终止惊厥发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8例患有重症肺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治疗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观察指标为治疗8 h后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治疗8 h后两组患儿观察指标除PaCO2外均变化明显,而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CO2仅观察组变化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婴幼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婴幼儿病毒感染与腹泻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4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血液和粪便进行常规检测,采用免疫金层析技术检测粪便标本的轮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粪便标本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及诺如病毒的表达水平,对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4例腹泻患儿中免疫金层析技术和RT-PCR检测轮状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7.9%和46.0%;RT-PCR检测星状病毒、腺病毒及诺如病毒感染率分别为41.10%、19.40%和15.32%;重叠感染91例,其中轮状病毒与星状病毒重叠感染28例最为常见;急性胃肠炎患儿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胃肠功能紊乱患儿(P<0.05);病毒感染在1岁以下腹泻患儿更常见(P<0.05),病毒感染腹泻患儿粪便性状常见水样;胃肠功能紊乱患儿血液C-反应蛋白(CRP)>10、白细胞(WBC)>10×109/L和粪便WBC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急性胃肠炎患儿(P<0.05)。结论 RT-PCR可以提高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检出率,轮状病毒为腹泻患儿特别是<1岁患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毒性因素,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腹泻以水样便更常见,胃肠功能紊乱患儿血像变化比急性胃肠炎患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